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一例Prader-Willi综合征合并脊柱侧凸患儿诊疗分析

2022.3.29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Prader-Willi综合征(PWS)是一种复杂的多系统遗传疾病,人类父源15号染色体q11-13区域异常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分子基础。主要临床特征包括新生儿肌张力低、发育延迟、身材矮小、行为异常,童年时期开始肥胖、下丘脑性性发育不良及特征性外貌。美国、瑞典和日本均有关于发病率的研究,从1/5000到1/15000不等,最新研究显示其出生发病率为1/29000。患儿常合并脊柱畸形,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及心肺功能。我院2014年7月手术治疗Prader-Willi综合征合并脊柱侧凸患儿1例,现汇报如下。


病例资料


患儿,女,13岁。6年前发现脊柱侧凸,最近1年出现双肩不等高,于2014年7月15日入院。患儿为第l胎第1产,孕42周经催产素催产娩出,出生时无黄疸、窒息、肺炎等并发症,出生体重2.5kg。出生后吮吸无力,母乳喂养困难,喂服牛奶长大。8个月学会独坐,1岁7个月学会走路,2岁半会喊爸、妈。2岁始出现食欲亢进,每年体重可增长10kg,饮食控制后体重每年仍增长8kg。智力发育较同龄人差,尤以计算力低下明显,小学四年级仍不能正确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2010年于我院内分泌科行基因检测提示15号染色体缺失,诊断患儿患“Prader-Willi综合征”,同时合并营养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脂肪肝,经相应的对症治疗后病情控制可。患儿目前仍无月经来潮。


患儿6年前发现脊柱侧凸,在外院予支具治疗1年,因患儿不能耐受而放弃治疗。1年前家属发现患儿右肩高于左肩,伴右背部隆起,弯腰时明显,无皮肤咖啡斑及异常毛发分布等异常。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检查示“脊柱侧凸”。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查体:肥胖体型,身高144CM,体重71.5kg,BMI:34.5,坐高68CM,C7-S136CM,C7铅垂线通过S1后上缘。满月脸,肤色白,头发黑浓,发际低,眼距无增宽,鼻梁低平,全身皮肤无色素沉着,无毛发增多。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及。小阴唇缺如,阴蒂未发育。手足及足趾短小。


脊柱侧凸畸形,胸段凸向右侧,腰段凸向左侧,右肩比左肩高2.5CM,Adanm试验右侧剃刀背畸形2CM,骨盆基本无偏斜。躯干及四肢皮肤针刺觉、温度觉正常。四肢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腹壁反射正常引出,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桡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均未引出。双侧Hoffmann征阴性,双侧Babinski征可疑阳性。化验检查显示,血常规WBC:12.77×109/L;肝肾脂全ALT:162U/L,GGT:137U/L,AST:111U/L,UA:461μmol/L,TG:1.86mmol/L,FFA:894μmol/L;尿常规WBC:15/μl。凝血、动脉血气及心电图结果正常。甲状腺功能及妇科激素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子宫及附件彩色超声显示膀胱后方低回声,异常小子宫不除外;腹部彩超显示肝大,脂肪肝;乳腺超声提示双侧乳腺发育欠佳。


影像学检查: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示脊柱侧凸畸形,未见半椎体及椎体分节不良;胸段右侧凸,顶椎为T9,T6-T12Cobb角77°,AVRⅡ°,AVT5CM;腰段左侧凸,顶椎为L3,L1-L5Cobb角60°,AVRⅡ°,AVT2.4CM;C7铅垂线位于骶骨中垂线右侧,TS=2.1CM,Risser征Ⅰ°。侧位相C7铅垂线通过S1后上缘前侧3.2CM,胸后凸48°,腰前凸56°(图1)。全脊柱CT平扫+三维重建未见椎体发育异常,颈胸腰椎MRI未见椎管内异常。


1648537855371970.png


诊疗过程


术前会诊  患儿各科合并症复杂,入院后完善相应化验检查,并请相关科室会诊。内分泌科会诊:患儿甲状腺功能在正常范围,内分泌科建议维持目前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剂量。糖尿病方面建议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围手术期禁食期间如输注葡萄糖,可按1∶4~6的比例添加胰岛素。患儿入院时空腹血糖7.4mmol/L,餐后血糖10mmol/L,改用胰岛素后控制在空腹6~7mmol/L,餐后8~10mmol/L。


