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伊布替尼单药治疗难治复发性B细胞淋巴瘤病例分析-1

2022.1.12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Bruton酪氨酸激酶(Brutontyrosinekinase,BTK)是B细胞受体(Bcellreceptor,BCR)信号通路的重要中介分子,在B细胞淋巴瘤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伊布替尼(Ibrutinib)是口服不可逆BTK抑制剂,可有效抑制B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celllymphoma,MC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chroniclymphocyticleukemia/smalllymphocyticlymphoma,CLL/SLL)、边缘区淋巴瘤(marginalzonelymphoma,MZL)等多种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单药伊布替尼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我科于2018年1月起应用伊布替尼治疗难治复发性B细胞淋巴瘤3例,短期取得一定效果,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

 

女,49岁,2012年5月因腹痛、腹胀,查CT示腹主动脉旁占位,盆腔多发肿大淋巴结影,彩超示颈部、腋窝、腹股沟多发肿大淋巴结,行左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示滤泡散在,极向消失,以中心细胞为主,中心母细胞<15个/HPF,滤泡见异常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20+CD3-CD5-CD10+CyclinD1-CD21FDC+Ki6720%~50%CD4-CD8-TIA1-,诊断为滤泡淋巴瘤2级(ⅢA期),予以R-CHOP方案化疗3个周期,复查肿块明显缩小。2013年5月,患者出现左髋部不适,予*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700177)1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徐州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江苏徐州,221002)通信作者:徐开林,E-mail:lihmd@163.com以R-CHOPE化疗,后行细胞免疫治疗3次。2014年2月,患者再次感腹胀,中药治疗未见好转,行R-ESHAP化疗2个周期,ESHAP化疗1个周期,症状好转。2014年12月,患者出现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伴腰部疼痛,来我院,建议患者再次活检,患者拒绝。2015年1月6日参加苯达莫司汀药物临床试验,共6个周期,结束后复查淋巴结明显缩小。2017年6月,患者再次出现腹胀,PET-CT示:腹盆腔内多发团块状密度增高影,大网膜、系膜增厚,鼻咽右侧壁及口咽左侧壁葡萄糖代谢浓聚灶;予以R-EP方案化疗1个周期后,2017年8月21日行自体抗CD19+CD20CAR-T治疗,复查CT示腹盆腔内团块缩小,腹膜后、腹股沟淋巴结增多,部分增大。2018年1月,患者腹部及上肢疼痛,CT示双肾异常密度影,多发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形成,胸腔及腹盆腔积液基本吸收,腹盆腔病灶及腹股沟淋巴结较前缩小,2018年1月26日予以R-VP方案化疗1个周期未见明显好转。患者于2018年2月14日开始口服伊布替尼420mg/d,1周后腹部及上肢疼痛好转,2018年3月16日复查CT示腹盆腔病灶较前部分缩小,2018年4月30日再次复查CT示腹盆腔病灶较前缩小。服药1个月后,患者出现带状疱疹,无明显骨髓抑制、骨骼疼痛及胃肠道不良反应。

 

男,25岁,2016年8月出现间断肢体放电样麻木感,行脑脊液等相关检查考虑结核性脑膜炎,抗痨治疗3个月无好转。2017年2月出现发作性视物重影,言语欠流利,PET/CT示:视交叉区、左侧顶叶皮层及右侧小脑多发代谢增高灶;右侧额叶局部皮层代谢增高;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330mmH2O,白细胞总数30×106/L,Pro0.75g/L,可见异形肿瘤细胞,胞体较大,CD20(+),Ki-67(+),CD79a(+),CD3(-);流式:可见一群较大淋巴细胞,占8%,CD20(+),未见轻链限制性;基因重排:IgH、Igκ(+);骨髓形态及活检未见异常,诊断为原发中枢神经系统B细胞淋巴瘤。2017年3月起行R-MA化疗6个周期,同时行腰穿+鞘注。2017年10月行自体干细胞移植。2017年11月患者出现颈项僵硬伴疼痛,视力进行性下降至失明,手足麻木,嗅觉、味觉减退,脑脊液流式示异常B淋巴细胞占63.36%,头颅MRI增强未见明显异常,先后给予地塞米松、来那度胺、替莫唑胺应用未见明显好转。2018年1月患者双下肢无力,渐加重至双下肢瘫痪;感觉丧失,从下向上逐渐蔓延,乳头上三指以下平面感觉丧失,伴大小便失禁,来我院行CAR-T治疗。2018年2月7日予以FC方案预处理,2018年2月12日行抗CD20CAR-T细胞回输,监测CAR-T细胞水平波动,但总体水平不高。2018年3月8日给予替莫唑胺口服,头痛及四肢感觉较前稍有好转,前胸壁感觉截断由乳头上下移至乳头下2指。2018年4月6日给予甲氨蝶呤8g应用,间断行腰穿+鞘注,但患者双下肢仍无自主活动,胸部以下感觉丧失,视力丧失。2018年4月18日开始伊布替尼420mg/d口服,服药10d后,患者感觉截断面逐渐下移,腹部感觉好转,嗅觉及味觉恢复,双上肢感觉正常;服药后1个月,患者感觉截断面下移至脐下2指,腹部感觉明显恢复;出现Ⅲ度骨髓抑制,无其他不良反应。

 

例3,男,93岁,2016年4月因消瘦至我院行腹部CT:腹主动脉旁占位性病变伴多发淋巴结增大,行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免疫组织化学示:CD20(弥漫+),PAX-5(弥漫+),CD3(部分+),CD5(部分+),CD21(滤泡树突状细胞+),CD23(弥漫+),CyclinD1(-),Bcl-2(弥漫+),CD10(+),Bcl-6(+),CD138(-),CD30(灶+),CD123(-),Ki67(+,局部约20%),PET/CT示主动脉旁团片状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125mm×85mm,SUV-max约7.1g/mL,病灶包绕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肾动静脉,与左侧肾上腺分界不清,周围示增大淋巴结影,诊断为小B细胞性淋巴瘤(ⅡB期),予以RD、R-COP方案化疗后淋巴结无明显缩小,后给予R-COPE方案化疗后肿块较前明显缩小,继予R-COPE方案化疗4个周期,R-VP方案化疗1次。2017年4月复查腹膜后淋巴结明显肿大,先后行R-CHOP、R-MINI-COP、R-EP方案化疗,后复查腹膜后肿块大小约90mm×57mm。2018年2月,患者出现左侧颈部、腋窝及腹股沟多发肿大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增大,行R-COP方案化疗,淋巴结缩小不明显。2018年4月患者出现双下肢水肿明显,彩超示腹膜后肿块增大,左肾积水,遂于4月24日服用伊布替尼420mg/d,后颈部及腹股沟淋巴结较前缩小,双下肢水肿好转。服药期间患者偶感恶心,不良反应轻微。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