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1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441 条与 相关的标准,共 30

本文件界定了桂北山区陆基圆池杂交鲟养殖技术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养殖环境、养殖条件等要求,以及养殖管理、鱼病防治、养殖尾水处理、捕捞收获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提出了建立养殖档案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桂北山区陆基圆池杂交鲟养殖。

Technical code of cold-water fish farming in land-based round ponds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northern Guangxi Part 1:hybridline sturgeon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2-05-10
实施
2022-10-25

均安草鲩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运输和贮存。

Jun'an grass carp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2-05-10
实施
2022-05-16

本文件规定了均安草鲩养殖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饲养管理、病害防治、上市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Jun'an grass carp culture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2-05-10
实施
2022-05-16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蔡甸沉湖(鳙鱼)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蔡甸沉湖(鳙鱼)产品。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certification mark Caidian Shenhu (bighead carp)

ICS
65.020.01
CCS
A041
发布
2022-04-30
实施
2022-05-03

本文件界定了一次性医用活体水蛭净养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确立了一次性医用活体水蛭净养的程序,规定了环境条件与设施、管理人员、尾水排放的要求,以及一级净养、二级净养、三级净养、四级净养阶段的操作指示,描述了生产档案的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一次性医用活体水蛭的净养。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purification of disposable live medical leech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2-04-20
实施
2022-04-24

本标准规定了深海小海带的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Deep sea small kelp

ICS
67.120.30
CCS
A041
发布
2022-04-15
实施
2022-04-15

本文件规定了中华绒螯蟹(Chinese mitten crab (Eriocheir sinensis H. Milne Edwards,1853))池塘生态养殖集成技术的技术原理、基本要求、底质改良、多品种混养、饵料投喂、水草管控、曝气增氧、病害防控和捕捞等。

Integr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pond-culture of Chinese mitten crab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2-03-30
实施
2022-03-30

本文件规定了鱇[鱼良]白鱼(Anabarilius grahami (Regan))增殖放流的水域条件、本底调查、苗种质量、检验、放流操作、资源保护与监测、效果评价等技术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stock enhancement of hydrobios Anabarilius grahami (Regan)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2-03-30
实施
2022-03-30

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 东山鲍鱼(Abalone)的术语和定义、产地范围、要求、检验规则以及标签标识、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Dongshan abalone

ICS
67.120.30
CCS
A041
发布
2022-03-03
实施
2022-03-03

       本文件规定了农产品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场管理要求、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包装贮藏运输和追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农产品南美白对虾的生产和销售。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enaeus vannamei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2-02-11
实施
2022-03-02

