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细节决定成败—漫谈凝血功能检测常见的实验室影响因素

2021.6.05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最近,写了一些实验前的因素对结果影响的案例。毋庸置疑,这一部分内容,是出凝血检验与临床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实验前影响因素实在是太重要了。

有文献报道,临床反馈实验室检测不准确的结果,约80%可追溯到实验前程序的不规范操作。本文着眼实验室常见的影响因素,概述之。

抗凝剂问题:

①抗凝剂种类。ICSH推荐采用3.2%(109mmol/L)枸橼酸钠,至于紫色帽子管的EDTA行不行?不行,EDTA对钙离子的中和能力非常强,能造成反应试剂提供的钙不足;此外枸橼酸钠能较好保护因子Ⅴ和Ⅷ的稳定。

②抗凝剂比例。实际上是抗凝剂与钙离子的比例问题,关注红细胞比容和钙离子(必要时也要关注镁离子),两者太高,可能需要调整抗凝;红细胞比容可参照公式:抗凝剂量=血量(ml)×0.00185× (100-HCT),调整血量或抗凝剂量。

血量太多或太少也很关键,血量太多,抗凝不充分,因子提前激活,凝血时间缩短;血量太少,抗凝剂过量,反应试剂相对不足,凝血时间延长。

采血部位:

动脉血行不行?只要不是从血气样本匀出来的就行,因为它含有肝素;避免从留置针采血,也是肝素的原因;止血带捆绑的时间:“一针见血”,1分钟完成,采血不顺利,可能造成凝血因子提前激活,或者形成凝块,使凝血时间缩短。避免输液中采血,确实必要时,应在对侧采血。

标本性状:

①溶血。标本结果不可靠,因红细胞破碎,释放磷脂,磷脂在凝血反应中起促凝作用,可使结果缩短,但应区分溶血来源,标本处理不当所致的溶血,或体内溶血,前者应考虑重抽。

②脂浊。严重脂浊主要影响光学凝固法的检测光路,可考虑处理:a.手工法,需尤其注意试剂及标本的充分水浴,加试剂后仍需在水浴中混合一定时间再取出观察;b.1万转以上高速离心,使血浆与脂肪分离,取下层血浆测定;c.磁珠法,对于乳糜血的效果如何?有待各位朋友分享。

③黄疸。一定程度上可干扰光学凝固法的光路检测;但仍应考虑黄疸类型,如溶血性黄疸,参照溶血标本的影响;又如肝细胞性黄疸,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可有凝血因子的合成受限,从而使凝血时间延长;再如阻塞性黄疸,根据对肝脏的损害程度,参照肝细胞性黄疸。

离心时间和速度:

①3000转,15min,是《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要求,参照标准是血浆中的血小板计数<10×109/L;②离心不充分,血浆富含磷脂,磷脂促凝,使凝血时间缩短,尤其是狼疮抗凝物阳性者,影响更大。

贮存条件:

不能及时检测,可将血浆在-20℃保存2周,-70℃保存6个月,实验前于37℃水浴中快速解冻,轻轻颠倒混匀备用。

以上仅漫谈实验室常见的几种情况,还有一些更为重要的,例如采血时机,包括血友病围术期的采血时机,抗凝治疗检测抗凝效果、抗凝蛋白的采血时机,等等零零总总,需要更为详细地阐述。

当然,也需要加强学习!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