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20 机器、装置、设备的特性和设计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402 条与 机器、装置、设备的特性和设计 相关的标准,共 27

Kinematic diagrams Graphical symbols Part 2

ICS
21.020
CCS
发布
2022-12-29
实施

Radii of machine parts(Press working of sheet metals)

ICS
21.020
CCS
发布
2022-12-29
实施

Stage machinery terminology

ICS
21.020
CCS
J09
发布
2022-12-27
实施
2023-03-27

本标准对机械式停车设备充电桩的规划与选址、总平面布置、机械式停车设备、环境条件、充电设备、充电接驳装置、整体控制系统、供配电系统、监控与计量计费系统、土建和防雷、电气保护、消防安全、试验方法、检修维护等应遵循的技术要求做出了规定,适用于机械式停车充电整体设备的整体规划、设计和施工。标准的制定有利于行业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设计、制造、施工和验收,引导该类产品有序、安全、快速的发展,提高产品性能和可靠性。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overall equipment for mechanical parking and charging

ICS
21.020
CCS
C343
发布
2022-12-01
实施
2022-12-01

本文件规定了科普展品说明书的基本要求、基本内容和格式。适用于: —科普展品设计者、生产者、技术文件起草者或此类说明的其它编制者; —制定展品标准的技术委员会或组织。

The basic content and format of the instructions for popular science exhibits

ICS
21.020
CCS
C349
发布
2022-11-15
实施
2023-02-27

本文件规定了以ABS为主材通过注塑成型的流动科技馆展箱(以下简称展箱)的型式、通用要求、结构要求、主要尺寸参数、材料要求、外观要求、配合要求、物理机械性能要求、阻燃性能要求、检验方法和典型性设计。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Making Exhibition Cases of Mobi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Part 1: Plastic Exhibition Cases

ICS
21.020
CCS
C419
发布
2022-11-15
实施
2023-02-27

主要技术内容: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等。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Product Certification for Flat Sheet Membrane Bioreactor Cassette

ICS
21.020
CCS
N772
发布
2022-11-02
实施
2022-11-02

规定了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组器的节能评价技术内容,主要有:基本要求明确了中空纤维膜组器的性能与节能要求,规范了膜组器在应用过程中的能耗计算方法及相应的能效等级。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Certification for Hollow Fiber Membrane Bioreactor Cassette

ICS
21.020
CCS
N772
发布
2022-11-02
实施
2022-11-02

"本文件规定了智能柔性机器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华科智谷(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智能柔性机器人。"  

Intelligent flexible robot

ICS
21.020
CCS
I659
发布
2022-10-21
实施
2022-10-21

Kinematic diagrams-Graphical symbols-Part 3

ICS
21.020
CCS
发布
20221007
实施
20221007

Special equipment use safety management classification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ICS
21.020
CCS
J09
发布
2022-09-30
实施
2022-10-30

Design of durability test for mechanical components

ICS
21.020
CCS
发布
20220902
实施
20220902

本文件规定了增材制造中支撑设计的一般要求、典型结构特征的支撑设计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增材制造领域的成形工件支撑设计。

Additive Manufacturing Support Design Specification

ICS
21.020
CCS
C419
发布
2022-08-05
实施
2022-11-01

高空幕墙清洗机器人的元器件与外购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High altitude curtain wall cleaning robot

ICS
21.020
CCS
C356
发布
2022-06-22
实施
2022-06-22

本文件规定了泳池水处理设备用筒形折叠式滤芯(以下简称滤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使用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以及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公称过滤精度30 μm、 50 μm、 100 μm的泳池水处理设备用筒形折叠式滤芯。

Cylindrical folding filter element for swimming pool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ICS
21.020
CCS
C348
发布
2022-04-13
实施
2022-05-06

