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骨斑点症病例报告

2022.4.04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临床资料


骨斑点症是无或少有症状的骨硬化性发育异常,极罕见,据统计不足人群中的1/1000万。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此症属于先天性疾病,有家族遗传性,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014年10月,笔者偶遇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39岁,走路时不慎跌倒扭伤右踝关节,在我院行X线检查示:右踝关节骨折,旋后外旋IV度骨折,另外右足可见大小不一的致密阴影。常规胸部X线片发现双侧肩关节处也有散在致密阴影,遂摄骨盆正位片及左侧踝关节正侧位片,也发现此现象(图1)。其特点为:双侧肩关节,耻骨、坐骨结节,双胫腓骨远端、双足骨等部位可见多发性分布不均、大小不等,密度增高的圆形、椭圆形斑点状致密阴影,边缘清楚,部分相互重叠,关节处较密集,周围软组织无异常。全身骨扫描显示未见异常(图2),肿瘤全套的血液检查未见异常,排除成骨性转移瘤的可能性。诊断为:骨斑点症。患者主诉此前无任何症状,另外患者家族中未发现此类型疾病。


1649061666172974.png

1649061667569182.png


讨论


骨斑点症,又称散播性致密性骨病或脆弱性骨硬化病,是一种硬化性骨发育异常。1905年,Stieda首先描述了骨岛以来,1915年由Albers-Schonberg报告了此病。两者除病灶大小和多少不同外,其发病部位、影像学所见及组织学表现与骨岛十分相似。1916年,Ledoux-Lebard将本病正式命名为骨斑点症。本病病因尚未明确,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一般为X线检查偶然发现,可见于任何年龄,一般男性多于女性。本例即为偶然发现。


骨斑点症好发于手、足短骨,管状骨的干骺端、骨端和骨盆、肩胛骨等扁骨、不规则骨,很少累及颅骨、肋骨、脊柱、胸骨、锁骨。病灶呈双侧对称分布,弥漫多发,且大小不一,可由数mm至37.5px不等。形态多为结节形、类圆形、椭圆形,越靠近关节病灶越密集。少数呈条状致密影,其长轴与骨长轴一致,边缘光整,也可不规则,越靠近中心部位密度越高,边缘部位密度略淡。在髂骨及肩关节以髋臼和关节盂为中心,病灶呈放射状排列,部分相互重叠有融合趋势。骨膜及关节软骨不受侵犯,关节面光滑,间隙匀称。周围软组织未见异常。本例有明显的X线特点。


本病无骨脆变征象,无血液化学成分改变,无神经或内分泌障碍,也不发生炎症、坏死、病理骨折等。一般不必治疗,愈后良好。若于儿童期发病其病灶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增多且密度增高。少数患儿病灶可自行消失,至成人后病变便可趋于稳定,部分患者可合并风湿痛,蜡泪样骨病等症。


本病须与成骨性转移瘤鉴别,后者呈边缘模糊的棉球样致密影,很少转移至手足,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如仅发现松质骨内有数个致密骨影时,应与骨岛鉴别。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