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2092-2013
干旱、半干旱区荒漠(沙地) 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

Indicator system for long-term observation of desert (sandy land)ecosystem in arid and semi-arid zone

LYT2092-2013, LY2092-2013


LY/T 2092-2013


标准号
LY/T 2092-2013
别名
LYT2092-2013
LY2092-2013
发布
2013年
发布单位
行业标准-林业
当前最新
LY/T 2092-2013
 
 
引用标准
GB/T 20479-2006 GB/T 20480-2006 LY/T 1698-2007 LY/T 1752-2008 LY/T 1753-2008 QX/T 48-2007
本标准规定了干旱、半干旱区荒漠(沙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即气象指标、大气环境指标、土壤指标、沙丘指标、水文指标和生物学指标。本标准适用于我国范围内干旱、半干旱区荒漠(沙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

LY/T 2092-2013相似标准


推荐

知识中心林业分中心 | 李冰:我国北方沙荒漠化防治工作思考与建议

目前已建立了一批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议在现有国家野外站的基础上,根据区域自然和经济社会特点对荒漠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的野外站进行扩容;同时,依托国家野外观测研究平台,建立一批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大型科研设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科技问题的长期定位观测和试验研究。3)开展荒漠化防治重大专项研究。...

生物土壤结皮——抵御外来植物入侵的“沙漠卫士”

确实,针对外来植物入侵的研究表明,外来植物入侵主要发生在气候适宜、资源丰富的生态系统中,而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人类干扰较少的干旱半干旱荒漠和沙生态系统的植物入侵威胁相对较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沙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了不同生态系统间的物质交换与流动,为外来植物入侵荒漠生态系统创造了条件。干旱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一旦被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将会更容易遭受破坏,难以恢复。...

需要重点强化北方农牧交错带荒漠生态系统治理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核心北方农牧交错带形成于距今约4500年前,北起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延伸,延绵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西、宁夏、甘肃等九省()百余县(市、),东西长达数千公里,是从半干旱干旱区过渡的广阔地带,总面积约81万平方公里,山地、沙地、农田、草地、林地和湿地等景观镶嵌分布,区域生态系统景观破碎化。...

我国第一个沙漠化研究的博士 30多年来解决了哪些问题?

目前,王涛和他的团队正在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北方半干旱荒漠沙漠化防治关键技术与示范”。谈及自己的工作时,王涛说:“我们目标之一,是在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漠、科尔沁沙地中西部和呼伦贝尔沙地,建立适应区域特点的防沙治沙产业化应用示范基地,实现沙漠化土地稳定恢复,解决以往沙漠化防治主要由政府公益投入、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传统防沙治沙措施不可持续的问题。” ...


LY/T 2092-2013 中可能用到的仪器设备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