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钢铁焦化行业超低排放与绿色低碳发展研讨会召开

2021.12.16

12月11日—12日,第五届钢铁、焦化行业超低排放与绿色低碳发展研讨会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所长房倚天、山西大学副校长程芳琴、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冯国瑞等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毛新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侯立安,河钢集团副总经理王新东,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朱廷钰,东北大学教授姜周华等专家在会上作了主旨报告,会议以“超低排放改造、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深入探讨最新技术进展和热点问题,促进钢铁行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大会颁发了首届钢铁环保科技创新奖,毛新平和王新东荣获“钢铁环保科技创新杰出贡献奖”,北京林业大学王强、昆明理工大学张秋林等10位青年学者获得“钢铁环保科技创新青年奖”。

    本届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太原理工大学、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会议设置了钢铁焦化行业污染物减排及节能技术耦合技术、脱硫脱硝技术、高炉煤气净化技术、污染物脱附除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等11个专题分会场,1个青年学者专场,来自全国院校、研究所和行业企业2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毛新平在特邀主旨报告《机遇与挑战——碳中和背景下的中国钢铁工业》中表示,我国钢铁工业实现碳中和面临巨大挑战,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10.65亿吨,占全球56.8%,已经连续25年保持世界第一,我国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国内排放量16%。碳排放高居不下主要原因有:我国钢铁工业以高炉—转炉为主要流程结构,2018年我国电炉钢比例约为11.6%,世界平均约为29%(不含中国为47%),而且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结构,钢铁工业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高达83%。他认为低碳发展将倒逼钢铁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包括总量控制、淘汰落后;优化用能及流程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绿色低碳产业生态链;突破节能减排核心关键技术;开发高性能产品,推动材料绿色化;深化智慧制造,助力生产过程绿色化;搭建国际合作平台,促进关键性技术创新。钢铁行业绿色转型关键技术要更多关注氢还原技术、富氧燃烧技术、二氧化碳综合利用技术、钢厂尾气资源利用技术、近终型制造技术、高性能钢铁产品技术。

中国科学报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