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

2018.8.07
头像

韩金龙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膀胱癌发病率高,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肿瘤,男性发病率高,男女比例约4∶1,随年龄增大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36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36例膀胱癌患者,男26例,女10例,年龄44~87岁,平均年龄(65.1±8.5)岁,临床症状主要为无痛性间歇性血尿、膀胱刺激征等。所有患者均经膀胱镜或手术病理证实。 
  1.2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嘱患者检查前适度充盈膀胱,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中下腹部至耻骨联合,进行系列纵断面、横断面和其他多切面连续扫查,必要时结合侧卧位,先在二维图像上仔细观察肿块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基底部及与膀胱壁间的关系,改变体位肿块是否移动,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肿块周围及内部血供情况,PW测量并记录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观察有无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及盆腔淋巴结情况。 
  2 结果 
  与膀胱镜或手术病理对照,36例中超声诊断正确33例,诊断符合率91.7%,漏诊1例,误诊2例。1例漏诊因肿瘤位于膀胱前壁,因腹壁影响及超声混响效应干扰;1例误诊为腺性膀胱炎,1例因肿块周边有钙化误诊为膀胱结石。最大肿块48 mm×37 mm×31 mm, 最小11 mm×10 mm×8 mm。声像图特征:膀胱暗区内可见肿块自膀胱壁向膀胱腔内隆起,呈乳头状或菜花状实质性稍低回声改变,回声不均匀,基底部累及肌层时膀胱壁连续性差,部分肿块内部或周边可见点状或环状强回声;CDFI示3例患者未探及血流信号,33例肿块内探及呈点状、线状、短棒状或树枝状的血流信号,由基底部进入肿块内部;PW能测出动脉血流频谱,平均峰值流速为36.7 cm/s(14.8~58.3 cm/s),平均阻力指数0.56(0.42~0.71)。 
  3 讨论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早期症状多为无痛性间歇性血尿,晚期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及排尿困难;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超声检查膀胱癌具有以下优势:操作方便、价廉、可重复性强、患者无痛苦、诊断符合率高,而且还能为临床提供肿瘤的数量、大小、位置、基底部宽窄、血供情况及侵犯膀胱壁情况,并可对膀胱癌进行分期预测,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2-3]。正常膀胱壁声像图表现为“两明一暗”的三层结构;膀胱癌声像图表现为膀胱壁正常三层结构被破坏,并从壁上向膀胱腔内生长出实质性稍低回声突起,呈乳头状或菜花状;CDFI示肿块内部或周边可见血流信号显示并且呈动脉频谱;肿块大多数位于膀胱三角区,极少数位于膀胱前壁或顶部,超声检查时因混响效应常易漏诊,本组中出现1例;如果临床高度怀疑膀胱癌而超声未发现时必须多方位多切面对膀胱前壁及顶部进行扫查或嘱患者短期内进行复查。 
  膀胱癌的鉴别诊断:结节型腺性膀胱炎声像图多表现为回声较均匀、形态较规则、基底宽、边缘毛糙的中等回声,局限于黏膜层,CDFI多或仅少量血流信号且多为静脉频谱[4-5]。附壁血凝块检查时可改变体位观察是否移动或形态改变,CDFI示其内无血流信号。另外有一种少见尿路上皮良性肿瘤: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 of the bIadder,IPB),为膀胱表面移行上皮向固有层内生性生长形成带蒂乳头状肿块,与膀胱癌具有一定相似性:均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临床症状多为无痛性血尿或排尿困难,声像图多表现为膀胱壁局部隆起;不同点在于IPB肿块基底窄,部分病灶伴蒂,肿块纵横比多>1,CDFI示肿块多乏血供,条带形肿块对诊断IPB更具有特异性[6];而膀胱癌表面多粗糙不平,膀胱壁肌层被浸润时膀胱壁环连续性中断,CDFI示肿块内见较多血流信号,基底部多可探及高阻动脉频谱。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