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染色体的标本制作及其组型实验-3

2020.9.14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4.2 染色体的组型实验
4.2.1. 选择染色体清晰的照相底片,用放大机制作出放大10倍的清晰照片。
4.2.2 将染色体逐一剪下,并对每个中期染色体逐一进行测量,包括每条染色体的长度和每个臂的长度。
4.2.3.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每对染色体平均的相对长度、臂指数与着丝粒指数。
4.2.4 把相对长度与臂指数相近者配成一对。
4.2.5. 参照相对长度、臂指数与着丝粒指数的数值,并根据标准顺序,编排出染色体组型图。
4.2.6. 用胶水或浆糊将每条染色体依照标准顺序粘贴在实验报告纸上。
5.实 验 结 果
在显微镜下,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胞浆完全不着色。对于分散好的染色体, 其间相互散开, 短臂收缩适中, 二条姐妹染色单体大致平行分离, 着丝粒清晰可见。小鼠的染色体数为40条,多为端部和亚端部染色体,只有2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人类染色体为46条,可分为A、B、C、D、E、F、G七个群,其各自的基本特征见表2。
表2 人类体细胞染色体的分类标准及其主要特征
类别 包括染色体的序号 主 要 特 征
A群 第1~3对 体积大,中部着丝粒。第2对着丝粒略偏离中央
B群 第4~5对 体积大,中部着丝粒。彼此间不易区分
C群 第6~12对,X 中等大小, 亚中部着丝粒。第6对的着丝粒靠近中央, X染色体大小介于第6与7对之间, 第9对的长臂上有一次缢痕, 第11对的短臂较长, 第12对的短臂较短, 彼此间不易区分
D群 第13~15对 中等大小,近端部着丝粒,有随体。彼此间不易区分
E群 第16~18对 中等大小。第16对为中央着丝粒,长臂上有一次缢痕;第17、18对为亚中央着丝粒,后者的短臂较短
F群 第19~20对 体积小,中部着丝粒。彼此间不易区分
G群 第21~22对,Y 第21、22对体积小, 近端着丝粒, 有随体, 长臂常呈分叉状;Y染色体较前者略大, 近端着丝粒, 无随体, 长臂常彼此平行
6.实验报告
(1). 通过对自己制做的小鼠染色体标本观察,总结小鼠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2). 对于分散好的染色体,进行染色体计数。
(3). 对于呈非整倍性的染色体标本,分析其形成原因。
(4). 认真做好小鼠的染色体组型图。
7.思考题
(1). 请你分析一下在本实验中造成染色体标本制做不佳的原因有哪些?
答:1) 秋水仙素用量太多或处理时间过长,会导致染色体的过分凝缩或着丝点裂解,最终会引起染色体形态不正常,甚至被破坏或溶解。
2) 低渗处理不好。低渗液的量、处理时间均与细胞的数量有关。低渗过度,细胞会破裂;低渗不足则染色体在一起,分散不开。

3) 离心速度或离心时间的影响。离心速度过大或离心时间过长,则会引起细胞破裂;反之,离心速度过小或离心时间过短,则细胞沉降不下来,则会引起大量细胞的丢失。
4) 固定液要随用随配,固定彻底后再打散细胞团块,否则细胞容易破碎,染色体分散亦受到影响。
5) 载玻片有油脂或冷却不够,则会影响染色体的附着和铺展。
6) 用吸管吹散细胞时用力必须尽量轻柔,用力过大则会造成细胞破裂,而染色体也会弥散在溶液中,在随后的离心中将会丢失。
7) 滴片时的高度很重要,高度过低细胞不会破裂;过高则染色体过于分散甚至丢失,无法辨别出染色体的准确数量。
(2). 本实验中,对由小鼠精巢而来的染色体标本进行镜检时, 发现染色体数有的为40条,而有的则为20条,为什么?拥有20条染色体的单倍体细胞会是什么细胞?

答:有40条染色体的可能是小鼠的体细胞、精原细胞、精母细胞。有20条染色体的可能是已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的精细胞或精子。之所以同时出现40条和20条染色体,是因为精巢里存在大量正在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细胞,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所有细胞均停止分裂。
(3). 从一般意义上讲,染色体标本制做的四大要点是什么?
答:A、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处理获得活跃分裂的细胞;
B、秋水仙素处理可使细胞分裂停止在中期;
C、低渗处理可使染色体分散;
D、空气干燥法可使染色体平铺在载玻片上。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