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4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1669 条与 相关的标准,共 112

7.1 整地 深翻土地,深度在35cm以上,破碎前茬作物根茬及残留,耱平,浇透水。 播种前,均匀撒施腐熟农家肥3000kg/667m2或商品有机肥1000 kg/667m2,氮磷钾复合肥(含量15:15:15以上)40 kg/667m2(根据地力,肥料施用量可适当调整)。肥料应符合GB/T?15063-2020的要求。旋耕,深度20 cm~25 cm,耙两次镇压,起垄,垄宽50 cm~60 cm,垄高15 cm~20 cm,覆膜,膜宽90cm。 7.2 播种 播种时间 要求播种温度在10 cm耕层土壤稳定通过7℃以上,根据当年气候条件及土壤墒情适时早播。西宁地区播种一般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 播种方式 采取单行直播方法进行穴播,每穴1~2粒,播种深度0.5 cm~1 cm,播后少许覆土,行距35cm~40 cm,株距15 cm~25 cm。 7.2.3  播种量 0.10 kg/667m2~0.20 kg/667m2,播种覆土后及时镇压保墒。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high-yielding and efficient cultivation of root-type chicory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1-14
实施
2023-11-20

1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2 生产环境选择 产地宜选择交通便利、无污染源的区域,且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土质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且3~5年内未种植过瓜类作物。 3 育苗 育苗按照T/YNRZ 013-2023的规定执行。 4 栽培前准备 4.1 清洁田园 及时清理上茬作物残枝、落叶和杂草,运出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集中销毁。 4.2 深耕土壤 将土壤深翻30 cm以上。 4.3 消毒 4.3.1 土壤消毒,每亩用100 g65%多菌灵粉剂拌细沙均匀撒到土壤上,酸性土壤每亩使用石灰50 kg,然后进行旋耕1遍。 4.3.2 大棚栽培的,应进行棚室消毒,每亩使用2 kg硫磺粉拌入10 kg锯木屑,分堆点燃,密闭棚室24 h熏蒸消毒。 4.4 施底肥 栽培前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 kg~4000 kg或商品有机肥1000 kg~2000 kg,磷酸二铵40 kg、尿素10 kg、或瓜果菜专用肥50 kg;撒施后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肥料使用符合NY/T 394的规定。 4.5 开墒 墒面宽1 m,墒与墒之间沟宽0.4 m,墒高0.2 m。 4.6 覆膜 墒面作好后,沿墒面方向中部铺设1条或2条滴灌带,选用厚度大于0.01 mm,宽度为1.2 m的地膜覆盖,压实膜边。 5 直播 5.1 播种 播种前1 d浇透水,播种时在膜上开穴播种,一墒双行,错位开穴,每穴播种子2~3粒,株行距为30 cm×60 cm,播后覆盖2 cm~3 cm的细土。 5.2 查苗与放苗 播种后及时检查,发现膜内有捂苗时及时放苗,并在根部培土。 6 育苗移栽 瓜苗长至2叶1心时移栽,采用一墒双行种植模式,株距30 cm,错位开穴,距墒边20 cm处单穴单株定植。 7 田间管理 7.1 插架与绑蔓 定植后及早插架,架高1.8 m~2 m,距离根部10 cm。当黄瓜苗长至30 cm时绑蔓,每3~4叶节绑1次。 7.2 吊蔓与落蔓 7.2.1 设施栽培的,株高在40 cm左右开始吊蔓。吊蔓时,在栽培行的上面固定一道铁丝,把尼龙绳的上端固定在铁丝上,尼龙绳的下端轻轻在黄瓜植株中下部结一个活扣,或用绑蔓夹固定,然后将植株缓慢的沿着尼龙绳往上缠绕。 7.2.2 落蔓时打开植株下部尼龙绳活结,把茎蔓落下20 cm~30 cm再系好。落下的瓜蔓在近地面盘绕成圆形。 7.3 水分管理 7.3.1 移栽后,根据当地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适时在上午或下午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在75%左右。 7.3.2 定植后视墒情(土壤湿度<75%)进行浇水。 7.4 追肥 追肥结合浇水进行,每亩每次施黄瓜专用肥或三元复合肥10 kg~15 kg、硫酸钾10 kg,并使用磷酸二氢钾、尿素、芸苔素等肥料喷施叶面。肥料使用符合NY/T 394规定。 7.5 植株调整 摘除主蔓6~8叶片以下的花与瓜,后期根据植株长势留瓜,并去除所有侧蔓。植株生长中期及以后,及时摘除基部老叶、黄叶及中上部病虫害叶片。 7.6 授粉 7.6.1 熊蜂授粉 每亩放蜂1箱,放蜂期间不喷杀虫剂。 7.6.2 人工授粉 早晨7:00~9:00进行人工授粉。 7.7 病虫草害防治 7.7.1 主要种类 7.7.1.1 主要病害:白粉病、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灰霉病、炭疽病、疫病、枯萎病、蔓枯病、病毒病、黑星病、缺素病。 7.7.1.2 主要虫害:蚜虫、白粉虱、黄守瓜。 7.7.1.3 主要草害:禾草、莎草、阔叶草。 7.7.2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1276的规范。 7.7.3 防治方法 7.7.3.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深耕晒垡,培育壮苗,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增施符合NY/T 394规定的有机肥,适量使用化学肥料;剪去老叶、病叶,清洁田园等。 7.7.3.2 物理防治 温汤浸种,灯光诱杀,色板诱杀,银膜驱避等。 7.7.3.3 化学防治 严格按照NY/T 393的规定执行,具体防治方法见附录A。在黄瓜采收前15 d禁止喷洒农药。 7.7.4 缺素病防治 缺素症状及具体防治方法见附录B。 7.7.5 草害防治 于播种前喷撒除草剂除草,黄瓜苗定植后须中耕除草,生长中后期采用人工除草,必要时采用化学防治,具体防治方法见附录A。 8 采收 根据品种特点,达到商品瓜标准时及时采收。采摘时,留瓜柄1 cm,留顶花,轻拿轻放,避免擦伤。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cucumber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1-14
实施
2023-11-30

