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IEC 18000-6:2004
信息技术.项目管理的射频识别.第6部分:860 MHz至960 MHz空中接口通信用参数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for item management - Part 6: Parameters for air interface communications at 860 MHz to 960 MHz

2010-12

标准号
ISO/IEC 18000-6:2004
发布
2004年
发布单位
国际标准化组织
替代标准
ISO/IEC 18000-6:2004/Amd 1:2006
当前最新
ISO/IEC 18000-6:2013
 
 
适用范围
ISO/IEC 18000 的这一部分定义了在项目管理应用中使用的在 860 MHz 至 960 MHz 工业、科学和医疗 (ISM) 频段运行的射频识别 (RFID) 设备的空中接口。 其目的是为 RFID 设备提供通用技术规范,供制定 RFID 应用标准的 ISO 委员会使用。 ISO/IEC 18000 的这一部分旨在实现兼容性并鼓励国际市场中不断增长的 RFID 市场产品的互操作性。 ISO/IEC 18000 的这一部分定义了技术属性的前向和返回链路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工作频率、工作信道精度、占用信道带宽、最大 EIRP、杂散发射、调制、占空比、数据编码、比特速率、比特率精度、比特传输顺序以及适当的操作信道、跳频速率、跳频序列、扩频序列和码片速率。 它进一步定义了空中接口中使用的通信协议。 ISO/IEC 18000的这一部分包含一种模式两种类型。 两种类型都使用共同的返回链接,并且首先是读者讨论。 A 类在前向链路中使用脉冲间隔编码 (PIE) 以及自适应 ALOHA 冲突仲裁算法。 B型在前向链路中使用曼彻斯特和自适应二叉树冲突仲裁算法。 两种类型之间的详细技术差异如参数表所示。

ISO/IEC 18000-6:2004相似标准


谁引用了ISO/IEC 18000-6:2004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