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T G.723.1-2006
(预先出版)符合ITU-T G.723.1建议的5.3kbit/s和6.3kbit/s双速率语音编解

Dual rate speech coder for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transmitting at 5.3 and 6.3 kbit/s Study Group 16


哪些标准引用了ITU-T G.723.1-2006

 

GB/T 21642.3-2012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系统设备技术要求.第3部分:多点控制单元(MCU)GB/T 28059.2-2011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互联技术规范.第2部分:视频格式与编码GB/T 29229-2012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要求GB/T 28499.1-2012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1部分:基于ITU-T H.323协议的终端ITU-R REPORT F.2058-2006适用于传送网络协议数据包或异步传送模式信元的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设计技术ITU-T G.799.3-2011优化传输声音和音频带宽数据的IP对IP语音网关信号处理功能和性能研究组16YD/T 1518-2006IP电话接入设备互通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H.248协议YD/T 1418-2008接入网技术要求.综合接入系统YD/T 1925-2009基于H.248协议的IP用户终端设备技术要求YD/T 1519-2006IP电话接入设备互通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YC/T 211-2006烟草行业多媒体通信业务.系统技术规范ITU-T H.246 SPANISH-2006H系列多媒体终端与通用交换电话网(G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陆上公用移动通信网(PLMN)上的话音/音频终端的互通.16号研究组ITU-T H.245-2011多媒体通信控制协议研究组16YD/T 1922-2009基于H.323协议的IP用户终端设备技术要求ITU-T G.984.4-2008G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光网络终端(ONT)管理和控制接口规范.15号研究组YD/T 2274-2011接入网技术要求 10Gbit/s以太网无源光网络(10GEPON)YD/T 1923-2009基于MGCP协议的IP用户终端设备技术要求YD/T 1623-2007通信局(站)图像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YD/T 1924-2009基于SIP协议的IP用户终端设备技术要求ITU-T I.733-2009异步传输模式(ATM)电路倍增设备的语音.16号研究组ITU-T G.161-2012信号处理网络设备的交互方面研究组16GA/T 1092-2013公安350兆模拟集群通信系统互联接口技术规范ITU-T G.729-2012使用比特率为8 kbit/s的共轭结构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的语音编码.16号研究组JT/T 1007.3-2015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平台 第3部分:设备检测规范JT/T 1007.2-2015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平台 第2部分:通信信息系统技术要求YD/T 1686-2011IP电话终端设备语音质量及传输性能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ITU-T G.988-2012光网络单元(ONU)管理和控制接口(OMCI)的规范.15号研究组TB/T 3204-2008铁路应急通信接入技术条件YD/T 1949.4-2011接入网技术要求——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 第4部分:ONT管理控制接口(OMCI)要求YD/T 1772-2008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综合接入系统

ITU-T G.723.1-2006



标准号
ITU-T G.723.1-2006
发布日期
2006年05月01日
实施日期
废止日期
中国标准分类号
L61
发布单位
IX-ITU
适用范围
This Recommendation specifies a coded representation that can be used for compressing the speech or other audio signal component of multimedia services at a very low bit rate. In the design of this coder, the principal application considered was very low

谁引用了ITU-T G.723.1-2006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