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1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441 条与 相关的标准,共 30

本标准规定了琼海石斑鱼的养殖水域范围、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琼海石斑鱼。

Qionghai grouper

ICS
67.120.30
CCS
A041
发布
2023-10-20
实施
2023-11-0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庆市冷水鱼产业联合会鲢增殖放流的术语和定义、放流区环境条件、苗种质量要求、苗种计数、苗种包装和运输、放流时间、放流密度及方法、效果调查与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大庆市冷水鱼产业联合会中华绒螯蟹增殖放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9783 中华绒螯蟹 GB/T 26435 中华绒螯蟹 亲蟹、苗种 GB/T 8588 渔业资源基本术语 GB/T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22213 水产养殖术语 NY 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GB/T 18654.3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3部分:性状测定 SC/T 1075 鱼苗、鱼种运输通用技术要求 SC/T 1101 湖泊渔业生态类型参数 SC/T 1149 大水面增养殖容量计算方法 SC/T 9102.3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 第3部分:淡水 SC/T 9401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SC/T 9437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名词术语 SC/T 9438 淡水鱼类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783和GB/T 2643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放流区环境条件 4.1 水质要求 水质符合GB 11607的规定。 4.2 水域要求 水深最低水位宜大于1.0 m,放流水域饵料生物丰富,敌害生物较少。 5 本底调查  放流前按照SC/T 9102.3的方法,对拟放流水域进行生物资源与环境因子状况调查;依据调查结果,按照SC/T 1149的方法,确定中华绒螯蟹放流数量及规格等。 6 苗种来源 6.1 苗种要求 符合GB/T 26435规定的苗种。 6.2 鱼种规格 规格整齐,符合GB/T 26435的规定。 6.3 药残 禁用药物检测符合NY/ 5070的规定。 7 苗种运输 7.1 运输方法 大眼幼体运输以装苗框干法运输为宜,扣蟹运输以干法运输为宜,或采用其他适宜的运输方法。采用干法运输扣蟹时,装苗种的网袋以叠放不超过2层为宜,运输过程中应保持蟹体湿润、阴凉、通风,避免冰冻、吹风。运输时应避免高温。 7.2 运输时间 运输时间以不超过8 h为宜。 7.3 运输成活率 运输成活率应在95%以上。 8 计数 在放流称重过程中按一定比例随机取3批以上的样品(大眼幼体取样为0.5 kg左右,扣蟹取样为1 kg左右)计算平均单位重量的苗种数量,根据总重量和单位重量数量计算总的苗种数量。 9 放流 9.1 时间 大眼幼体放流时间为每年的5月至6月;扣蟹放流时间为每年的10月至翌年5月中旬。 9.2 方法 放流前进行温度适应。适合采用渔船投放的,投苗时船速控制在1 km/h之内或停船放流,放流前需将扣蟹浸水,让扣蟹鳃丝吸饱水,再使用无损伤的放流装置将蟹苗缓缓放入水中或直接将装仔蟹的苗桶缓缓倾斜,将仔蟹缓慢放入水中;适合岸边放流的水域可在岸投放。 9.3 记录 放流过程应填写记录并归档,记录表详见附录A 10 跟踪调查与效果评价 10.1 定点调查 调查方法参照GB/T 12763.6的规定执行。 10.2 社会调查 放流前后应定期对放流水域周边渔区进行社会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中华绒螯蟹的作业生产情况调 查、市场调查及问卷调查等。 10.3 记录 放流过程应填写记录并归档,记录表详见附录A 11 放流后管理 定期巡查增殖放流水域,禁止非法捕捞放流资源,确保增殖放流效果。 12 效果评价 按SC/T 9438中的规定进行。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proliferation and release of Chinese mitten crabs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3-10-18
实施
2023-10-18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品质等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品质分级及要求、评定方法、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包装与标识。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quality grade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aquaculture large yellow croaker

