ISO/IEC 10116:2006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n位块密码算法的操作方式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ecurity techniques - Modes of operation for an n-bit block cipher


标准号
ISO/IEC 10116:2006
发布
2006年
发布单位
国际标准化组织
替代标准
ISO/IEC 10116:2006/Cor 1:2008
当前最新
ISO/IEC 10116:2017/Amd 1:2021
 
 
适用范围
该国际标准为n位分组密码的应用建立了五种操作模式(例如,数据传输保护、数据存储)。 定义的模式仅提供数据机密性的保护。 数据完整性保护和填充数据的要求不属于本国际标准的范围。 而且大多数模式不保护消息长度信息的机密性。 本国际标准规定了操作模式并给出了选择参数值的建议(视情况而定)。 本国际标准中指定的操作模式已根据 ISO/IEC 9834 分配了对象标识符。 附件 A 中给出了分配的对象标识符列表。 在使用对象标识符的应用中,附件 A 中指定的对象标识符优先于相关模式可能存在的任何其他对象标识符。

ISO/IEC 10116:2006相似标准


推荐

密码每天都用,却无法完全信任它

密码是我们每个人几乎天天都会用到东西,但大多数人可能对其知之甚少。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属于国家秘密信息,都由“商用密码”来守护。换句话说,普通人、法人和一般组织使用密码都是商用密码。个人使用手机、电脑、操作系统、网络账号……处处可见它影子。作为守护信息安全最后一道屏障,商用密码可不可靠,干系甚大。...

后量子时代密码学和中国应对布局

评价密码系统只谈安全而不讲效率和速度实质上毫无意义。从工程角度来看,世界上本无绝对信息传输安全,也不需要绝对安全,所有信息重要性也都有时间性。密码系统所要做就是以最低代价保证信息在其有效期内不被敌方破解,或者至少让敌方为了破解必须付出难以忍受代价。高效率低成本是选择后量子时代新公钥密码重要考量。 3)兼容性。...

一种基于虚拟基因组密码系统 构造方法获国家发明ZL

现行基于DNA密码系统都是直接把信息“写入”DNA分子,使得这种编码方式非常脆弱,而生物学操作都要经过DNA合成、提取、克隆、PCR扩增、DNA测序、分子杂交等复杂过程,需要昂贵实验仪器,同时还费时费力,此外还存在DNA污染、PCR和测序有一定出错几率等问题。...

第九次中国科协论坛聚焦量子密码应用基础性问题

也就是说,在纠错和私密增强后,窃听者再也无法知道合法用户密钥任何内容。这样,合法用户就拥有了一段安全密钥。接下来,合法用户就可以使用这一段密钥,使用经典密码算法,进行安全通讯。已经证明,如果明文长度等于密钥长度,且合法用户每次都使用新密钥,那么一次一密码加密方式,是绝对安全。...


谁引用了ISO/IEC 10116:2006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