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部颁标准](九)

2021.6.04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附件四

 

内科输血指南

一、 红细胞:

用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丢失或生成障碍引起的慢性贫血并伴缺氧症状。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0.2时可考虑输注。

二、 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和临床出血症状结合决定是否输注血小板,血小板输注特征:

血小板计数>50×109/L一般不需输注

血小板计数10—50×109/L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

血小板计数<5×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防止出血

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有出血表现时,应一次足量输注并测CCI值。

CCI=(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计数)(1011)×体表面积(M2)

 

四、鲜冰冻血浆

    用于各种原因(先天性、后天获得性、输入大量陈旧库血等)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Ⅺ或抗凝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一般需输入10~15ml/kg体重新鲜冰冻血浆。

四、新鲜液体血浆:

主要用于补充多种凝血因子(特别是 因子)缺陷及严重肝病患者。

五、普通冰冻血浆:

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

六、洗涤红细胞:

用于避免引起同种异型白细胞抵抗和避免输入血浆中的某些成分(如补体、凝集素、蛋白质等),包括对血浆蛋白过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高钾血症及肝脏功能障碍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症的患者。

七、机器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

主要用于中性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0.5×109/L=、并发细菌感染且抗菌素治疗难以控制者,成分权衡利弊后输注。

八、冷沉淀:

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Vwd),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因子Ⅷ缺乏患者。严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Ⅷ因子浓缩剂。

九、全血:

用于内科急性出血引起的血红蛋白和血容量的迅速下降病伴有缺氧症状。血红蛋白70G/L或红细胞压积0.22,或出现失血性休克时考虑输注, 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扩容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主要输血方案。

附件五

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技术指南

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是指在全身麻醉下手术期间,在保证重要脏器氧供情况下,人为的将平均动脉压降低到一定水平,使手术中出血量随血压的降低而相应减少,避免输血或使输血需要量降低,并使术野清晰,有利于手术操作,提高手术的精确性,缩短手术时间。

一、 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技术主要运用于①血供丰富区域的手术,如头颈部、盆腔手术;②血管手术,如主动脉瘤、动脉导管未闭、颅内血管畸形;③创面较大且出血可能难以控制的手术,如癌症根治、髋关节断离成形、脊柱侧弯矫正、巨大脑膜瘤颅颌面整形;④区域狭小的精密手术,如中耳成形、腭咽成形。

二、 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技术的实施具有教大的难度,麻醉医师对该技术不熟悉时应视为绝对禁忌,对有明显机体、器官、组织氧运输降低的患者,或重要器官严重功能不全的患者,应仔细衡量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的利弊后再酌情使用。

三、 实施术中控制性低血压应尽可能采用扩张血管的方法,避免抑制心肌功能,降低心输出量。

四、 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时必须进行实时监测,内容包括:动脉血压、心电图、呼气  、脉搏、血氧饱和度、尿量、对出血量教多的患者还应测定中心静脉压、血电解质、红细胞压积等。

五、 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水平的安全限在患者之间有教大的个体差异,应根据患者的术前基础血压、重要器官功能状况、手术创面出血渗血状况来确定患者最适低血压水平及降压时间。

注:

组织灌流量主要随血压和血管内径的变化而变化,血压降低,灌流量也降低。如果组织血管内径增加,尽管灌注压下降,组织灌流量可以不变甚至增加。理论上,只要保证毛细血管前血压大于临界闭合压,就可以保证组织的血流灌注。器官读血流的自身调节能力在一定血压范围内发挥作用,不同的器官发挥自身调节血流作用的血压范围亦不同。手术创面的血流灌注降低,出血量减少时,重要器官血管仍具有较强的自主调节能力,维持足够的组织血供。另一方面,器官血压的自身调节低限并不是该器官的缺血阈,器官组织丧失自身调节血流能力的最低压高于该组织缺血的临界压。所以,如果术中控制性低血压运用正确,则可以安全有效的发挥他减少出血,改善手术视野的优点。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