ICS
67.120.30
CCS
A041
发布
2023-10-18
实施
2023-11-0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庆市冷水鱼产业联合会大银鱼增养殖的环境条件和增养殖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大庆市冷水鱼产业联合会大银鱼增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8588 渔业资源基本术语 GB/T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5806 青鱼、草鱼、鲢、鳙鱼卵受精率计算方法 SC/T 1075 鱼苗、鱼种运输通用技术要求 SC/T 1101 湖泊渔业生态类型参数 SC/T 1149 大水面增养殖容量计算方法 SC/T 9102.3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 第3部分:淡水 SC/T 9401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SC/T 9437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名词术语 SC/T 9438 淡水鱼类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213和SC/T 943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环境要求 4.1 水质要求 水域生态环境良好,水质符合GB 11607的规定,盐度和硬度符合SC/T 1101中要求,水体透明度20cm-300cm,PH6.5-9.2之间,盐度低于5.0。 4.2 水域要求 水深应在1m以上,且冬季冰下水深0.8m以上的水域;底质以硬土、砂砾为宜。 5 本底调查  增殖放流前,按照SC/T 9102.3的方法,对拟增养殖水域进行生物资源与环境因子状况调查,确定适宜增养殖水域;依据调查结果,水体中上层要有空闲的生态位,且养殖水体春季的浮游生物量不低于1.0mg/L。 6 苗种来源 6.1亲鱼选择 湖泊、水库中繁殖季节所采捕的大银鱼,选取体长大于11.0cm的个体作为繁殖亲鱼,捕获后的亲鱼要及时沥干水分,表面覆盖湿纱布,且暂存在1-5℃的环境中。 6.2人工授精 捕获的亲鱼按照雌雄配比1:3的比例进行人工授精,先将雌鱼的卵粒从泄殖孔挤出,然后迅速将雄鱼精液挤出覆盖于卵粒之上,并用雄鱼的尾部持续搅动15s使其充分混匀。然后送入孵化室进行孵化。 6.3受精率计算 按GB/T 15806规定的方法计算受精率 7 计数 鱼卵抽样计数时应搅动存卵容器中的水,使卵粒在水中均匀分布,用10ml量筒随机取样5mL~7mL,静置3min使鱼卵充分沉淀后,读取鱼卵所占体积的毫升数,再对量筒中的全部鱼卵计数,得到第一次取样的鱼卵数。重复鱼卵抽样计数2次,加权求得平均每毫升的鱼卵数。受精卵总量计算应以较大的量筒取待测鱼卵,累计倒入大容器中,静置3min后读取鱼卵所占体积的毫升数,乘以鱼卵抽样所得的每毫升的鱼卵数和受精率,即为受精卵总量。 8 投放 8.1 投放时间 受精卵投放时间以受精卵胚胎发育至高囊胚期以后为宜。 8.2 气象条件 适宜放流天气为晴天、多云或阴天,大风、大雨天气不宜放流。 8.3 方法 投放时开凿大小适宜的冰槽,提前进行温度适应。投放时尽可能贴近水面(距水面不超过 1 m), 缓慢将受精卵放入冰槽。 投放地点应选择背风向阳、水深1.0m~2.5m、水位稳定、底质为沙质或硬泥、饵料丰富的沿岸水域,进行多点投放。投放时应将盛卵容器放入投放移植地的水体中,待容器内水温与移植地水温一致后,再将受精卵或苗种缓缓倒入湖泊水体,投放过程要缓慢而均匀,使其均匀分散开来。 8.5 投放密度 受精卵投放密度:若水体面积在大于200公顷,以每公顷湖泊水面投放4000粒左右为宜;若水体面积在小于200公顷,可适当提高投放密度至每公顷10000粒。 9 资源保护与监测 增殖放流水域资源保护与监测工作按按SC/T 9401中的规定严格进行。 10 效果评价 按SC/T 9438中的规定进行。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Breeding and Release of Important Economic Fishes Part 4: Big Whitebait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3-10-18
实施