本文件规定了轴座类工程机零件设计的要求及证实方法。

Code for design of shaft seat engineering machine parts

ICS
21.020
CCS
C345
发布
2022-04-08
实施
2022-04-08

悬浮偶极场磁约束等离子体装置是基于悬浮载流偶极子线圈产生的闭合极向磁力线形态(即偶极场)来进行等离子体约束的实验装置,其约束原理借鉴了宇宙中行星地磁场磁层等离子体环的约束原理。最早于上世纪80年代,由日本Akira Hasegawa教授和浙江大学陈骝教授共同提出的宇宙空间等离子体约束特性,源自于宇宙星体磁层的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在宇宙中,约束等离子体最常见的磁场结构就是磁偶极场。 旅行者2号探测器在宇宙中飞行,途径木星和天王星时,意外地发现木星和天王星外层的空间等离子体环,类似于单个载流线圈产生的极向磁场,对宇宙中带电粒子具有稳定的约束能力,如图1所示,图中红色环部分表示约束的等离子体所形成的天然环。随后日本的Akira Hasegawa教授首次考虑使用偶极磁场线来进行磁约束聚变的概念。    图1 木星磁层等离子体环和地球磁场 偶极磁场约束的等离子体的中心峰值、稳定密度分布是低频电磁扰动引起的径向传输的结果。对于磁层捕获的粒子,其能量足以使反弹和回旋加速器频率比太阳风引起的低频扰动大得多,以保持第一和第二绝热不变量 μ 和 J 为运动常数,无碰撞回旋动力学描述径向扩散方程为:                                  (3.1) 其中F(μ,J,Ψ,φ,t)是沿极向磁力线(Ψ,φ)的反弹平均粒子分布函数,Ψ为磁通函数,φ为环向立体角,t为时间,S是反弹平均加热或粒子源(或损失)。DΨΨ 是径向扩散系数。偶极场等离子体满足三个绝热不变量约束条件,磁通不变量φ、纵向不变量J、磁矩不变量μ,偶极场满足基本约束原理为: (1)磁矩不变量μ:μ=(1/2 mv^2)/B=mv^2/2   sin^2?θ/B=常数 (3.2) (2)纵向不变量J:dJ/dt=d/dt ∮?〖v□(24&dl=-∮??(μB)/?z)〗 □(24&dz=0)    (3.3) (3)环向磁通不变量:Φ=∫_s?〖?×A ??ds ?=∮?〖(A?) ?dl ?=〗〗 常数 (3.4) (4)交换模稳定,内能ΔEp>0:?E_p=δV(δp+pγ δV/V)=δ(pV^γ )  δV/V^γ  (3.5) 自从发现地球辐射带以来,对地球偶极子磁场中捕获的高能粒子的观察说明了一个非常寻常的过程:太阳活动引起的随机低频波动会产生扩散,从而驱动粒子向内向地球移动并增加了粒子密度。扩散不是使密度梯度变平,而是使捕获在磁偶极子中的粒子达到峰值。与通常的扩散方向相反,粒子密度的中心峰值表现为“湍流收缩”。在强磁化的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的陀螺半径远小于等离子体[14]的大小,并且等离子体沿磁场的运动与穿过磁场的运动根本不同。低频波动会导致在磁场对准磁通管中的全部粒子的随机径向运动,这种运动将磁场的几何形状与粒子密度分布联系在一起。 在托卡马克装置中,激发的全域干扰会引起等离子体能量的亏损。但在宇宙中,由于地磁腔突发性压缩,或在磁暴期发生的不稳定性对流,会把等离子体约束在地球磁层当中,当地磁腔中心的等离子体密度远大于地磁腔的边缘时,就会导致等离子体密度向内扩散。这种在自然界所观察到的压力分布现象,在其应用到偶极场中后,等离子体能被偶极场很好地约束住,可避免等离子体能量和粒子的向外输运。在行星磁层中,等离子体向内扩散和绝热加热过程,这种现象在LDX实验中得到了证明。下图2为等离子体向外扩散证明。   图2 粒子密度演变过程中的几个不同快照。 上图所示,启动时间为t1,在不稳定被激发之前,t1时刻边缘等离子体向内运动,之后通过t2、t3时刻,在达到t4时刻,等离子体芯部出现密度峰值区。对于偶极场来说,还利用了其内能不变的特点,因偶极场磁感线闭合的特点,可将等离子体很好地约束在磁体外侧。是一种不同于托卡马克、仿星器等磁约束的新途径、新方法。因其优点:结构相对简单、等离子体不破裂、无氚自持、极高比压等卓越特点。适用于D-D或者D-3He反应,无氚和14 MeV中子研究。既可用于空间等离子体探究,也可用于磁约束聚变应用研究。在短期内有望取得跨越式发展,在未来也极大可能成为理想的商业聚变反应堆。

