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专家共识(二)

2021.8.02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适应症

    相关术语定义 早期胃癌:病变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胃癌,而不论其大小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胃的癌前病变:业已证实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胃黏膜上皮内瘤变、肠化生等。早期胃癌的分型:隆起型(0~Ⅰ型);表浅病变型( 0~Ⅱ型)和凹陷型(0~Ⅲ型)。0~Ⅱ型又可分为表浅隆起型(0~Ⅱa)、平坦型(0~Ⅱb)和表浅凹陷型(0~Ⅱc)3种亚型。

    1. 不论病灶大小,无合并溃疡的分化型黏膜内癌。

    2. 肿瘤直径≤30 mm、合并溃疡的分化型黏膜内癌。

    3. 肿瘤直径≤30 mm、无合并溃疡的分化型SM1黏膜下癌。

    4. 肿瘤直径≤20 mm、无合并溃疡的未分化型黏膜内癌。

    5. >20 mm的胃黏膜上皮内高级别瘤变。

    6. EMR术后复发、再次行EMR困难的黏膜病变。

    7. 高龄、有手术禁忌证或疑有淋巴结转移的黏膜下癌,拒绝手术者可视为ESD相对适应症。

    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适应症


    相关术语定义 早期结直肠癌:病变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结直肠癌,而不论其大小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结直肠的癌前病变:业已证实与结直肠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包括腺瘤、腺瘤病、炎性肠病相关的异型增生、畸变隐窝灶伴异型增生等; 结直肠黏膜的腺管开口分为5型:I型,正常黏膜;Ⅱ型,炎性病变或增生性息肉;Ⅲs型,Ⅱc型大肠癌;Ⅲl型,管状腺瘤;Ⅳ型,绒毛状腺瘤;Ⅴ型,癌。

    1.无法通过EMR实现整块切除的>20 mm 腺瘤和结直肠早癌。术前须依据抬举征、放大内镜或EUS评估是否可切除病变。

    2. 抬举征阴性的腺瘤和早期结直肠癌。

    3.>10 mm的EMR残留或复发病变,再次EMR切除困难的病变。

    4. 反复活检仍不能证实为癌的低位直肠病变。

    ESD禁忌证


    患有严重心肺疾病、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及服用抗凝药的患者,未纠正凝血功能前严禁行ESD。病变浸润深度超过SM1是ESD的相对禁忌证。

    术前准备

    知情同意 术者应在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ESD操作过程、可能的结果及存在的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书应明确说明ESD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后果。对于可能接受ESD的消化道早癌患者,应术前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存在复发或转移的风险,以及追加外科手术等其他治疗的可能。

    患者准备 术前须行凝血功能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或国际标准化比等,指标异常可能增加ESD术后出血的风险,应予纠正后实施ESD。服用抗凝药的患者,需要心内科医师评估原发病的风险大小,并酌情停药。

    麻醉与监护 ESD手术耗时较长,患者在清醒状态下难以耐受,特别是上消化道手术过程中分泌物及胃腔内血性液体、染色剂等易造成患者呛咳、误吸、窒息等,一般在全麻、气管插管的状态下进行较为安全。术前应对患者的病情及全身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以便决定所采用的麻醉方式。对不具备以上麻醉要求的单位,不主张开展ESD。建议上消化道ESD采用插管全麻,下消化道ESD采用静脉麻醉。

    操作过程

    确定病变范围和深度 首先行常规内镜检查,了解病灶部位、大小、形态,结合染色和放大内镜检查,确定病灶范围、性质、浸润深度。

    标记 确定病变范围后,距病灶边缘约3~5 mm处进行电凝标记。对于上消化道病变进行常规标记;对于界限清楚的下消化道病灶,可不做标记。

    黏膜下注射 注射液体包括生理盐水、甘油果糖、透明质酸钠等。于病灶边缘标记点外侧行多点黏膜下注射,将病灶抬起,与肌层分离,有利于ESD完整地切除病灶,而不容易损伤固有肌层,减少穿孔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切开 沿标记点或标记点外侧缘切开病变周围部分黏膜,再深入切开处黏膜下层切开周围全部黏膜。首先切开部位一般为病变远侧端,如切除困难可用翻转内镜法。切开过程中一旦发生出血,冲洗创面明确出血点后电凝止血。