2023-10-1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鳜鱼(Siniperca chuatsi)增养殖的环境条件和增养殖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大庆市冷水鱼产业联合会的鳜鱼增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8588 渔业资源基本术语 GB/T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SC 1038 鳜 SC/T 1075 鱼苗、鱼种运输通用技术要求 SC/T 1101 湖泊渔业生态类型参数 SC/T 1149 大水面增养殖容量计算方法 SC/T 9102.3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 第3部分:淡水 SC/T 9401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SC/T 9437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名词术语 SC/T 9438 淡水鱼类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213和SC/T 943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环境要求 4.1 水质要求 水域生态环境良好,水质符合GB 11607的规定,盐度和硬度符合SC/T 1101中要求,水质清新,水体透明度大于40cm,PH值7.0-8.5之间,溶解氧大于5mg/L,盐度低于5.0。 4.2 水域要求 湖泊、水库等水生生物资源丰富的大水面,水深应在1.5m以上,且冬季冰下水深1.0m以上的水域。 5 本底调查  增殖放流前,按照SC/T 9102.3的方法,对拟增养殖水域进行生物资源与环境因子状况调查,确定适宜增养殖水域;依据调查结果,水体中上层要有空闲的生态位,且养殖水体春季的浮游生物量不低于1.0mg/L。 6 苗种来源 夏季选取3-4cm的鳜夏花鱼苗或规格50g左右的1龄鳜苗种。优先选择省内优质苗种并取得检疫合格证明,种质需要符合SC1038的规定。 7 苗种运输 (1)夏花苗种一般采用尼龙袋充氧运输:先于规格为80cm×40cm的尼龙鱼苗袋中加入1/3体积的养殖用水,装入3-4cm的鳜夏花300-400尾。自下而上排净空气后充入氧气,后用皮筋扎紧袋口。水温20-22℃的条件下,可满足连续15小时的运输成活率达95%以上。 (2)50g左右的1龄鳜苗种可采用活鱼运输车作为运输工具。苗种运输的前1-2天停止摄食,使腹内积食排出,以减少途中的排泄物,提高成活率。运输密度按照水与鱼的密度比7:1—10:1。高温季节,要注意保持运输水体的水温不要太高,同时运输过程中持续增氧。可满足连续7-9小时的运输成活率达95%以上。 8 投放 8.1 消毒处理 投放之前对鱼体缓温处理,再进行消毒处理,用浓度为3%~5%的食盐溶液浸洗鱼体5-10min。 8.2 投放密度 放养密度一般按每亩大水面投放3-4cm夏花10-15尾或50g左右的1龄鳜苗种1-3尾。 8.3 方法 放流前进行温度适应。放流时尽可能贴近水面(距水面不超过 1 m), 缓慢将苗种放入放流水域。在船上投放时,船速小于0.5 m/s。 8.4 地点 投放地点应选择背风向阳、水深1.0m~2.5m、水位稳定、底质为沙质或硬泥、饵料丰富的沿岸水域,进行多点投放。投放过程要缓慢而均匀,使其均匀分散开来。 9 饵料投喂 9.1 投喂量 大、中型湖泊、水库等大水面一般不需额外投饵。对于小型湖泊、水库,为保证大水面中鳜的饵料充足,可定期投放鲢、鳙、草鱼、黄颡鱼等鱼类作为饵料鱼,也可在天然水域捕捞杂鱼作为饵料鱼进行投喂,每10-15天投放一次,饵料鱼个体体长为鳜的1/2左右。总重为鳜的3-5倍。投喂量根据鳜摄食情况及时增补,并随鳜生长及时调整饵料鱼规格。同时要根据天气、水温以及鱼的摄食等情况灵活调整。 9.2 处理方法 饵料鱼投放之前应保证清洁、卫生,无污染。另外也可通过施用生物渔肥以促进浮游植物生长,为鲢、鳙等鱼提供充足饵料。养殖期间,每10-15天施肥一次,时间和施肥量应根据水质和水温而定,以能够保证水面透明度40cm以上为宜。 10 病害防治 定期检测鱼病,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11 效果评价 按SC/T 9438中的规定进行。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Breeding and Release of Important Economic Fishes Part 5: Mandarin fish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3-10-18
实施
2023-10-18

