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146.11-2004
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 基于限制和控制慢化剂的核临界安全

Nuclear criticality safety for fissile materials outside reactor Nuclear Criticality Safety Based on Limiting and Controlling Moderators

GBT15146.11-2004, GB15146.11-2004


标准号
GB/T 15146.11-2004
别名
GBT15146.11-2004, GB15146.11-2004
发布
2004年
发布单位
国家质检总局
当前最新
GB/T 15146.11-2004
 
 
适用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通过在慢化剂控制区中限制和控制慢化剂保证易裂变材料核临界安全的方法和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在慢化剂控制区中通过限制和控制慢化剂来实现易裂变材料操作的核临界安全。

GB/T 15146.11-2004相似标准


推荐

讨论:太先进无法展示?核能新技术ADS靠谱吗

另外如果次临界反应堆采用快中子反应堆模式,一方面其中子能量较高也可以使可裂变材料铀-238裂变或变为裂变材料钚-239,从而有效利用了核资源,另一方面核电站废物MA(Minor Actinides少锕核素)与高能中子发生裂变反应使其变成稳定核素或短寿命核素,这就是ADS嬗变技术,第三ADS反应堆是次临界运行模式,也从根本上杜绝了缓发超临界瞬发超临界可能性,保证了安全。...

日本福岛核电厂裂变反应或将继续

《纽约时报》称,日前紧急注入硼酸行为表明,东京电力公司假设其测量结果真实有效。考虑到正常反应堆也只能对温度、压力中子流量进行估算,因此不可能准确判定受破坏反应堆里核燃料状态。在福岛使用反应堆类型中,当插入控制棒时,核裂变反应通常会停止,但目前在3个受破坏反应堆中,堆芯核燃料形状已经不规则,无法插入控制棒。此外,有些专家认为,一些核燃料已经从安全壳中泄露,进入到下部空间。  ...

切尔诺贝利又“冒烟”

废墟中自我维持裂变,或者说临界状态,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1986年4月26日,当该核电站4号反应堆部分堆芯熔化时,铀燃料棒、它们锆包层、石墨控制棒以及倾倒在堆芯上试图灭火沙子一起熔化成熔岩。放射性物质流入反应堆大厅地下室,并硬化成所谓含燃料材料(FCM),其中含有约170吨放射性铀,占原始燃料95%。  ...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先觉:混合核反应堆是能源“明日之星”

他认为,“经过对元器件、材料攻关,是有望达到预期目标的。”未来规模能源主力 “Z-FFR充分体现了聚变裂变优势互补特点,大大提高了核能安全性,没有临界安全问题,也完全避免了余热安全问题;提升了经济性,100万千瓦堆建造成本预计在30亿美元;增加了持久性,铀、钍资源利用率可达90%以上,可为人类供能数千年;体现了环境友好性,核废料很少,处置,因而它是具有极强竞争力未来能源。”...


GB/T 15146.11-2004系列标准


GB/T 15146.11-2004 中可能用到的仪器设备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