    黏膜下剥离 在进行剥离前,要判断病灶的抬举情况。随着时间延长,黏膜下注射的液体会被逐渐吸收,必要时可反复进行黏膜下注射以便维持病灶的充分抬举,按病灶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内镜和附件。

    在剥离过程中,如果始终难以暴露肿瘤,视野不清,可利用透明帽推开黏膜下层结缔组织,以便更好地显露剥离视野。 根据不同病变部位和术者操作习惯,选择不同的刀具进行黏膜下剥离。剥离中可通过拉镜或旋镜沿病变基底切线方向进行剥离,还可根据不同需要改变患者体位,利用重力影响,使病变组织牵引垂挂,改善ESD的操作视野,便于切开及剥离。

    创面处理 病变剥离后,对创面上所有可见血管行预防性止血处理;对可能发生渗血部位采用止血钳、氩离子血浆凝固术(APC)等处理, 必要时用金属夹夹闭;对局部剥离较深、肌层有裂隙者应予金属夹夹闭。

    术中并发症处理 术中出血可采用切开刀、止血钳或金属夹等处理;对裸露血管进行预防性止血,预防出血比止血更重要;对较小的黏膜下层血管,可用各种切开刀或APC进行直接电凝;对较粗血管,用止血钳钳夹后电凝。黏膜剥离过程中一旦发生出血,可用冰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明确出血点后可用APC或止血钳钳夹出血点电凝止血,但APC对动脉性出血常无效。若上述止血方法不成功,可采用金属夹夹闭出血点,但常影响后续黏膜下剥离操作。

    术中一旦发生穿孔,可用金属夹缝合裂口后继续剥离病变,也可先行剥离再缝合裂口。ESD操作时间长,消化道内积聚大量气体,压力较高,有时较小肌层裂伤也会造成穿孔,须时刻注意抽吸消化道腔内气体。

    术后处理

    操作报告 操作完毕后,术者应及时书写操作报告,详细描述治疗过程中的发现,全面叙述所采取的治疗方法、步骤及其初步结果;如有必要,还应介绍操作中 的异常情况、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处理建议。操作者应及时提供完整的书面报告,医疗文书应存档管理。

    复苏与观察 深度镇静或麻醉患者应予以复苏,建议在专设复苏区由专人照看,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直至患者意识清醒。患者转出前应交待相应注意事项。

    防止并发症 操作后第一个24小时是最易发生并发症的时段,应密切观察症状及体征变化。手术当日应禁食、静脉补液,以后根据病情逐步恢复饮食;可给予上消化道ESD术后患者质子泵抑制剂;如有不明原因胸、腹痛,应及时行胸腹透视、超声或CT检查;怀疑创面出血时,建议尽早内镜介入,寻找出血部位并予止血处理。术中并发穿孔时,吸净消化管腔内的气体和液体,内镜下及时闭合穿孔,术后胃肠减压,予以禁食、抗炎等治疗,严密观察胸、腹部体征;对保守治疗无效者(体温升高、腹痛程度加剧等)应立即予以外科手术治疗(建议有条件者接受腹腔镜探查修补穿孔)。

    术后抗生素与止血药的应用 ESD术后应用抗生素旨在预防手术创面周围的纵隔、后腹膜或游离腹腔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特别是手术范围过大、操作时间较长、反复进行黏膜下注射导致周围炎症水肿者,或可能并发消化道穿孔者。对ESD范围大、操作时间长、可能引起消化道穿孔者,应进行术前评估,特别是结直肠病变,可考虑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药物的选择可参照卫计委抗生素使用原则:上消化道ESD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结直肠ESD选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术后用药总时间不应超过72小时,对穿孔、大量出血、高龄及免疫缺陷患者,可酌情延长治疗时间。ESD术后可酌情使用止血药物。

    ESD切除标本的评价


    为提高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将标本浸泡于福尔马林前须展平、染色、测量大小、拍照,并用细针固定标本的四周。以2 mm为 间隔连续平行切片, 然后对完整切除的标本进行详尽的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报告须描述肿瘤的大体形态、部位、大小、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切缘,是否有淋巴管和血管受累等。

    术后随访

    对癌前病变患者,在ESD术后第1年及第2年各行内镜检查1次,以后每3年连续随访1次。早癌ESD术后3、6、12个月定期内镜随访,并行肿瘤指标和影像学检查;无残留或复发者术后每年连续随访1次;有残留或复发者视情况继续行内镜下治疗或追加外科手术切除,每3个月随访1次,病变完全清除后每年连续随访1次。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