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T 092-2005
海洋实时传输潜标系统

Real-time transmission moored subsurface buoy system

HYT092-2005, HY092-2005

2015-10

标准号
HY/T 092-2005
别名
HYT092-2005, HY092-2005
发布
2005年
发布单位
行业标准-海洋
替代标准
HY/T 092-2015
当前最新
HY/T 092-2015
 
 
引用标准
GB/T 14914 GB/T 191 GB/T 2828.1 GB/T 3190-1996 GB/T 9174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实时传输潜标系统的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海洋实时传输潜标系统的设计、生产、验收。

HY/T 092-2005相似标准


推荐

我国实现深海六千米大深度数据北斗卫星实时传输

王凡表示,在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海洋大科学中心高端用户项目、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和问海计划项目的联合支持下,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经过5年的建设,深海连续和实时观测能力稳步提升。具备数据实时传输功能的套数、设备深度、设备密度逐步增加,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大幅度提高。...

中国通过北斗卫星实现深海与陆地“同频互联”

王凡称,中国科学家是在2018年第6次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中,对“西太观测网”进行维护升级时,使用中国自主研发的相关技术解决了深海载荷容积小、供电少和数据量大等难点,并首次实现深海大容量数据的“北斗”卫星实时传输,改变了中国以往依赖国外通信卫星的历史,对中国深海数据实时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均有显著提高。  据了解,深海数据的实时传输海洋预报系统的完善与科研成果的加速产出意义重大。  ...

我国首次实现深海6000米大深度数据北斗卫星实时传输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所长王凡研究员介绍,本航次的重大突破是首次实现了深海大容量数据的北斗卫星实时传输。“我们融合感应耦合和水声通信技术,首次实现了深海6000米大深度数据的实时传输,在大洋上层实现了每100米一个温盐流数据的实时传输,在大洋中深层实现每500米一个温盐流数据的实时传输。”...

中科院海洋所研制成深海热液冷泉观测

海试中,在海流流速2节的海水中能够保持平衡,姿态稳定,无倾斜和旋转;下过程中数据测量、实时数据声通讯传输、超短基线系统标的跟踪定位一切正常。  据悉,深海热液冷泉观测标的成功研制,将为我国深海热液、冷泉的调查提供最直接的观测平台,所获数据将为海流模拟计算、涡流特征直接观测、厄尔尼诺现象观测等一系列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HY/T 092-2005 中可能用到的仪器设备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