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一例卵巢上皮性癌多发皮肤转移病例分析

2022.3.06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患者75岁,因“腹胀4个月余”于2012年4月27日收入院。入院后盆腔MRI检查提示占位性病变,考虑来源于卵巢。遂于5月3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淡黄色腹水约2900 ml,盆腹腔腹膜、肠管、肠系膜、子宫、膀胱表面均可见散在的结节样肿物,较大者直径为0.8 cm,右侧卵巢可见质脆、菜花样肿物,大小为4.0 cm×3.0 cm×3.0 cm,右侧输卵管未见异常,左侧卵巢萎缩,左侧输卵管伞端可见直径1.0 cm的菜花样肿物,大网膜挛缩、增厚,术中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为右侧卵巢低分化癌,行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


术后诊断:卵巢低分化浆液性腺癌Ⅲc期。患者术后行紫杉醇+奈达铂(TP)方案化疗6个疗程,半年后因腹水及血清CA125水平升高首次诊断复发,后续的复发治疗中患者发生了铂类耐药,遂加用了二线化疗药物(盐酸吉西他滨、依托泊苷、洛铂)、生物治疗、靶向药物贝伐单抗治疗,至2016年8月10日共计行32个疗程化疗。2015年7月7日全腹MRI检查首次发现腹壁瘢痕左侧脂肪层内出现小结节影,直径为0.7 cm;患者未按规定随访,至2015年12月27日行全腹MRI检查提示病灶直径约2.0 cm(图1),


1646562792403507.jpg

图1 MRI检查提示腹壁占位性病变(↑)


于超声引导下腹壁病灶穿刺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卵巢转移性癌。治疗过程中定期行影像学及妇科检查,至2016年6月23日皮肤转移灶广泛分布于腹部切口附近、上腹部、胸部、上肢等部位的皮下组织,其中可触及到大小不等的病灶数目达13处之多,较大者为7.0 cm×4.2 cm,较小者为2.0 cm×1.8 cm,结节质硬、活动度差、边界不清。见图2。患者于2016年10月因循环衰竭死亡。


1646562793596353.jpg

1646562793847219.jpg


讨论


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是继肾癌、肺癌和乳腺癌之后的第4个在女性中容易发生皮肤转移的恶性肿瘤[1]。卵巢癌常见的转移方式是种植和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相对少见,随着有效的化疗药物的应用,延长了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使卵巢癌的腹腔外转移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其中皮肤转移的发生率为1.9%~5.1%[2-3]。目前,关于卵巢癌多发皮肤转移瘤的病例报道国内外均较少见。


关于卵巢癌发生皮肤转移的机制有几种解释,如:肿瘤细胞的直接传播及潜在增长,与手术相关的意外植入,肿瘤细胞通过淋巴或血行转移,没有腹部皮肤损伤的患者可能是由于肿瘤栓子通过淋巴或血行转移[3]。目前,肿瘤如何发生皮肤侵袭和转移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卵巢癌皮肤转移的诊断主要通过病理检查,有时还需要借助免疫组化技术排除皮肤的原发肿瘤。对于皮肤转移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皮肤转移通常发生在病程晚期。对于单发的皮肤转移病灶最佳选择是手术切除,对于不适合手术切除的病灶,可以采用电凝法、电子束治疗、光动力学疗法及放疗,这些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局部的疼痛、出血和感染[3]。对于出现破溃的病灶,建议生理盐水清洗后用三溴苯酚铋和凡士林油药膏涂抹,以预防出血和感染的发生[4]。


卵巢癌患者发生皮肤转移后大多数预后不良,之前文献报道的总生存时间是确定卵巢癌皮肤转移后的4~12个月[1]。虽然卵巢癌的皮肤转移非常少见,但临床医师应该意识到卵巢癌不是局限于盆腹腔的疾病,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对患者病情充分的评估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略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