8.3 芽球栽培 设施设备清洁、消毒、灭菌 自来水清洗水培槽、循环水槽池及管道。采用高锰酸钾2 000倍液,通过进水管进入循环水槽池,经水泵进入水培槽,关闭回水收集管,消毒20 min,确保彻底消毒,后打开回水收集管,将循环水槽池内的消毒液排尽即可。装有智能控制系统的可进行紫外灭菌1 h~2 h。 栽培环境调控 黑暗环境栽培,温度保持在15 ℃~18 ℃,湿度保持在70%~95%,通风时间每天30 min~60 min。  水培前处理 取出冷藏的菊苣肉质根清洗干净,放入高锰酸钾2 000倍液中杀菌30 min。消毒后,切除根冠上部叶片和肉质根根尖部分,留根长15 cm~20 cm,使其呈圆锥状。 装槽 将处理好的肉质根依次竖立放入水培槽中。 水量管理 水培过程中水的高度保持在3 cm~5 cm,水质符合NY/ T 391。 水温管理 水温保持在15 ℃~18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oftening Cultivation of Chicory with Bud Bulbs in Plateau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1-14
实施
2023-11-20

5 种苗快速扩繁 5.1原种苗选择 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根茎粗 1 cm 以上,叶柄粗短,具有 7片~8 片发育正常的复叶,叶大,叶肉厚,叶片浓绿,花芽饱满 , 花数多 , 开花整齐,根群大,新根多,须根发达健壮。 5.2原种苗移栽 5.2.1整地 深翻土壤30cm ~ 40cm,移栽前3d ~ 5d起垄,垄面160cm ~ 180cm,垄高10cm,垄间距50cm。 5.2.2施肥 施GB/T?15063-2020规定的复合肥 40kg/667m2,HG/T 5332-2018规定的腐植酸生物有机肥300kg/667m2,GB/T 20937-2018规定的硫酸钾肥10kg/667m2,均匀撒施、掩埋,垄面回填3cm~5cm细土,覆膜。 5.2.3定植 原种苗繁育株距宜为 40cm ,每垄种植1行。栽植前去除老叶和部分黑色老根。宜在阴天或晴天傍晚定植。移栽后铺设管径16mm的滴灌带,及时浇足定根水。 5.2.4种苗管理 当原种苗繁育出的新苗长出4 ~ 6片真叶时,追施尿素4.00 kg/667m2 ~ 5.00 kg/667m2;匍匐茎长至80cm ~ 100 cm时,结合中耕培土追施尿素15.00 kg/667m2 ~ 25.00 kg/667m2。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apid breeding of plateau strawberry stolons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1-14
实施
2023-11-20

