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尿红细胞到底有什么用?

2021.5.06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血尿即为尿中出大量红细胞,是一种常见临床表现。血尿的发生,病变可涉及从肾脏、肾盂到远端尿道等一系列解剖结构,或起源于全身性疾患对肾脏或泌尿系统的继发影响。从病因学上看,血尿产生的因素更是多种多样,通过对尿红细胞形态的分析,可以大概确定血尿的来源。

尿红细胞形态

根据红细胞形态,将血尿分为三类:均一性红细胞血尿、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混合性红细胞血尿。

均一性红细胞血尿:指红细胞大小较一致,红细胞直径6~8um,血红蛋白含量正常,呈微黄色,与血液中正常红细胞大小相似,整个尿标本中红细胞形态不超过2种。

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即变形红细胞性血尿,红细胞大小不一,体积可相差3—4倍,尿中可见2种形态以上的多形性变化的红细胞,如大红细胞、小红细胞、棘形红细胞、皱缩红细胞等。

混合性红细胞血尿:指尿液中含有均一性和非均一性两类红细胞。依据哪一类红细胞超过50%,又可分为以均一性红细胞为主和以非均一性红细胞为主的两组

红细胞来源

据红细胞来源,血尿可分为:肾小球源性、非肾小球源性。

肾小球源性:即肾小球源性血尿,是由于红细胞通过有病理改变的肾小球基底膜时,受到挤压损伤,其后在各段肾小管中又受到不同pH和渗透压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以变形红细胞血尿为主(>80%),表现为非均一性血尿,见于:

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性、慢性及迁延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

②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紫癜性肾炎、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

③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如遗传性肾炎(Alport综合征)、薄基底膜肾病(家族性良性血尿);

④剧烈运动后一过性血尿。

非肾小球源性:常见于肾小球以下部位和泌尿通路上(下尿路)的出血,即非肾小球源性血尿,以均一形正常红细胞血尿为主,常见于:

①泌尿道急性或慢性感染;

②肾孟、输尿管、膀胱结石;

③结核;

④特发性高钙尿症;

⑤特发性肾出血(在肾静脉受压或胡挑夹现象);

⑥先天性尿路畸形如肾囊肿、积水、膀胱憩室;

⑦先天性肾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瘘、血管瘤;

⑧药物所致肾及膀胱损伤如环磷酰胺、磺胺、庆大霉素;

⑨肿瘤、外伤及异物;

⑩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

非肾小球性血尿诊断试验——尿三杯试验:第一杯红细胞增多则为前尿道出血;第三杯红细胞增多则为膀胱基底部﹑前列腺﹑后尿道或精囊出血; 三杯均有出血,则为膀胱颈以上部位出血。上尿路出血多呈暗棕色尿,无膀胱刺激征,有时可见血块。尿中出现血块通常说明为非肾小球性疾病。

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时应注意的问题

1、尿中畸形红细胞增多、但形态单一不能诊断肾小球性血尿

单纯尿pH、渗透压的变化也可引起尿红细胞畸形,但此时尿畸形红细胞为单一形态。尿红细胞在酸性尿液中肿胀呈现球状、口形;在碱性尿液中血红蛋白溶解丢失呈现锯齿性、影形;尿红细胞在高渗环境下细胞浆粘滞性增加、顺应性下降,呈皱缩形;在低渗环境中细胞表面积与体积比上升,滤过阻力下降,稀释的血红蛋白漏出细胞外而呈现环形、戒形。因此,尿中畸形红细胞增多、但形态单一不能诊断肾小球性血尿;肾小球性血尿的特征是尿中出现多种形态的畸形红细胞,且畸形红细胞数目明显增多。

2、尿畸形红细胞并非肾小球性疾病所特有

尿畸形红细胞不只出现于肾小球性疾病,健康人尿中的红细胞均为畸形红细胞,但其数量小于5×106/L。因此,肾小球性血尿诊断的前提条件是尿红细胞数量大于8×106/L。此外,尿路感染患者尿红细胞体积分布曲线也可呈现肾小球性分布。

3、肾小球性疾病也可是非畸形红细胞性血尿

在严重的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肾小管内渗透压梯度的丧失和肾小球基底膜的严重破坏,尿红细胞可为正常形态。

4、尿中红细胞数量要充足

尿中红细胞每高倍(400倍)视野少于30~40个,将影响尿红细胞形态检测对血尿定位诊断的可靠性。

因此,虽然尿红细胞形态检测在血尿的定位诊断上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然而血尿的定位诊断不能完全依赖尿红细胞形态检测 ,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尿蛋白情况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