主要技术方面的要求包括以下六方面: 一、海南罗非鱼的保护范围 二、海南罗非鱼的保护品种 三、海南罗非鱼的养殖环境:选址及布局、水质、鱼池条件、渔业设备配置 四、海南罗非鱼的养殖管理:苗种的选择与放养密度、饲料的选购和使用、饲养管理、病害防控、商品鱼的出售 五、海南罗非鱼的质量要求:亲鱼来源、苗种、饲料、成鱼饲养要求、技术要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标、污染物限量要求、农药残留限量要求、兽药残留限量要求) 六、海南罗非鱼的标签标志 七、海南罗非鱼的包装 八、海南罗非鱼的运输与贮存

Hainan Tilapia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3-10-18
实施
2023-11-0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庆市冷水鱼产业联合会鲢增殖放流的术语和定义、放流区环境条件、苗种质量要求、检验检疫方法与规则、苗种计数、苗种包装和运输、放流时间、放流密度及方法、效果调查与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大庆市冷水鱼产业联合会鲢增殖放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7777 鲢 GB/T 5055 青鱼、草鱼、鲢、鳙 亲鱼 GB/T 8588 渔业资源基本术语 GB/T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1777 鲢鱼苗、鱼种 GB/T 22213 水产养殖术语 NY 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GB/T 15805.1 鱼类检疫方法 第1部分: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  GB/T 18654.3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3部分:性状测定 SC/T 1075 鱼苗、鱼种运输通用技术要求 SC/T 1101 湖泊渔业生态类型参数 SC/T 1149 大水面增养殖容量计算方法 SC/T 9102.3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 第3部分:淡水 SC/T 9401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SC/T 9437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名词术语 SC/T 9438 淡水鱼类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技术规范 SC/T 7201(所有部分) 鱼类细菌病检疫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213和SC/T 943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放流区环境条件 4.1 水质要求 水域生态环境良好,水质符合GB 11607的规定,盐度和硬度符合SC/T 1101中要求。 4.2 水域要求 增殖放流对象的索饵场,放流水域饵料生物丰富,敌害生物较少。 4.3 饵料生物 水域浮游生物量在1.0 mg/L以上。 5 本底调查  放流前按照SC/T 9102.3的方法,对拟放流水域进行生物资源与环境因子状况调查;依据调查结果,按照SC/T 1149的方法,确定鲢放流数量及规格等。 6 苗种来源 6.1 鱼苗要求 符合GB/T 5055规定的亲鱼人工繁殖鱼苗。 6.2 鱼种培育 由符合6.1规定的鱼苗培育而成的鱼种。 6.3 鱼种规格 夏花鱼苗平均体长不小于3 cm,冬片鱼种和标志放流苗种体长不小于10 cm。 6.4 鱼种质量 鱼种质量准应符合GB/T 11776规定。 6.5 检疫检验     鱼种检疫检验标准应符合NY 5070规定。 7 计数 7.1 计数方法 随机抽取一定数量鱼种数量,得到每kg鱼种的平均数量(尾),再乘以放流总重量(kg)即可得到放流总数量。 7.2 抽样规则 计算单位重量苗种数量时,大规格苗种抽样重量(精度5g)不低于苗种总重量的 0.1%,小规格苗种抽样重量(精度1g)不低于苗种总重量的 0.03% 8 苗种运输  符合执行 SC/T 1075 的有关规定  9 放流 9.1 时间 夏花鱼苗放流时间为 5 月~6月 ,秋片鱼种放流时间为当年 10月~11月。 9.2 气象条件 选择晴天、多云或阴天进行增殖放流,最大风力四级以下。 9.3 方法 放流前进行温度适应。放流时尽可能贴近水面(距水面不超过 1 m), 缓慢将苗种放入放流水域。在船上投放时,船速小于0.5 m/s。 9.4 地点 投放地点应选择投放地点应选择交通便利、环境安静、水流平缓、水域较开阔的湖湾或湖汊。 9.5 记录 放流过程应填写记录并归档,记录表详见附录A 10 资源保护与监测 增殖放流水域资源保护与监测工作按按SC/T 9401中的规定严格进行。 11 放流后管理 定期巡查增殖放流水域,禁止非法捕捞放流资源,确保增殖放流效果。 12 效果评价 按SC/T 9438中的规定进行。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Breeding and Release of Important Economic Fishes Part 1: Silver Carp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3-10-18
