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IEC 5218:2004
信息技术.人的性别表示代码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es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human sexes


ISO/IEC 5218:2004 发布历史

ISO/IEC 5218:2004由国际标准化组织 IX-ISO 发布于 2004-07。

ISO/IEC 5218:2004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归属于: A24 分类编码,在国际标准分类中归属于: 35.040 字符集和信息编码。

ISO/IEC 5218:2004的历代版本如下:

 

本国际标准规定了用于信息交换的人类性别的统一表示。 其目的是 · 减少记录和/或格式化性别表示以及传输相应数据所需的时间; · 提高互换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 最大限度地减少传达性别代表性所需的人为干预; · 降低成本。 本国际标准没有规定在其实施中使用的文件序列、存储介质、编程语言或信息处理的其他特征。 该国际标准满足大多数需要对人类性别进行编码的应用程序的要求。 它不提供特定医学和科学应用程序或需要对人类以外的性别信息进行编码的应用程序中可能需要的性别代码。 本国际标准不取代根据各种语言的性别名称衍生的代码设计的性别编码国家标准(例如,英语中“M”代表“男性”,“F”代表“女性”)。 它提供了独立于语言派生代码的数字代码,因此旨在为包含人类性别数据元素的信息的国际交换提供共同基础。

标准号
ISO/IEC 5218:2004
发布
2004年
发布单位
国际标准化组织
替代标准
ISO/IEC 5218:2022
当前最新
ISO/IEC 5218:2022
 
 

推荐


谁引用了ISO/IEC 5218:2004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