Guide for levitated dipole magnetic confinement plasma device

ICS
21.020
CCS
C348
发布
2022-03-03
实施
2022-03-14

本文件规定了倒U型沉淀分离装置的术语和定义、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倒U型沉淀分离装置的设计、制造和检验。

Inverted U-shaped sedimentation and separation device

ICS
21.020
CCS
C359
发布
2022-02-25
实施
2022-02-25

3.1     永磁体 permanent magnet 应用于永磁联轴器的块状永磁体,其材质为耐高温钕铁硼等稀土强磁材料。 3.2 永磁联轴器 permanent magnetic couplings 用于同轴传动系统,置于主动设备(驱动机)和从动设备(工作机)之间,通过永磁体的磁场与其感应磁场的相互作用,实现非接触传动转矩和运动的一种装置。亦称永磁涡流电机耦合器或永磁偶合器。 3.3 永磁转子 permanent magnet rotor  联轴轮毂与盘体组件构成的旋转体,盘体组件中镶嵌有永磁体。 3.4 导体转子 conductor rotor   联轴轮毂与盘体组件构成的旋转体,盘体组件中具有导体盘。 3.5 气隙 air gap  永磁转子与导体转子之间的空隙,空隙内分布的磁场是永磁联轴器磁路的组成部分。 3.6 转差率【s】 slip ratio 输入转速与输出转速的差值与输入转速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3.7 额定转矩【Tn】 rated load torque 在适配的环境温度范围内,额定工况下,可长期传递的转矩值。 3.8 最大转矩【Tmax】 maximum torque 适配的环境温度范围内,当过载现象发生时,在许用过载时间内可传动的转矩最大值。 3.9 许用过载时间【ta】 allowance time 从过载时刻起,到接近产生过热现象止,永磁联轴器可以持续运行的时间。 3.10 许用转速【n】 allowance rotating speed 按照系列化要求,设计每一规格永磁联轴器,根据其规格、强度、振动指标等条件限制而允许使用的转速。 3.11 转子交互力【f】 interactive forces of rotors  由产品架构决定的,在非旋转方向,以磁力形式表现的,主动转子与从动转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该作用力会直接施加在被联接的轴与轴之间,即产生轴间力。 注:轴间力的大小和方向对设备轴系产生危害的程度和性质有所不同。轴间力可直接表现为或分解为:轴向轴间力和径向轴间力。 3.12 铜损 copper loss 电涡流在导体转子上的导电铜盘上产生的损耗。 3.13 铁损 iron loss 电涡流在导体转子上的导磁铁盘上产生的损耗。 3.14 散热体 radiator 配置在导体转子上,利用气流实现热交换,用以降温的组件。 3.15 转子过热 rotor overheat 过载引起的持续温升使导体盘产生性能衰变,或使永磁体的磁性能衰退的现象。

Technique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for permanent magnetic couplings

ICS
21.020
CCS
C345
发布
2022-02-08
实施
2022-02-10

本文件规定了摄像头三工位主动对位(Active Alignment,以下简称“AA”)组装机的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搬运、包装、运输与储存。

Camera three-station active alignment assembly machine

ICS
21.020
CCS
C419
发布
2022-02-05
实施
2022-05-07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