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D934-80(2003)
用X射线衍射法作水沉积物中结晶化合物的识别方法

Standard Practices for Identification of Crystalline Compounds in Water-Formed Deposits By X-Ray Diffraction


ASTM D934-80(2003) 发布历史

ASTM D934-80(2003)由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 US-ASTM 发布于 1980。

ASTM D934-80(2003)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归属于: Z16 水环境有毒害物质分析方法。

ASTM D934-80(2003) 用X射线衍射法作水沉积物中结晶化合物的识别方法的最新版本是哪一版?

最新版本是 ASTM D934-22

ASTM D934-80(2003)的历代版本如下:

  • 2022年 ASTM D934-22 用X射线衍射法鉴定水成沉积物中结晶化合物的标准实施规程
  • 2013年 ASTM D934-13 利用X射线衍射法鉴定水沉淀物中结晶化合物的标准实施规程
  • 2008年 ASTM D934-08 用X射线衍射法作水沉积物中结晶化合物的标准实施规程
  • 1980年 ASTM D934-80(2003) 用X射线衍射法作水沉积物中结晶化合物的识别方法
  • 1999年 ASTM D934-80(1999) 通过X射线衍射鉴定水形沉积物中的结晶化合物的标准实践

 

水成沉积物中晶体结构的识别有助于确定沉积物来源和沉积模式。该信息可能导致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水形成的沉积物。

1.1 这些做法提供了对水形成的沉积物中的粉末结晶化合物的 X 射线衍射分析。两个部分如下: 部分实践 A 相机 12 至 21 实践 B 衍射仪 22 至 301.2 两种实践均可对水形成沉积物的结晶成分进行定性识别,对于这些沉积物,X 射线衍射数据是可用的或可以获得的。当晶态成分数量增多时,识别会遇到更大的困难。1.3非晶相若不经过特殊处理就无法识别。油、油脂和大多数有机分解产物是不可识别的。

1.4 给定组分的灵敏度随密度、结晶度、颗粒大小、组分强线重合度以及组分的种类和排列等因素的组合而变化。成分的原子。因此,识别的最小百分比范围为 1 至 40%。

1.5 本标准并不旨在解决与其使用相关的所有安全问题(如果有)。本标准的使用者有责任在使用前咨询并建立适当的安全和健康实践,并确定监管限制的适用性。第 8 节和注释 20 中给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说明。

标准号
ASTM D934-80(2003)
发布
1980年
发布单位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
替代标准
ASTM D934-08
当前最新
ASTM D934-22
 
 

ASTM D934-80(2003)相似标准


推荐

现代测试技术在有色宝石学研究作用

3)近红外光区:波长为0.78~2.5μm,波数为12820~4000cm-1,该区光谱可用于研究稀土和其他过渡金属离子化合物,以及、含氢原子团化合物分析、检测O-H、N-H、C-H伸缩振动,可用于检测宝石充填胶、蜡或有机染料。2.仪器组成在宝石测试和研究,主要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XRD、XPS、XRF、红外、核磁样品制备及注意事项!

分析原理:让一束单色X 射线轰击样品部分,X 射线被样品内晶面反射,一部分则直接透过标本,反射X 射线会形成一种与样品物质内晶体构造密切相关衍射图形。即在X 射线对样品辐射下,X射线通过晶体会引发各种元素X 射线发生,各散乱线间相互干涉,发生衍射现象。通过对衍射现象进行分析,就可以获得有关构成物质原子排列、化合物形态、结晶物质物相信息资料。  ...

物理学方法在古陶瓷考古应用(四)

让一束单色 X 射线轰击样品部分 X X 射线被样品内晶面反射,一部分则直接透过标本,反射 X 射线会形成一种与样品物质内晶体构造密切相关衍射图形。即就是说,在 X 射线对样品辐射下, X 射线通过晶体会引发各种元素 X 射线发生,各散乱线间相互干涉,发生衍射现象。 通过对衍射现象进行分析,就可以获得有关构成物质原子排列、化合物形态、结晶物质物相信息资料 。...

超声波测厚仪原理以及使用

覆层厚度测量方法主要有:楔切法,光截法,电解法,厚度差测量法,称重法,X射线荧光法,β射线反向散射法,电容法、磁性测量法及涡流测量法等。这些方法前五种是有损检测,测量手段繁琐,速度慢,多适用于抽样检验。        X射线和β射线法是无接触无损测量,但装置复杂昂贵,测量范围较小。因有放射源,使用者必须遵守射线防护规范。X射线法可测极薄镀层、双镀层、合金镀层。...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