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13790:2008
建筑物能量特性.空间加热和冷却用能量的计算

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 Calculation of energy use for space heating and cooling


ISO 13790:2008 发布历史

ISO 13790:2008由国际标准化组织 IX-ISO 发布于 2008-03。

ISO 13790:2008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归属于: P31 建筑物理,在国际标准分类中归属于: 91.120.10 建筑物绝热。

ISO 13790:2008 发布之时,引用了标准

  • EN 15217 建筑物能量性能.表示建筑物能量性能和能量认证的方法
  • ISO 10077-1 门、窗和百叶窗热性能.传热系数的计算.第1部分:总则*2017-06-01 更新
  • ISO 13370:2007 建筑物的热性能.地面传热.计算方法
  • ISO 13786:2007 建筑构件的热性能.动态热特性.计算方法
  • ISO 13789:2007 建筑物的热性能.热损失系数.计算方法
  • ISO 15927-4 建筑的温湿性能.气候数据的计算和表示.第4部分:加热和冷却的年能量使用评定用小时数据
  • ISO 6946 建筑部件与构件.热阻和传热系数.计算方法*2017-06-01 更新
  • ISO 7345 建筑物和建筑构件的热性能.物理量和定义*2018-03-08 更新

* 在 ISO 13790:2008 发布之后有更新,请注意新发布标准的变化。

ISO 13790:2008的历代版本如下:

  • 2008年 ISO 13790:2008 建筑物能量特性.空间加热和冷却用能量的计算
  • 2004年 ISO 13790:2004 建筑物的热性能.空间加热用能量计算

 

本国际标准给出了住宅或非住宅建筑或其一部分(称为“建筑物”)的空间供暖和制冷年度能源使用评估的计算方法。 该方法包括计算: a) 当加热或冷却至恒定内部温度时,通过建筑区域的传输和通风进行的传热; b) 内部和太阳得热对建筑热平衡的贡献; c) 每年用于加热和冷却的能源需求,以维持建筑物内指定的设定点温度——不包括潜热; d) 建筑供暖和制冷的年度能源使用量,使用本国际标准中提及的相关系统标准和附录 A 中规定的输入。 建筑可以有多个具有不同设定点温度的区域,并且可以具有间歇性加热和冷却。 计算间隔为一个月或一小时。 对于住宅建筑,还可以根据供暖和/或制冷季节进行计算。 该国际标准还提供了另一种简单的每小时方法,使用每小时用户时间表(例如温度设定点、通风模式或可移动遮阳装置的操作时间表)。 给出了使用更详细的模拟方法的程序,以确保不同类型方法的应用和结果之间的兼容性和一致性。 例如,本国际标准提供了边界条件和物理输入数据的通用规则,无论选择何种计算方法。 特别关注本国际标准在国家或地区建筑法规范围内使用的适用性。 这包括根据标准化条件计算建筑物的能源性能评级,以获得能源性能证书。 结果可能具有法律意义,特别是当它被用来判断是否符合最低能源性能水平时,例如,获得建筑许可证可能需要这样做。 对于此类应用,重要的是计算过程必须明确、可重复且可验证。 一种特殊情况是计算现有旧建筑的能源绩效,如果相对于收集输入的成本效益而言,收集所需的全部输入对于该目的而言过于劳动密集型。 在这种情况下,计算程序在准确性和数据收集成本之间提供适当的平衡非常重要。 为了适应这些和其他情况的应用,本国际标准提供了不同的选择。 是否选择强制使用的特定选项取决于国家机构,例如,取决于该国的地区、建筑物的类型及其用途以及评估的目的。 附录 H 提供了有关该方法准确性的一些信息。 本国际标准是为那些为了人们的热舒适而进行或假定进行加热和/或冷却的建筑物而制定的,但也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建筑物或其他类型的用途(例如工业、农业、游泳) pool),只要选择合适的输入数据并考虑特殊物理条件对精度的影响即可。 注1:例如,当需要特殊型号但缺少时可以使用。 根据计算的目的,国家可能会决定为以过程热为主的空间(例如室内游泳池、计算机/服务器机房或餐厅的厨房)提供具体的计算规则。

ISO 13790:2008

标准号
ISO 13790:2008
发布
2008年
发布单位
国际标准化组织
当前最新
ISO 13790:2008
 
 
引用标准
EN 15217 ISO 10077-1 ISO 13370:2007 ISO 13786:2007 ISO 13789:2007 ISO 15927-4 ISO 6946 ISO 7345

推荐


谁引用了ISO 13790:2008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