实施
2023-10-1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庆市冷水鱼产业联合会鳙增殖放流的术语和定义、放流区环境条件、苗种质量要求、检验检疫方法与规则、苗种计数、苗种包装和运输、放流时间、放流密度及方法、效果调查与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大庆市冷水鱼产业联合会鳙增殖放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7718 鳙 GB/T 5055 青鱼、草鱼、鲢、鳙 亲鱼 GB/T 8588 渔业资源基本术语 GB/T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1778 鳙鱼鱼苗、鱼种 GB/T 22213 水产养殖术语 NY 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GB/T 15805.1 鱼类检疫方法 第1部分: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  GB/T 18654.3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3部分:性状测定 SC/T 1075 鱼苗、鱼种运输通用技术要求 SC/T 1101 湖泊渔业生态类型参数 SC/T 1149 大水面增养殖容量计算方法 SC/T 9102.3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 第3部分:淡水 SC/T 9401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SC/T 9437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名词术语 SC/T 9438 淡水鱼类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技术规范 SC/T 7201(所有部分) 鱼类细菌病检疫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213和SC/T 943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放流区环境条件 4.1 水质要求 水域生态环境良好,水质符合GB 11607的规定,盐度和硬度符合SC/T 1101中要求。 4.2 水域要求 增殖放流对象的索饵场,放流水域饵料生物丰富,敌害生物较少。 4.3 饵料生物 水域浮游生物量在1.0 mg/L以上。 5 本底调查  放流前按照SC/T 9102.3的方法,对拟放流水域进行生物资源与环境因子状况调查;依据调查结果,按照SC/T 1149的方法,确定鳙放流数量及规格等。 6 苗种来源 6.1 鱼苗要求 符合GB/T 5055规定的亲鱼人工繁殖鱼苗。 6.2 鱼种培育 由符合6.1规定的鱼苗培育而成的鱼种。 6.3 鱼种规格 夏花鱼苗平均体长不小于3 cm,冬片鱼种和标志放流苗种体长不小于10 cm。 6.4 鱼种质量 鱼种质量准应符合GB/T 11776规定。 6.5 检疫检验 鱼种检疫检验标准应符合NY 5070规定。 7 计数 7.1 计数方法 随机抽取一定数量鱼种数量,得到每kg鱼种的平均数量(尾),再乘以放流总重量(kg)即可得到放流总数量。 7.2 抽样规则 计算单位重量苗种数量时,大规格苗种抽样重量(精度5g)不低于苗种总重量的 0.1%,小规格苗种抽样重量(精度1g)不低于苗种总重量的 0.03%。 8 苗种运输  符合执行 SC/T 1075 的有关规定  9 放流 9.1 时间 夏花鱼苗放流时间为 5 月~6月 ,秋片鱼种放流时间为当年 10月~11月。 9.2 气象条件 选择晴天、多云或阴天进行增殖放流,最大风力四级以下。 9.3 方法 放流前进行温度适应。放流时尽可能贴近水面(距水面不超过 1 m), 缓慢将苗种放入放流水域。在船上投放时,船速小于0.5 m/s。 9.4 地点 投放地点应选择投放地点应选择交通便利、环境安静、水流平缓、水域较开阔的湖湾或湖汊。 9.5 记录 放流过程应填写记录并归档,记录表详见附录A 10 资源保护与监测 增殖放流水域资源保护与监测工作按按SC/T 9401中的规定严格进行。 11 放流后管理 定期巡查增殖放流水域,禁止非法捕捞放流资源,确保增殖放流效果。 12 效果评价 按SC/T 9438中的规定进行。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Breeding and Release of Important Economic Fishes Part 2: Bighead Carp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3-10-18