4 环境条件 4.1 环境条件 应选择远离污染源、潮流畅通的海水盐田初级蒸发池(海水盐度应大于40),养殖环境符合NY 5052要求,海水养殖用水水质符合GB 11607要求,淡水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NY 5051要求,进排水方便,通讯、交通便利。 5 主要设施 5.1 供水系统 海水供水系统由水泵房、蓄水池和进水道组成,蓄水池宜为覆膜土池或混凝土水池,水容量宜为培育总水体的三分之一以上,能排干,便于清理消毒。 5.2 盐化车间 5.2.1 车间结构 车间之间宜相对隔离、独立,如果只有一个车间,宜分成若干个可隔离的空间;标粗车间应能密封保温和部分开启通风,或安装换风扇。标粗车间可采用以下结构: a) 钢架结构:宜为单跨、双跨或多跨单层结构,跨距宜12 m~18 m,车间的顶棚及墙体保温材料宜为10cm厚的彩钢夹芯板,顶面应设采光透明带或四周设采光窗户; b) 简易温棚结构:宜采用框架有钢结构、钢绳结构等,顶部宜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屋顶应设有可调节的保温被。 5.2.2 盐化池结构 车间内建盐化池,形状宜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抹角,池壁宜为混凝土结构并涂水产养殖专用漆或采用PVC夹网布结构,面积宜16 m2~36 m2,池深1.2 m,集污口设在池底中央或靠近集苗池一侧,采用管径11 cm~16 cm的聚乙烯管连接集污口与集苗池,池底宜由四边向集污口倾斜,坡度宜大于3°,在盐化池外侧设有集苗池,集苗池长1.2 m,宽1 m左右。 5.3 尾水处理池     尾水处理池容积宜为盐化池水体的30%以上。宜采用过滤、沉淀、消毒、曝气等措施,使养殖尾水符合当地相关规定。 5.4 生物饵料培育设施 虾苗饵料宜使用丰年虫卵孵化的无节幼体,宜用500 L~1000 L的圆锥底玻璃钢桶,配备充气、温控等设备。 5.5 增氧设施 包括充气泵、输气管道和散气装置(气石),宜采用罗茨鼓风机进行增氧,气石布放密度宜4个/m2,距池底宜5 cm左右,配备的增氧动力宜10 W/m3~20 W/m3。 5.6 升温系统 宜采用天然气锅炉、生物质锅炉或者发电厂的预热及相应的管道和热交换设备。 5.7 其他设施 应配备常用水质检测设备;应根据培育规模配备相应的备用发电机组,以满足停电时的基本电力需求。 6 盐化前的准备 6.1 盐化池准备 培育前7 d应进行硬件设施检查、维护和盐化池的消毒清洗。宜用100 mg/L漂白粉(有效氯25%~32%)浸泡24 h~48 h。 6.2 进水及调水 采取下列方式对水质进行调控: a) 高盐度海水的准备:宜将100~150的高盐度海水在蓄水池静止沉淀10 d,用15 mg/L 生石灰消毒; b) 盐化池进水:培育前2 d~3 d进水80 cm,用备用海水调配盐度至高于虾苗原池盐度2~3;备用海水宜先后需经过80目筛绢、棉质袋过滤,调配好后用聚维酮碘(1 mg/L~2 mg/L)等进行水体消毒; c) 培育前1 d应全池泼洒乙二胺四乙酸EDTA(2 mg/L~ 5 mg/L),持续曝气,水温宜控制在25 ℃左右。 7 虾苗选择与放养 7.1 苗种质量 宜选择体长0.8 cm以上的优质虾苗,虾苗质量应符合SC/T 2068要求,虾苗应体色透明、大小均匀、肝胰腺轮廓清晰、肠道饱满,肠道呈规律性蠕动,体表无挂脏、寄生虫,附肢完整;用白瓢舀取少许虾苗,搅动水体,虾苗应逆水游动、活力强。苗场应提供有资质检测机构出具的对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PHND)、肠微孢子虫病(EHP)、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IHHNV)等重要病原的检测报告。 7.2 放养密度 盐化周期10 d内,虾苗密度宜3×104尾/m2~5×104尾/m2为宜;盐化周期10 d~20 d,宜分苗一次,最终虾苗密度宜1×104尾/m2~2×104尾/m2。 