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 1159-2010
椰子红环腐线虫检疫鉴定方法

Insp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Bursaphelenchus cocphilus (Cobb,1919)Baujard 1989


SN/T 1159-2010 发布历史

本标准规定了椰子红环腐线虫的检疫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进境棕榈科植物(包括种果、苗木等繁殖材料)、土壤、栽培介质等传带的椰子红环腐线虫检疫鉴定。

SN/T 1159-2010由行业标准-商品检验 CN-SN 发布于 2010-05-27,并于 2010-12-01 实施。

SN/T 1159-2010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归属于: B31 瓜果、蔬菜种植与产品。

SN/T 1159-2010 发布之时,引用了标准

SN/T 1159-2010的历代版本如下:

  • 2002年11月25日 SN/T 1159-2002 椰子红环腐线虫检疫鉴定方法
  • 2010年05月27日 SN/T 1159-2010 椰子红环腐线虫检疫鉴定方法

SN/T 1159-2010 椰子红环腐线虫检疫鉴定方法 由 SN/T 1159-2002 变更而来。

SN/T 1159-2010 椰子红环腐线虫检疫鉴定方法 于 2017-02-01 变更为 ASD-STAN PREN 4122-2017 。

SN/T 1159-2010



标准号
SN/T 1159-2010
发布日期
2010年05月27日
实施日期
2010年12月01日
废止日期
中国标准分类号
B31
发布单位
CN-SN
代替标准
ASD-STAN PREN 4122-2017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椰子红环腐线虫的检疫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进境棕榈科植物(包括种果、苗木等繁殖材料)、土壤、栽培介质等传带的椰子红环腐线虫检疫鉴定。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