实施
2023-10-1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庆市冷水鱼产业联合会草鱼增殖放流的术语和定义、放流区环境条件、苗种质量要求、检验检疫方法与规则、苗种计数、苗种包装和运输、放流时间、放流密度及方法、效果调查与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大庆市冷水鱼产业联合会草鱼增殖放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7715 草鱼 GB/T 5055 青鱼、草鱼、鲢、鳙 亲鱼 GB/T 8588 渔业资源基本术语 GB/T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1776 草鱼鱼苗、鱼种 GB/T 22213 水产养殖术语 NY 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SC/T 1075 鱼苗、鱼种运输通用技术要求 SC/T 1101 湖泊渔业生态类型参数 SC/T 1149 大水面增养殖容量计算方法 SC/T 9102.3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 第3部分:淡水 SC/T 9401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SC/T 9437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名词术语 SC/T 9438 淡水鱼类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213和SC/T 943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放流区环境条件 4.1 水质要求 水域生态环境良好,水质符合GB 11607的规定,盐度和硬度符合SC/T 1101中要求。 4.2 水域要求 增殖放流对象的索饵场,放流水域饵料生物丰富,敌害生物较少。 5 本底调查  放流前按照SC/T 9102.3的方法,对拟放流水域进行生物资源与环境因子状况调查;依据调查结果,按照SC/T 1149的方法,确定草鱼放流数量及规格等。 6 苗种来源 6.1 鱼苗要求 符合GB/T 5055规定的亲鱼人工繁殖鱼苗。 6.2 鱼种培育 由符合6.1规定的鱼苗培育而成的鱼种。 6.3 鱼种规格 增殖放流苗种出池前,随机取样,称量体长、体重,计算合格率,90%以上的鱼种规格应达到体长≥20cm,体重≥400g的要求。 6.4 鱼种质量 鱼种质量准应符合GB/T 11776规定。 6.5 检疫检验 鱼种检疫检验标准应符合NY 5070规定。 7 计数 7.1 计数方法 随机抽取一定数量鱼种数量,得到每kg鱼种的平均数量(尾),再乘以放流总重量(kg)即可得到放流总数量。 7.2 抽样规则 计算单位重量苗种数量时,大规格苗种抽样重量(精度5g)不低于苗种总重量的 0.1%,小规格苗种抽样重量(精度1g)不低于苗种总重量的 0.03% 8 苗种运输  符合执行 SC/T 1075 的有关规定  9 放流 9.1 时间 选泽光热资源相对丰富、水温相对较高的6~8月进行放流。 9.2 气象条件 选择晴天、多云或阴天进行增殖放流,最大风力四级以下。 9.3 方法 放流前进行温度适应。放流时尽可能贴近水面(距水面不超过 1 m), 缓慢将苗种放入放流水域。在船上投放时,船速小于0.5 m/s。 9.4 地点 投放地点应选择投放地点应选择交通便利、环境安静、水流平缓、水域较开阔的湖湾或湖汊。 9.5 记录 放流过程应填写记录并归档,记录表详见附录A 10 资源保护与监测 增殖放流水域资源保护与监测工作按按SC/T 9401中的规定严格进行。 11 放流后管理 定期巡查增殖放流水域,禁止非法捕捞放流资源,确保增殖放流效果。 12 效果评价 按SC/T 9438中的规定进行。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Breeding and Release of Important Economic Fishes Part 3: Grass Carp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3-10-18
实施
2023-10-18

