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骨软骨瘤刺破股动脉病例分析

2022.2.16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临床资料


患者男,18岁。“左大腿疼痛4个月余”入院。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大腿远端疼痛,休息后可稍缓解,不伴红肿及发热,后逐渐出现左小腿麻木,病后未行特殊治疗。X线平片股骨下段后侧背向关节面生长骨性突起(图1);CT显示左股骨下段内后侧骨皮质尖角样突起,与周围条状、点状碎裂骨性密度影断续相连,局部可见骨膜增生,其旁软组织内可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影,最大截面约5.4CM×4.2CM,边界尚清,边缘可见环形高密度影,CT值约70HU,考虑左股骨下段骨软骨瘤恶变可能性大(图2~4)。


1644981874391652.png


遂以“左股骨下段骨软骨瘤”入院。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T37.0℃,P84bpm,R18bpm,BP110/60mmHg。专科检查:左股骨远端后内侧可触及一约2.0CM×2.0CM包块,质韧,活动度差,周围无红肿,局部皮温不高,轻压痛,左膝关节活动正常,左小腿内侧感觉减退,左下肢诸肌肌力正常。行左股骨下段包块切除。术中见半腱肌后侧有一约4.0CM×5.0CM大小的囊性包块,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包块的前外侧可及股动脉波动,隐神经从包块上跨过,包块质软,内包暗红色血性液体,并有大量血凝块,包块近端可见股动脉有一小破口,并有血液喷出。股骨下段前内侧可及突起包块,约1.0CM×2.0CM大小,质硬,基底部较宽(约3.0CM×4.0CM大小),与股动脉、股静脉粘连紧密。术后病理诊断:股骨下端骨软骨瘤。本例随访7年未见复发及恶变。


讨论


骨软骨瘤是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该病好发于长骨骨骺附近,好发部位依次为胫骨上端、股骨上下端、肱骨上端。其经典的X线表现为附着于干骺端背向附件关节面生长的骨性突起,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大多数孤立性骨软骨瘤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即被发现,70%~80%的病例发生在20岁以前。临床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结合临床特点及典型X线表现术前可做出明确诊断。


本病术前诊断并不困难。较困难之处在于:1)该病同时出现少见的并发症。当骨软骨瘤生长较大或在特殊部位时,瘤体可对周围骨骼、肌肉、血管及神经等产生压迫症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本例为骨软骨瘤刺破股动脉并局部形成血肿,为该病罕见的并发症。由于血肿包绕及周围软组织的挤压作用,股动脉破口被暂时挤压封闭,术中清除血肿后见股动脉破口再次血流喷出;2)本例骨软骨瘤基底部及骨干周围出现骨膜反应,术前CT检查综合患者疼痛症状、软组织肿块及骨软骨瘤周围的骨膜反应等特点考虑为骨软骨瘤恶变,但术中、术后病理及随访7年未见肿瘤复发恶变,其CT所见骨膜反应为血肿形成后包绕瘤体对其产生的反应性骨膜增生所致,非恶变所致的骨膜反应。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