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13067:2011
微光束分析.电子反向散射衍射.平均粒度测量

Microbeam analysis - 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 - Measurement of average grain size


标准号
ISO 13067:2011
发布
2011年
中文版
GB/T 38532-2020 (等同采用的中文版本)
发布单位
国际标准化组织
替代标准
ISO 13067:2020
当前最新
ISO 13067:2020
 
 
引用标准
ISO 16700 ISO 21748 ISO 23833 ISO 24173:2009 ISO/IEC 17025
适用范围
本国际标准描述了使用电子背散射衍射 (EBSD) 测量二维抛光横截面平均晶粒尺寸的程序。 这需要测量取向、取向错误和图案品质因数作为晶体样本中位置的函数[1]。 注 1:虽然使用光学显微镜确定晶粒尺寸的传统方法已经很成熟,但 EBSD 方法比这些技术具有许多优点,包括增加的空间分辨率和晶粒方向的定量描述。 该方法还适用于测量复杂材料的晶粒尺寸,例如那些具有注释 2 的显着双相含量的材料。 警告读者在尝试研究具有高注释 3 变形水平的样本时要小心解释结果。

ISO 13067:2011相似标准


推荐

金刚石粒度检测仪实验室使用办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粒度分析仪的测定原理及操作方法。  2.测定纳米粒子的粒度尺径及分布和 Zeta 电位性质。  二、实验原理:  2.1 激光粒度仪介绍  金刚石粒度检测仪是利用粒子的布朗运动, 根据光的散射原理测量粉颗粒大 小的,是一种比较通用的粒度仪。其特点是测量的动态范围宽、测量速度快、操 作方便,尤其适合测量粒度分布范围宽的粉体和液体雾滴。...

激光粒度仪的测量结果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激光粒度分布仪的测量结果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激光粒度分布仪是集光、机、电、计算机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采用进口半导体激光器,寿命长,单色性好;先进的机械设计与加工工艺和微电子集成电路技术。通过测量颗粒群的衍射光谱经计算机处理来分析其颗粒分布的。它可用来测量各种固态颗粒、雾滴、气泡及任何两相悬浮颗粒状物质的粒度分布、测量运动颗粒群的粒径分布。它不受颗粒的物理化学性质的限制。...

纳米材料的粒度分析

电镜法得到的依次粒度分析结果一般很难代表实际样品颗粒的分布状态,对一些在强电子束轰击下不稳定甚至分解的纳颗粒、制样困难的生物颗粒,乳等样品则很难得准确的结果。因此,依次粒度检测结果通常作为其他分析方法结果的比照。     纳米材料颗粒体系二次粒度统计分析方法,按原理分较先进的三种典型方法是:高速离心沉降法、激光粒度分析法和电超声粒度分析法。...

激光粒度仪工作原理简述

    激光粒度仪是一款利用衍射散射理论检测物体颗粒大小的专业设备,通过对颗粒的衍射散射光在空间的分布散射谱,从而对被测样品的颗粒大小进行测量分析。由于激光粒度仪在使用操作过程中,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少,如温度变化、介质黏度、试样密度以及表面状态等诸多因素对物质的测试并无影响。...


ISO 13067:2011 中可能用到的仪器设备


谁引用了ISO 13067:2011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