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T 1431-2016
外科植入物医用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

Implants for surgery.Medical-grade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yarns

YYT1431-2016, YY1431-2016


YY/T 1431-2016 发布历史

YY/T 1431-2016由行业标准-医药 CN-YY 发布于 2016-01-26,并于 2017-01-01 实施。

YY/T 1431-2016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归属于: C35 矫形外科、骨科器械,在国际标准分类中归属于: 11.040.40 外科植入物、假体和矫形。

YY/T 1431-2016 外科植入物医用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的最新版本是哪一版?

最新版本是 YY/T 1431-2016

YY/T 1431-2016 发布之时,引用了标准

  • GB/T 1033.1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 GB/T 1632.3 塑料 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 第3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
  • GB/T 16886.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2022-04-15 更新
  • GB/T 16886.1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皮肤致敏试验*2017-12-29 更新
  • GB/T 16886.1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2021-11-26 更新
  • GB/T 16886.12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材料*2017-12-29 更新
  • GB/T 16886.13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3部分:聚合物医疗器械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2017-12-29 更新
  • GB/T 16886.14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4部分;陶瓷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
  • GB/T 16886.1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5部分:金属与合金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2022-12-30 更新
  • GB/T 16886.16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6部分:降解产物与可沥滤物毒代动力学研究设计*2021-11-26 更新
  • GB/T 16886.1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7部分;可沥滤物允许限量的建立
  • GB/T 16886.18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8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医疗器械材料的化学表征*2022-12-30 更新
  • GB/T 16886.19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9部分:材料物理化学、形态学和表面特性表征*2022-12-30 更新
  • GB/T 16886.2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2部分:动物福利要求
  • GB/T 16886.2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20部分:医疗器械免疫毒理学试验原则和方法
  • GB/T 16886.3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3部分: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试验*2019-06-04 更新
  • GB/T 16886.4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4部分:与血液相互作用试验选择*2022-04-15 更新
  • GB/T 16886.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2018-07-01 更新
  • GB/T 16886.6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6部分: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2022-04-15 更新
  • GB/T 16886.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
  • GB/T 16886.9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9部分:潜在降解产物的定性和定量框架*2022-12-30 更新
  • GB/T 19701.1 外科植入物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第1部分:粉料*2016-12-13 更新
  • GB/T 19701.2  外科植入物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第2部分:模塑料*2016-12-13 更新
  • GB/T 3916 纺织品 卷装纱 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CRE法)
  • GB/T 4743 纺织品 卷装纱 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

* 在 YY/T 1431-2016 发布之后有更新,请注意新发布标准的变化。

YY/T 1431-2016的历代版本如下:

  • 2016年 YY/T 1431-2016 外科植入物医用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

 

本标准适用于作为医疗器械部件原料(如缝合或韧带固定用)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纱线。 本标准的目的是描述作为医疗器械原料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所需的性能和需遵循的测试程序。本标准不旨在解决由本标准指定的原料加工而成的医疗器械或医疗器械的部件所需要的测试。本标准的基本原理参见附录A。 本标准采用国际单位制。本标准不包括其他测量单位。 下述警示文字仅适用于本标准第6章的试验方法部分:本标准并非试图对所涉及的所有安全问题进行阐述,即便是那些与其使用有关的安全问题。确立适当的安全及操作规范,以及在应用前明确管理限制的适用性,是本标准用户自身的责任。


YY/T 1431-2016相似标准


推荐

高分子材料在医学方面的运用及趋势分析

Fuller说以帝斯曼生物医学公司的聚乙烯纯纤维为例,对这样的第一代生物材料的革新仍在继续。该公司将其称为“世界上最强韧的医用纤维”,聚乙烯纯纤维被应用于如强化血管球囊导管的心血管产品。这种材料在整形外科市场中的应用也日渐增加,它们作为旋转套修复术中的高强度缝合线,前交叉韧带修复中的固定装置,以及从环形修复到全椎间盘修复的脊柱植入物。...

186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已出炉(附名单)

》102YY/T 1431—2016《外科植入物医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103YY/T 1432—2016《通过测量热封试样的密封强度确定医疗器械软性包装材料的热封参数的试验方法》104YY/T 1433—2016《医疗器械软性包装材料热态密封强度(热粘强度)试验方法》105YY/T 1434—2016《人类体外辅助生殖技术用医疗器械体外鼠胚试验》106YY/T 1436—2016《造口术和失禁辅助器具灌洗器要求和试验方法...

中国制造2025:未来十年18项高分子材料重点发展领域

4、高性能聚烯烃材料突破高熔融指数聚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发泡聚丙烯、聚丁烯-1(PB)等工业化生产技术,实现规模应用。5、聚氨酯树脂重点发展环保型聚氨脂材料如水性聚氨酯材料,加快发展脂肪族异氰酸酯等原料。6、氟硅树脂重点发展聚偏氟乙烯、PET、其它氟树脂以及硅树脂、硅油等。...

未来十年18项高分子材料重点发展领域

4、高性能聚烯烃材料       突破高熔融指数聚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发泡聚丙烯、聚丁烯-1(PB)等工业化生产技术,实现规模应用。5、聚氨酯树脂     重点发展环保型聚氨脂材料如水性聚氨酯材料,加快发展脂肪族异氰酸酯等原料。6、氟硅树脂     重点发展聚偏氟乙烯、PET、其它氟树脂以及硅树脂、硅油等。...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