本文件规定了“江西绿色生态 甲鱼”品牌认证的评价要求和品牌互认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在甲鱼产品申请“江西绿色生态”品牌的自我评价和第三方认证活动。

Jiangxi Green Ecology-Turtles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3-10-14
实施
2023-10-21

本文件规定了钦州市新型蚝排术语和定义,材料,产品分类,产品结构要求,质量要求,检测方法,验收方法与要求,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相关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钦州市管辖范围内海域大蚝养殖。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Qinzhou City’s New Oyster Row Construction Project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3-10-12
实施
2023-10-12

本文件规定了钦州市新型鱼排建设术语和定义、结构要求与布局、质量要求、海上安装与调试、验收方法、检测方法、标志、运输及储存等相关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钦州市建造新型鱼排的选型、布局、制造、海上安装等质量要求与验收方法。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Qinzhou City’s New Fish Steak Construction Project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3-10-12
实施
2023-10-12

本文件规定了钦州市牡蛎养殖的术语和定义、养殖流程、苗种采集、养殖模式选择、中间培育、保苗、养殖、第二次保苗、敌害防治、养殖管理、产品收获与分级、养殖废弃物处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钦州境内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和近江牡蛎(C.ariakensis)的采苗和养殖技术, 其他地方和品种的牡蛎养殖可参照执行。

Qinzhou City Oyster Cultur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3-10-12
实施
2023-10-12

本文件规定了吉水清水龙虾的稻田选择与改造、稻田管理、养殖要求、产品质量、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与暂存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吉水清水龙虾的生产。

Jishui clear water lobster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3-10-06
实施
2023-11-06

本文件规定了“江西绿色生态 小龙虾”的基本要求、评价指标和品牌互认。 本文件适用于小龙虾产品申请“江西绿色生态”品牌的自我评价和第三方认证。“江西绿色生态 小龙虾”产品的质量检测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Jiangxi Green Ecology-crayfish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3-09-28
实施
2023-10-05

本文件确定了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 人工繁育的环境条件、设施设备、亲鱼培育、产卵与孵化、苗种培育和病害防治的技术要求,描述了档案记录等相应证实方法。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rtificial Breeding of Perch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3-09-15
实施
2023-09-19

本文件规定了海湾扇贝健康养殖的环境条件、设施及器材、苗种、养殖模式和收获的要求。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ealthy Breeding of Bay Scallops in Cage Nets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3-09-15
实施
2023-10-14