耳鼻喉科会诊:患儿偶有睡眠打鼾,为除外气道狭窄可能引起的麻醉插管困难,请耳鼻喉科行电子喉镜检查,结果显示患儿并非困难气道,可常规气管插管。


儿科会诊:患儿入院时血、尿常规白细胞异常升高,儿科建议复查以除外感染。复查血常规WBC8.55×109/L,尿常规未见白细胞。儿科会诊认为患儿无绝对手术禁忌。


麻醉科会诊:麻醉科认为患儿无绝对手术禁忌,围手术期注意监测生命体征,维持血糖、电解质平衡,向患方充分交代手术风险。术前多次就患儿病情同家属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详细交代相关科室会诊意见及全科讨论后决定的手术方案,尤其强调患儿较常规侧凸手术发生脊髓损伤、心肺意外及围术期并发症的风险更高,患方表示理解和配合。


治疗过程  患儿术前准备完善后,于2014年7月3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后路脊柱侧凸矫形、T4-L5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3天拔除伤口引流管并扶患儿坐起练习下地活动,术后第4天复查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T6-T12冠状面Cobb角28°,L1-L5冠状面Cobb角5°;C7铅垂线位于骶骨中垂线右侧,TS=1.5CM。患儿身高较术前增长3CM。术后第7天患儿出院。患儿手术前后的大体像因家属不同意刊出,故无法提供。患儿术后2周伤口换药时发现伤口中间一小段愈合不良,皮缘张裂。家属诉患儿出院后曾抓挠此处伤口,予络合碘湿敷加强换药后痊愈。


讨论


Prader-Willi综合征最早由Prader等在1956年报道。此病由基因诊断确诊,目前的基因诊断方法主要包括高分辨染色体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等技术。本病绝大部分病例为单发,家族内再发者少见,预后不良,迄今为止尚无治愈方法,治疗以对症为主。作为诊断PWS的支持证据之一,脊柱畸形在PWS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病率,最新文献报道在45%~86%。此类侧凸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椎旁肌张力减低对脊柱维持力减弱、过度肥胖以及严重骨质疏松有关。


PWS合并的脊柱侧凸与特发性脊柱侧凸相似,在青春期往往会明显加重,对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心肺功能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积极的矫形并控制畸形进展对提高PWS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但此类患儿的侧凸治疗有其特殊性:由于PWS患儿体型肥胖,依从性差,因此支具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另外,针对PWS的发病机制,有学者提出了生长激素(GH)疗法,但目前此此方法颇具争议,其改善侧凸的具体疗效尚不确切。因此,更多的医师倾向于外科治疗,通过矫形融合手术阻止侧凸发展,降低神经系统及心肺功能损伤的发生率。


有文献报道PWS患儿脊柱侧凸的矫形手术原则可同特发性脊柱侧凸,并无特殊。然而考虑到椎旁肌张力降低是此类侧凸的重要发病机制,因此我们认为在融合节段的选择上,应参考马凡综合征合并脊柱侧凸及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的融合原则,适当延长融合节段,而对于胸弯或腰弯的选择性融合应慎之又慎。另外在治疗过程中,由于PWS患儿的畸形更加严重,因此脊髓神经损伤的风险更大;同时患儿多肥胖、合并糖尿病及骨质疏松,好动易激而依从性差,术后伤口脂肪液化、感染及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常规侧凸患儿,因此需要充分重视。


通过诊治此例患儿我们有如下的治疗经验及感想:①PWS涉及多个科室领域,需相关科室通力协作,充分完善围手术期准备。②与患方积极交流沟通,包括家属及患儿本身,充分交代手术风险,取得患方理解和配合,这一点十分重要。③本例患儿同样出现了伤口愈合不良,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注意调控患儿围术期血糖平稳,同时也要加强对患儿及家属的护理康复教育,尤其是术后对患儿的看护。综上所述,Prader-Willi综合征是一种影响全身多系统的遗传性疾病,脊柱侧凸作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往往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此类患儿围手术期脊髓损伤、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要外科医师与相关科室医师通力协作,进行充分、完善的术前准备,加强与患方的沟通及术后康复教育,尽可能将患儿的治疗风险降到最低,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