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IEC 13239:2002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规程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 - 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HDLC) procedures


标准号
ISO/IEC 13239:2002
发布
2002年
中文版
GB/T 7421-2008 (等同采用的中文版本)
发布单位
国际标准化组织
当前最新
ISO/IEC 13239:2002
 
 
适用范围
本国际标准规定了帧结构、过程元素、过程类别、通用交换标识(XID)帧的内容和格式,以及交换环境中数据链路层地址的解析/协商方法使用面向位的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程序的数据通信系统。 注:在涉及 HDLC 控制过程时,短语“面向比特”的使用涉及将非整数比特分配给用于 HDLC 控制目的的各种子字段。 然而,出于传输目的,帧作为整体可以由面向八位位组的单元构造(例如,开始-停止模式)。 帧结构部分定义基本帧格式和非基本帧格式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 还定义了用于在帧内需要时实现位模式独立性(透明度)的机制。 此外,还规定了三种帧检查序列(FCS);定义了地址字段扩展的规则;并描述了可用的寻址约定。 过程部分的元素指定用于同步或开始/停止、在两个方向上使用独立帧编号的代码透明数据传输的数据链路控制过程的元素。 这些过程的HDLC元素是根据在次站、支路站、对等站或组合站处接收到命令时发生的动作来具体定义的。 本国际标准旨在涵盖广泛的应用;例如,通常被缓冲的数据站之间的单向、双向交替或双向同时数据通信,包括对不同类型的数据电路的操作;例如多点/点对点、双工/半双工、交换/非交换、同步/启停等。 程序的定义元素应被视为建立不同类型数据链路的共同基础控制程序。 本国际标准没有定义任何单一系统,不应被视为数据通信系统的规范。 并非所有命令或响应都是任何特定系统实现所必需的。 过程类别部分描述了用于同步或启动/停止数据传输的HDLC不平衡过程类别、HDLC平衡过程类别以及HDLC无连接过程类别。 对于非平衡类,数据链路由一个主站加上一个或多个从站组成,并在点对点或多点配置中以正常响应模式或异步响应模式运行。 对于平衡类,数据链路由两个组合站组成,并在点对点配置中以异步平衡模式运行。 对于不平衡无连接类别,数据链路由一个控制站加上一个或多个支路站组成,并在点对点或多点配置中以不平衡无连接模式运行。 对于平衡无连接类别,数据链路由两个对等站组成,并在点对点配置中以平衡无连接模式运行。 在每个类中,定义了命令和响应的基本指令集,但可以通过使用可选功能来修改数据链路的能力。 平衡操作适用于数据链路两端需要同等控制的情况。 根据整体 HDLC 架构涵盖了操作要求。 交换标识(XID)帧部分的内容和格式建立在以下事实之上:XID帧的主要用途是在两个或多个HDLC站之间交换数据链路信息。 就本国际标准而言,数据链接信息应包括任何和所有数据链接信息。

ISO/IEC 13239:2002相似标准


推荐

搭建远距离量子网络 为什么要先搞定量子存储器

随着量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量子通信卫星可以结合量子存储器,实现覆盖全球的高速量子通信。中国科学家表现亮眼我们已经知道,发展远程量子通信系统的挑战在于找到一种在不改变信号的情况下重复信号的方法,特别是创建基于量子存储器的量子中继器。量子中继器包括基本链的纠缠建立后续纠缠交换过程。...

泰克TEK TDS8200 CSA8200示波器

信号完整性利用集成的TDRS参数测量减少由测试治具信号降级引起的测量错误。串行数据网络分析 (SDNA) 通过一个仪器进行时域频域分析来降低测试成本。准确地分析信号通路以预测信号串扰抖动,确保可靠的系统运行。串行数据链分析 (SDLA) 通过抖动、噪声BER分析确定眼闭的准确原因。通过快速评估各种FE/DFE均衡设置最大化接收器的眼睁时间。...

车载以太网:优势、技术与应用实践

Switch_1-P2:为源报文数据流经端口S3P8:为目的端口,也称观察端口原理:PC可以通过RJ45用接口线接入,远程配置交换机内部端口镜像功能,进而记录Switch_1-P2到Switch_3-P0的流量,进行诊断分析仿真测试。3.3 MACsec通信验证:保证数据安全性随着车辆内ECU数量、数据传输以及内部连接性越大,暴露在网络攻击中的风险越大,MACsec技术是必然产物。...

航空航天数据总线技术发展综述一

CAN总线就是德国Bosch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初为解决现代汽车中众多的控制与测试仪器之间的数据交换而开发的一种串行数据通信协议,它就是一种多主总线。其通信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导纤维,通信速率可达1Mbit/s。CAN总线通信接口集中了CAN协议的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功能,可完成对通信数据的成帧处理,包括位填充、数据块编码、循环冗余校验、优先级判别等工作。...


谁引用了ISO/IEC 13239:2002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