8 盐化培育 8.1 水温控制 虾苗入池水温宜控制在25℃左右,入池后宜日升温2℃直至28℃。出苗前宜逐渐降温,直至接近室外池塘水温。 8.2 盐化 虾苗的盐化过程如下: a) 虾苗入池稳定2 d~3 d后开始注入高盐度海水盐化,宜2 d换一次水,每次提高盐度4~5。先用盐度100~150的高盐度海水和正常海水混合到比原池盐度高15~20,再加入原池进行盐度升高; b) 盐度调节到40以上后,宜每天换水两次(先测量原池盐度和换水的盐度,再根据需要提高的盐度,计算好需要换水的量),宜每次升高盐度2.5~3.5,到盐度65为止。加高盐度海水时宜应先排后进,水流宜缓速,每日加水时间应不低于6小时。 8.3 饲料投喂 虾苗入池3 d~5 d内,宜以丰年虫无节幼体为主要饵料,搭配虾片和专用饲料;7 d后投喂优质大丰年虫等鲜活饵料,宜每100万尾虾苗2.5 kg~3.5 kg,也可配合投喂配合饲料,投喂量宜为虾苗体重的10%,日投喂6次~8次,具体可根据密度、规格、水质、虾苗摄食情况等灵活掌握。配合饲料质量应符合GB/T 22919.5和NY 5072的规定。 8.4 水质调控 应每日检测水质,宜通过换水和增氧等措施控制氨氮≤0.2 mg/L、亚硝酸盐≤0.05 mg/L、溶解氧≥6 mg/L。 8.5 出苗 经过10 d~20 d的盐化后,虾苗的体长为1.5 cm~2.0 cm即可出苗,出苗前应进行苗种外观、病原检测;宜采用重量法或容积法进行计数销售。体长1.5 cm左右宜采用塑料袋充氧运输,体长2.0 cm左右宜采用专业运苗车进行运输。 9 病害防控 9.1 病原检测 9.1.1 进场前按7.1相关要求执行。 9.1.2 培育过程中对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PHND)、肠孢子虫病(EHP)、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IHHNV)等重要病原进行监测。 9.1.3 出厂前宜委托有资质检测机构进行7.1相关要求等重要病原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才能出场。 9.2 防病措施 遵循以防为主的原则,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a) 严格检疫,宜投放健壮虾苗或经消毒处理的虾苗; b) 盐化车间干净整洁,盐化池严格消毒; c) 宜全程投喂丰年虫,提高虾的体质,辅助优质配合饲料,提高免疫力; d) 应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对症或对因用药,防止细菌继发感染等。 10 生产记录 应建立苗种生产记录与档案,主要包括:苗种来源、病原检疫、投入品、环境指标、日常管理、销售情况等并保存2年以上。 11 检测方法 相关指标检测方法如下: a) pH用酸度仪测定; b) 透明度用透明度盘测定; c) 氨氮和亚硝酸盐按照GB/T 17378.4的规定测定; d) 溶解氧用溶氧仪测定。 e)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按照SC/T 7234的规定检测; f)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按照GB/T 25878的规定检测; g) 肠微孢子虫病(EHP)按照SC/T 7232的规定检测; h)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PHND)按照SC/T 7233 的规定检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salinization nursery for white leg shrimp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2-01-24
实施
2022-01-25