本规程介绍了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技术,包括产地环境、设施与设备、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工艺技术、采收与包装、运输与贮存等要求。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ctory production of king oyster mushrooms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1-13
实施
2023-11-13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分类 5  基本要求 6  检验方法 7  检验规则 8  标签、包装、贮存、保质期

Freshly-made tea drinks:Tea materials

ICS
67.140.10
CCS
A014
发布
2023-11-11
实施
2024-03-01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基本工艺流程 5  加工经营场所及设备设施 6  操作人员要求 7  原辅料要求 8  关键质控点 9  食品添加剂管理 10  工具和容器清洁 11  标识、包装、贮存 12  记录和文件管理 13  追溯与召回 14  消费提示

Freshly-made tea drinks: Manufacturing specification

ICS
67.160.01
CCS
A014
发布
2023-11-11
实施
2024-03-01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基本术语 4  现制茶饮料分类 5  基本要求 6  标签与标识 7  抽样方法

Freshly-made tea drinks:Terminology, classification and basic requirements

ICS
01.040.01
CCS
A014
发布
2023-11-11
实施
2024-03-01

本文件规定了赤峰番茄“蒙”字标认证的认证要求,认证规则、程序和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赤峰番茄的“蒙”字标认证和监督管理。

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with "Mongolian" label Chifeng Tomato

ICS
01.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1-10
实施
2023-11-10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原料要求 5  加工场所基本条件 6  加工技术 7  质量管理 8  标志、标签  9  包装、运输、贮存 

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Zhejiang osmanthus tea

ICS
67.140.10
CCS
A014
发布
2023-11-08
实施
2024-02-01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鲜叶原料要求 5  加工场所基本条件 6  加工技术 7  质量管理 8  标志、标签 9  包装、运输、贮存

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Zhejiang white tea

ICS
67.140.10
CCS
A014
发布
2023-11-08
实施
2024-02-01

本文件规定了湿生鸢尾浮床栽培技术中的湿生鸢尾种类、浮床准备、种植、养护管理等方面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floating-bed cultivation of hygrophilous irises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1-08
实施
2023-12-08

4 病原菌的制备、繁殖与保存 4.1 制备 4.2 繁殖与保存 5 抗性鉴定 5.1 鉴定环境条件 5.2 鉴定对照品种 5.3 鉴定设计 5.4 鉴定材料及对照材料种植 6 接种 6.1 接种期 6.2 接种方法 6.3 接种后管理 7 抗性评价 7.1 鉴定有效性判别 7.2 抗性评价标准

Technical rules for evaluation of cucumber resistance to phytophthora blight in vitro

ICS
65.020.01
CCS
A014
发布
2023-11-08
实施
2023-11-09

本文件规定了口感番茄栽培过程的品种与种子、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清洁田园等内容。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mouthfeel tomato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1-03
实施
2023-11-20

本文件规定了半自动嫁接机瓜类断根贴接嫁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半自动嫁接机、砧木接穗育苗、嫁接、嫁接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嫁接成苗质量、嫁接主要指标检查和生产记录。本文件适用于半自动嫁接机瓜类断根贴接嫁接育苗。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fting of melons with broken roots by semi-automatic grafting machine

