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原发性颌骨内鳞状细胞癌病例报告-1

2022.1.06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原发性颌骨内鳞状细胞癌(primary intraoss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jaw,PIOSCC)是一种罕见的由牙源性上皮剩余病变来源的恶性肿瘤。由于其发病率低,且早期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征,因此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患者常因区域疼痛而行拔牙,拔牙创迁延不愈,耽误诊治时机,造成预后不良。本文报告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例原发性颌骨内鳞状细胞癌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

 

1.病例报告

 

男,56岁,半年前,因右下后牙区疼痛偶伴麻木就诊于当地诊所。检查:46牙冠无异常,松动Ⅱ度,叩痛(+),温度测试(±),38近中阻生,考虑46“慢性根尖炎”。遂行46根管治疗术,治疗期约1个月。治疗结束后,自述效果不理想,遂行“46牙拔除术”。术后拔牙创迁延不愈约3个月余,伴肉芽样组织形成,局部疼痛,但不影响咀嚼、吞咽、言语及开口,遂来我院就诊。门诊切取活检,报告为(右下颌骨)鳞状细胞癌。患者遂以“右下颌骨鳞状细胞癌”入院。

 

专科检查:颜面基本对称,未触及明确肿物,开口度不受限。46牙位可见创口缝线,45、47无松动,颊、舌黏膜未见病变,舌侧骨壁完整,局部中度触压痛,右侧颏部皮肤及右侧下唇触觉异常。舌部未见明显异常,双侧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图1、2)。

 1.png

2.png

曲面体层片示:46牙槽窝对应牙槽骨不规则骨质密度减低区,边界不清,周围骨质硬化(图3)。颌面螺旋CT显示:46缺失,牙槽窝边缘欠光整,对应颊侧骨皮质欠连续,颊侧软组织明显增厚,与邻近软组织无明显界限,增强后可见不均匀强化。右侧下颌下区淋巴结肿大,未见确切液化坏死征(图4)。

 3.png

4.png

经会诊讨论,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制订手术方案如下:①患者病史较短,伴随症状轻微,考虑行原发灶扩大切除+“孔对孔”(下颌孔到颏孔)区段截骨;②患者对美观、术后功能有一定要求,且经济能力尚可,同期行左侧腓骨肌皮瓣转移修复术;③患者术前检查无明确提示淋巴结转移,同期行右侧颈部功能性、预防性颈淋巴清扫术;④结合术后病理决定后续治疗;⑤术后定期随访;⑥后期行种植义齿,完善功能。术中截除43-48及磨牙后区下颌骨(大小7cm×4cm×2.5cm,图5)。标本剖面呈灰白、灰褐色,浸润最深0.2cm。利用血管化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图6、7),术后病理报告:右侧下颌骨鳞状细胞癌Ⅰ级,颈淋巴清扫及切缘未见癌细胞(图8)。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