4 环境条件 应选择受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小、远离污染源、潮流畅通的海水盐田初级蒸发池(海水盐度应大于40),养殖环境符合NY 5362要求,水源水质符合GB 11607的要求,进排水方便,通讯、交通便利。 5 主要设施 5.1 供水系统 自然海水供水系统由水泵房、进水道组成。 5.2 池塘 养殖池塘应符合以下条件: a) 建于海区高潮线以上位置,宜改造成每口面积6.67 hm2 ~33.33 hm2; b) 池深宜为1.2 m~1.5 m,内侧宜设置环沟,环沟宜30 m~40 m宽,比池底深宜30 cm~40 cm; c) 上游的池塘通过排水沟宜与下游的池塘进水沟相连; d) 上游池塘的尾水宜是下游池塘的进水,盐度逐渐升高,直到虾苗不能正常生长的盐度开始养殖丰年虫。 6 养成 6.1 虾苗来源与选择 虾苗应符合以下条件: a) 来自国家级或省级良种场自主选育的南美白对虾苗或者子一代虾苗,并经过盐化标粗; b) 体长1.5 cm~2.0 cm,盐化培育过程中无不明原因的死亡现象; c) 发育整齐,逆流能力强,体表光滑,无外部寄生物及附着污物;腹节肌肉宜饱满透明,胃肠充满食物,肠道直;肝胰腺大小适宜,颜色正常,呈深褐色; d)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桃拉综合征病毒(T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对虾黄头病毒(YHV)、肠微孢子虫病(EHP)不得检出。 6.2 放苗前的准备 6.2.1 放苗前用漂白粉15 mg/L等对池塘底泥进行消毒,然后进水30 cm左右浸没塘底,杀灭野杂鱼等水生动物。 6.2.2 用40目~60目筛网过滤进水至水深1 m ~1.2 m。 6.2.3 采取下列方式对水质进行调控: 6.2.4  a) 选择晴好天气,使用肥水剂加水搅拌均匀,全塘泼洒进行调水; b) 培养轮虫等浮游动物作为虾苗前期饵料效果更佳; c) 常见水色以黄褐色、黄绿色为最佳,透明度宜30 cm ~40 cm,水中浮游动物繁殖起来后即可进行投苗养殖。 6.3 放苗及管理 6.3.1 放苗 放苗时水温宜在22 ℃~25 ℃,盐化虾苗池与养殖池水温差宜小于2℃,盐度差小于2,pH差小于0.5。放苗前取少量虾苗“试水”,经24 h成活率大于95%宜放养。宜轮放轮捕,放苗分成2批次~3批次,每一个批次间隔15 d~20 d,总放苗数量宜在15万尾/hm2~30万尾/hm2。 6.3.2 养殖条件 水温宜25 ℃~30 ℃,pH 7.6~8.8,透明度40 cm~50 cm,氨氮小于0.2  mg/L,亚硝酸盐小于0.1 mg/L。 6.3.3 投喂 虾苗放养后开始投喂丰年虫,初始投喂量为每天15 kg/hm2~20 kg/hm2,此后每天增加1.0 kg/hm2~1.5 kg/hm2,分两次投喂。当体长达到6 cm以上时开始辅助投喂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的卫生应符合GB 13078要求,质量应符合GB/T 22919.5要求。每次投喂宜将2%左右的饲料留放在饲料台,1.5 h~2.0 h后,饲料台上的料全部吃完,表示饵料不够,宜增加10%~15%的料,直至饲料台有少量残饵。中后期投喂宜2餐/天~3餐/天,应根据天气、水质、对虾生长情况,适当调整投饵量。一般在虾蜕壳时期、阴雨天气、气温超过35℃时,应减料或停料。 6.3.4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巡池,检查内容应包括:对虾的活力、体色、触须的颜色、、体表是否粘着污物、鳃丝和肝胰脏的颜色胃肠食物饱满度、粪便排泄情况等;应定期观察饲料台的残饵情况;宜每15 d在虾池四个角落(沿着对角线离开边坡20 m~30 m)以及中间(对角线交点附近)取样50尾~100尾,测定对虾的体长和体重。 6.4 病害防治 遵循以防为主的原则,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a) 严格检疫,宜投放健壮苗种或经消毒处理的虾苗; b) 养殖虾池宜适当增加水深,彻底清淤消毒,使用无污染的海水; c) 合理密养,稳定虾池理化因子和藻相; d) 宜全程投喂丰年虫,提高虾的体质,辅助优质配合饲料,提高免疫力; e) 适量套养肉食性的鱼类,将弱虾捕食,防治虾病传染; f) 宜使用迷魂阵或者地笼分批收获,将弱虾最先捕获; g) 应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对症或对因用药,防止细菌继发感染等。 6.5 收获 养殖70天~90天后,根据客户购买虾不同规格的要求,使用相应网目的迷魂阵或者地笼开始收虾。水温低于15℃,宜结束收虾。出池商品应符合GB 2733的要求。 7 建档 养殖全过程应同步建立准确、完整的档案。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苗种来源记录:记录放养时间、机构、规格、数量和检疫情况等; b) 水质调控记录:记录水质各项指标、微生物检测以及调控等; c) 饲料投喂记录:记录养殖过程中丰年虫和人工配合饲料投喂的数量、频次等; d) 病害防控记录:记录养殖过程中用药和防疫检测等信息。 8 检测方法 相关指标检测方法如下: a)海水中pH用酸度仪测定; b)透明度用透明度盘测定; c)氨氮和亚硝酸盐按照GB/T 17378.4的规定测定; d)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按照SC/T 7234的规定检测; e)桃拉综合征病毒(TSV)按照SC/T 7204.3的规定检测; f)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按照GB/T 25878的规定检测; g)对虾黄头病毒(YHV)按照SC/T 7236的规定检测; h)肠微孢子虫病(EHP)按照SC/T 7232的规定检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white leg shrimp farming in high salinity water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2-01-24
实施
2022-01-25