ICS
65.020.99
CCS
A014
发布
2023-11-02
实施
2023-12-01

4.3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 5 园区建设 应符合GB/T 30600、GB/T 33130的要求。 6 品种选择 宜选用二平桩,可因地制宜选用大平桩、高桩子等。 7 播种育苗 7.1 苗床准备 7.1.1 苗床面积按育秧田和大田比例1:10准备。 7.1.2 播种前10天~15天苗地施足基肥(亩施腐熟农家肥3吨~4吨,或商品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300千克~500千克),配施过磷酸钙20千克~30千克。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394要求。 7.1.3 深耕苗地,整平整细,深沟高畦,畦面成龟背形,苗床含沟宽1.2米~1.5米。 7.1.4 播种前7天应使用农药进行土壤消毒。宜采用70%百菌清500倍稀释液喷洒苗床;或按每平方米用5克百菌清拌5千克细土均匀撒在苗床上,用薄膜覆盖闷3天~4天后再敞晾2天~3天。农药的使用应符合NY/T 393要求。 7.2 播种 7.2.1 宜在9月上中旬播种。 7.2.2 播种前床土应浇透水,土壤湿度保持在60%左右。 7.2.3 每亩苗床均匀播种500克青菜种子,用细土拌匀撒播。播后覆盖0.5cm厚度湿润细土,覆盖遮阳网或其它遮荫物在畦面上。 7.3 苗期管理 7.3.1 出苗后及时揭去覆盖物。 7.3.2 视天气情况早晚浇水,保持床土湿润。 7.3.3 待幼苗长出2片~3片真叶时按4cm~7cm间苗。 7.3.4 苗龄40天左右时,幼苗应有5片~6片真叶,且株形紧凑、根系发达、根茎粗壮、叶片厚实。 7.3.5 苗期视苗情施腐熟清粪水,加强蚜虫、病毒病防治。 7.3.6 在当年10月中下旬时带土移栽,移栽前1天傍晚应浇足起苗水。 8 定植 8.1 田块准备 选择质地疏松、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强的轻壤土或沙壤土,pH值以6~7为宜,可采用“水稻-高粱-玉米-青菜”等粮经复合种植模式。 8.2 清洁田园 将生产基地的病株、病叶带出基地销毁或深埋,清除田间杂草、以及残留土壤中的农膜碎片。 8.3 施足基肥 整地前应施入充足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腐熟的农家肥料、有机肥料或微生物肥料。亩施腐熟农家肥3吨~4吨、或商品有机肥料或微生物肥料300千克~500千克,每亩配施过磷酸钙20千克~30千克、硫酸钾10千克~15千克或45%的蔬菜复合肥40千克~50千克。 8.4 整地开厢 定植前20天左右施足基肥后,深翻整细,耙匀耙平即可开厢,2米包沟开厢,沟宽、沟深各20厘米~30厘米,畦面成龟背形。 8.5 移栽 宜在10月中下旬有5片~6片真叶移栽定植。应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以后带土移栽,栽后及时浇定根水。每厢单株栽植4行~5行,行距30厘米~40厘米、株距25~30厘米,亩栽4000株左右。 9 田间管理 9.1 中耕除草 雨后应及时进行中耕松土和除草。 9.2 水分管理  移栽后如遇高温干旱,则前期以浇水为主,后期以排水为主,以做到旱能灌,涝能排。采收前15天停止浇水。  9.3 合理追肥 生长期中从定植成活开始使用符合NY/T 394的规定肥料追肥。宜用(20~30)千克/亩尿素和清粪水配施,追肥3次~5次,每次间隔7天~15天,浓度由淡到浓。采收前15天停止施肥。 10 病虫害防治 10.1 防治对象 青菜生长期主要防治病虫害为病毒病、蚜虫等 10.2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综合运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手段,坚持绿色安全的生产原则加强病虫害防治。 10.3 防治方法 10.3.1 农业防治 采用水旱轮作或非十字花科蔬菜如茄果类、瓜类、豆类、葱蒜类、根菜类进行轮作;难以轮作的可在夏季利用高温深翻暴晒进行土壤消毒;选用抗病品种;人工除草;培育壮苗;深沟高厢;及时排水;科学施肥等。 10.3.2 物理防治 可采用黄板诱蚜,亩置黄板20张~30张,黄板的悬挂高度应保持与植株生长点略高水平为宜。 10.3.3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选用经农业推广部门试验后推荐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避免厂区使用单一农药;优先使用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及生物源农药。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见附录A。 11 适时采收 12月至次年3月采收,采收后剔去叶片,残留叶片质量应不高于3%。 12 档案管理 生产者应做好投入品管理、生产记录两本台帐,各镇(乡)有关部门应做好农残快检(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记录台帐,档案保存时间不少于三年。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green production of bean sprouts and vegetables in Yibin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1-01
实施
2023-12-01