3  环境要求 3.1  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536的规定,生产设施符合SC/T 000的规定,水源充足,排管方便,水质应符合GB 11607-1989的规定。 养殖池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池水pH值7.0~8.5,溶解氧5mg/L以上。 3.2  池塘条件 池塘以符合表1条件为宜。 表1  池塘条件 面积 池形 水深 底质 池水 透明度 淤泥厚度 200~1334㎡ 池塘规整,东西走向,通风向阳,池埂高于最高水位0.7m以上 1.5~2.0m 池底平坦,方便捕捞,壤土、沙壤土,不渗漏 ≥0.4m ≤0.15m 3.3 稻田条件 稻田开沟以符合表2条件为宜。 表2  稻田条件 开沟面积 沟形 水深 底质 水透明度 淤泥厚度 ≥30㎡ 稻田开沟规整,东西走向,通风向阳,田埂高于最高水位0.4m以上 1.5~2.0m 沟底平坦,方便捕捞,不渗漏 ≥0.3 m ≤0.15m 4  养殖 4.1  清塘 放养前10d~15d,进行清塘消毒处理。 ①干塘清塘排干池水,清淤,晒塘3d~5d,然后加水10cm~20cm,每667m2水面用块状生石灰75kg~100kg化水全池泼洒,随后注水至1m左右,进水口用16目以上的筛绢布(网)过滤,pH值保持在7~8。 ②带水清塘排去池水剩余20cm左右,每667m2水面用块状生石灰150kg~200kg化水全池泼洒,随后注水至1m左右,进水口用16目以上的筛绢布(网)过滤,pH值保持在7~8。 4.2  鱼种来源 从乌鳢“玉龙1号”良种场引进鱼苗、鱼种。外购鱼苗、鱼种需检疫合格。 4.3  鱼种质量 体形、体色正常,鳍条、鳞片完整,体表光滑,集群游动、行动活泼、体质健壮、体表鲜亮、体色正常、规格整齐、大小一致、无病无伤无畸形。 4.4  鱼种消毒 鱼种放养前应进行消毒,常用消毒方法见表2,其药浴的浓度和时间可以根据鱼种大小、水温高低等做相应改变。 表2  鱼种常用消毒方法 用药名称 方法 3%~5%食盐水溶液 浸浴5min~10min 1%食盐+1%小苏打溶液 浸浴5min~10min 20mg/L~30mg/L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 浸浴10min~20min 5mg/L~10mg/L高锰酸钾 浸浴5min~10min 4.5  放养规格、密度 3~5cm的鱼种10000~15000尾/667m2,10~15cm的鱼种3000~6000尾/667m2,同池鱼规格要统一整齐。 4.6  放养时间 鱼种放养时间宜在6月下旬~7月初进行。 5  饲料管理 5.1  饲料种类 人工配合饲料。 5.2  饲料质量 饲料粗蛋白含量须达到42%及以上。饲料安全卫生要求应该符合GB 13078、NY 5072和SC/T 1077的规定。 5.3  饲料规格 人工配合饲料根据鱼体口裂大小投喂相应粒径的饲料。 5.4  投喂次数及投喂量 每天2次,上午8:00~9:00 时,下午5:00~6:00时,各一次,生长旺盛季节可投喂3次,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2%,并根据水温、天气、鱼体大小及吃食情况(有无残饵)灵活掌握。坚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投喂原则。 5.5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按《SC/T 004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的规定执行。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查看水质水色变化、水位变化、鱼的吃食及活动情况,检查进出水口和鱼是否发病,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5.6  水质调控 养殖过程中,以保持水质肥、活、嫩、爽为原则。每20d~30d换水一次,每次换水为池塘1/5~1/4。高温季节每5d~15d换水一次,每次换水为池塘1/4~1/3,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5.7  防逃 鱼池周围及进出水口应该设有防逃设施。 6  病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防止鱼病发生。 a) 彻底清塘和严格消毒; b) 苗种严格检疫和消毒; c) 注意调节水质,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与加注新水,定期对池水消毒处理; d) 定期对料台和常用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 e) 细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池塘出现死鱼应及时打捞并深埋。 7  捕捞 按照鱼体重确定捕捞时间,达到上市规格即可捕捞上市。 8  包装及运输 8.1  产品标识 产品应标明规格、重量、生产单位、产地、出池日期。 8.2  材料要求 包装材料及运输工具应洁净、无毒,符合SC/T 0004的规定。 8.3  运输 成鱼鱼运输宜用充氧鱼罐车运输。

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of ecological aquaculture for North snakehead “YL No.1”

ICS
01.020
CCS
A041
发布
2023-09-05
实施
2023-10-01

本文件适用于罗非鱼组织样品、鱼苗、细菌培养物、养殖池塘水、环境等样品中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检测。

Duplex Real-time PCR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and Streptococcus iniae in Tilapia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3-09-04
实施
2023-09-05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稻鳖共作生产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田间工程、水稻栽培、中华鳖养殖、档案记录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泰州市,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单季稻稻鳖共作区的产品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26876  中华鳖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GB/T 32140  中华鳖配合饲料 NY/T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847  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SC/T 0004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SC/T 1009  稻田养鱼技术规范 SC/T 1107  中华鳖 亲鳖和苗种 SC/T 1135.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则 SC/T 1135.5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5部分:稻鳖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稻鳖共作soft-shelled turtle farming  指以水田为基础,以水稻和鳖的优质安全生产为核心,充分发挥鳖稻共生的除草、除虫、驱虫、肥田等的优势,两者同时生产、生长的一种共赢模式。 4 产地要求 环境要求 应选择在水源充足、周边安静、田块平整、排灌方便、保水性好、土壤肥力中等偏上、无污染的稻田。环境和底质应符合NY/T391和NY/T 847的规定。 面积要求 单个稻鳖种养区域面积以10~30亩为宜。 水源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要求。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cropping of rice and turtles

ICS
65.150
CCS
A041
发布
2023-09-04
实施
2023-09-04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