本文件规定了巴城阳澄湖大闸蟹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Bacheng Yangcheng Lake Hairy Crabs

ICS
67.120.30
CCS
A041
发布
2022-01-17
实施
2022-01-18

《广东省海洋数据分类与代码》规定了广东省海洋数据分类编码原则、数据分类及编码、分类扩充规则。该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有助于广东省海洋数据的规范化管理和使用。

Classification and codes of marine data in Guangdong Province

ICS
07.060
CCS
A041
发布
2022-01-14
实施
2022-01-19

本标准规定了沅江大头鱼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 Yuanjiang Bighead carp

ICS
67.120.30
CCS
A041
发布
2022-01-07
实施
2022-01-07

本标准规定了沅江九肋鳖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规格等级、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Yuanjiang Rare Turtle

ICS
67.120.30
CCS
A041
发布
2022-01-05
实施
2022-01-05

本标准规定了沅江乌鳢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Yuanjiang Snakeheaded fish

ICS
67.120.30
CCS
A041
发布
2022-01-05
实施
2022-01-05

术语和定义:肥满度、附着物、运输存活率、壳长的定义 分类分级 (1)按壳长将活贝的规格划分为A类、B类、C类3个等级;(2)按肥满度和附着物比重将活贝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4个等级 感官要求:对小包装嵊泗贻贝鲜活产品的色泽、组织及形态、气味及滋味、杂质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运输存活率:规定了小包装嵊泗贻贝鲜活产品的运输存活率应达到100% 安全指标:规定了小包装嵊泗贻贝鲜活产品的安全指标要求包括:挥发性盐基氮、污染物限量、贝类毒素限量、农残兽残限量, 净含量偏差:规定了小包装嵊泗贻贝鲜活产品的净含量偏差要求

Shengsi fresh mussels in small packages

ICS
67.120.30
CCS
A041
发布
2021-12-30
实施
2022-04-20

原辅料要求:对嵊泗贻贝冻品的原料和加工用水作出了规定 分级分类:(1)将嵊泗贻贝冻品按每500g的粒数不同划分成6个或3个等级;(2)按冻品壳长将规格划分为A类、B类、C类3个等级 完整率:将嵊泗贻贝冻品按完整率的不同分为Ⅰ级、Ⅱ级、Ⅲ级3个不同等级 规格合格率:将嵊泗贻贝冻品按规格合格率的不同分为Ⅰ级、Ⅱ级、Ⅲ级3个不同等级 感官要求:对嵊泗贻贝冻品的外观、色泽、组织形态、杂质、味道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安全指标:规定了嵊泗贻贝冻品的安全指标要求包括:挥发性盐基氮、污染物限量、贝类毒素限量、农残兽残限量, 净含量偏差:规定了嵊泗贻贝冻品的净含量偏差要求

Shengsi Frozen Mussels

ICS
67.120.30
CCS
A041
发布
2021-12-30
实施
2022-04-20

术语和定义:壳长、完整率、规格合格率的定义;; 分类:嵊泗贻贝苗种依据种类分为按厚壳贻贝苗种、紫贻贝苗种、翡翠贻贝苗种 产地环境:苗种产地环境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 规格:(1)紫贻贝、翡翠贻贝苗种按壳长将规格划分为“小规格苗种、中规格苗种、大规格苗种”3个规格;(2)厚壳贻贝苗种按壳长将规格划分为“小规格苗种、大规格苗种”2个规格; 感官要求:分别对紫贻贝、翡翠贻贝苗种的外观和活力作出了规定; 有效苗种率和规格合格率:将嵊泗贻贝苗种按有效苗种率和规格合格率的不同分为“一级、二级、三级”3个不同等级; 杂质率:将嵊泗贻贝苗种按规格合格率的不同分为Ⅰ级、Ⅱ级、Ⅲ级3个不同等级; 净含量偏差:规定了嵊泗贻贝苗种的净含量偏差要求。

Shengsi mussel seedlings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1-12-30
实施
2022-04-20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