春季大白菜露地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春季大白菜露地栽培技术程序,规定了品种选择、育苗、整地施肥、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操作要求,描述了关键技术环节的追溯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石家庄地区春季大白菜露地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735-2017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 16715.2-2010 瓜菜作物种子第2部分:白菜类 NY/T 393-202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2118-2012 蔬菜育苗基质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产地环境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耕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前茬以瓜类、豆类、葱蒜类作物为宜,忌与十字花科蔬菜作物连作。 5 技术流程图 春季大白菜露地栽培技术流程图见图1。 图1 春季大白菜露地栽培技术流程 6 生产技术 6.1 品种选择 选择冬性强、前期耐低温、耐抽薹、结球期耐热、耐高湿、抗病丰产、生育期短、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2-2010中4.2的规定。 6.2 育苗 6.2.1 播种 3月初在温室或大棚内穴盘基质育苗。每穴播一粒种子,播后覆盖0.5cm~0.8cm基质,喷透水,以穴盘底部渗出水为宜,盖膜保湿。蔬菜育苗基质质量符合NY/T 2118-2012中第四章的要求。 6.2.2 苗期管理 6.2.2.1 温度管理 出苗前温度控制在白天28℃~30℃,夜间18℃~20℃,当50%幼苗顶土时及时去除塑料膜,齐苗后保持白天温度20℃~25℃,夜间温度15℃~17℃。 6.2.2.2 水肥管理 适时浇水,使基质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整个苗期喷施1次或2次0.1%~0.2%尿素。 6.2.2.3 炼苗 定植前5d~7d开始炼苗。适当通风,逐渐降低设施内温度,使其逐渐与外界气温相近。定植前浇一次透水。 6.2.2.4 壮苗标准 4片或5片真叶,叶色肥厚浓绿,根系发达,根坨完整;无黄叶,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6.3 整地施肥 定植前耕深25cm~30cm,每亩施入N:P2O5:K2O=17:17:17的三元复合肥40kg~50kg,生物有机肥80kg~100kg,耕翻后机械起垄、铺设滴灌带、覆盖地膜,垄高10cm~15cm,垄宽60cm~70cm,垄沟宽30cm~40cm。地膜质量符合GB 13735-2017中第四章的要求。 6.4 定植 6.4.1 定植时间 3月下旬~4月上旬,选择晴天上午定植。 6.4.2 定植密度 每亩3500株~4500株。 6.4.3 定植方法 每垄两行,“之”字型定植。 6.5 定植后管理 6.5.1 查苗补苗 定植后5d~7d查苗补苗。 6.5.2 水肥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第一水,至秧苗周围浸湿10cm~15cm。莲座期和结球期前期随水亩追施尿素20kg~30kg,硫酸钾8kg~10kg,并喷施0.3%~0.5%钙肥和0.2%~0.3%磷酸二氢钾,整个生育期浇水4次或5次。 6.6 病虫害防治 6.6.1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 6.6.2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和抗逆性强的品种;采用轮作、倒茬等耕作方式;增施腐熟有机肥;及时清除杂草,保持田园清洁。 6.6.3 物理防治 在植株上方10cm~15cm处悬挂黄板诱杀蚜虫,每亩用30片~40片;用振频式杀虫灯诱杀菜青虫成虫。 6.6.4 化学防治 6.6.4.1 农药选择 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2020的要求。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注意轮换交替用药,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 6.6.4.2 霜霉病 每亩喷施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35g~470g或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0ml~75ml。 6.6.4.3 软腐病 每亩喷施1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60g~70g或2%氨基寡糖素水剂187.5ml~250ml。 6.6.4.4 菜青虫 每亩喷施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45ml~56ml或0.5%苦参碱水剂60ml~90ml。 6.6.4.5 蚜虫 每亩喷施1%苦参碱可溶液剂50~120ml或15%啶虫脒乳油6.7ml~13.3ml。 6.7 收获 5月下旬收获,收获前7d~10d停止用药。 7 追溯记录 建立田间操作档案,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农事操作及投入品使用。档案内容见表1。 表1  田间操作档案记录表 日 期 田间 作业 农药、肥料投入   农药 肥料   农药名称 亩使用量 稀释 倍数 防治  对象 操作 人员 肥料名称 氮磷钾养分含量 亩使  用量 操作 人员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pen field cultivation of Chinese cabbage in spring

ICS
65.020.01
CCS
A014
发布
2023-11-01
实施
2023-12-01

本文件规定了香山之品蕉芋的要求、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蕉芋。

Xiangshan's product banana taro

ICS
67.08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0-31
实施
2023-10-31

本文件规定了香山之品球茎甘蓝的要求、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球茎甘蓝。

Xiangshanzhipin kohlrabi

ICS
67.08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0-31
实施
2023-10-31

本文件规定了香山之品韭黄的要求、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鲜韭黄。

Xiangshan's premium chives

ICS
67.08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0-31
实施
2023-10-31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