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一例淋巴结组织胞浆菌病误诊为恶性淋巴瘤病例分析

2022.4.04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患者,男,53岁。1月前无明显诱因8d未解大便,伴腹胀、嗳气,无腹痛、发热,15 d前自觉乏力,食欲减退,发病以来体重减轻6 kg。肠镜:结肠脾曲粘膜内多量巨噬细胞聚集,内有吞噬物,取活检未找到癌细胞。有糖尿病病史6年,结核">肺结核病史4年。查体:左侧锁骨上触及2个直径约1.5 cm肿大淋巴结,左侧腋窝触及直径约1 cm肿大淋巴结。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77X109L,红细胞2.91x1012/L,血小板278x109/L,CA199:187.21 U/ml(0~37 U/ml),癌胚抗原及甲胎蛋白阴性。为明确诊断在我院行18F-FDGPET/CT检查:①左侧颈部、锁骨上、腋下、双侧肺门、纵膈、腹膜后及肠系膜多发高代谢肿大淋巴结,最大位于肠系膜(图1A),CT示软组织肿块影(图1B),均考虑为恶性淋巴瘤;②脾大伴代谢轻度增高;③全身骨髓代谢轻度增高(图1C),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图1D)。病理检查超声引导下左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结果为真菌感染,考虑组织胞浆菌感染。

 

1649062491751746.png

 

组织胞浆菌病是一种由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是肺结核等免疫力低下患者易获得的感染性病原菌之一,主要在美洲、非洲流行。感染源是带菌禽类及其粪便污染的土壤、尘埃。呼吸道是主要传染途径。多见于40岁以上成人,男性多于女性。影像学表现与以下疾病鉴别。


恶性淋巴瘤


常有发热,无痛性淋巴结肿大,部分可融合,坏死较少,CT增强表现为均匀强化。PET/CT示淋巴结对称性代谢增高,可累及肝、脾及骨髓。组织胞浆菌病病例少见,无典型特征,诊断较困难,易被误诊为恶性淋巴瘤。


本例误诊原因①病变以颈部、腹膜后及肠系膜淋巴结为主;②代谢异常增高;③脾大及全身骨髓代谢增高;④肿瘤标志物均阴性。上述四条与恶性淋巴瘤表现相似而误诊。


淋巴结结核


病灶边界部分欠清晰,可融合成块,周围脂肪间隙模糊,部分可见坏死或钙化,CT增强常表现为薄壁环形强化,中央可见低密度坏死,PET/CT显像示受累淋巴结代谢增高。可有午后低热、盗汗、全身乏力、消瘦等症状。


结节病


是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病变,多见于青、中年人,对18F-FDG摄取增高,CT大多表现为双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呈放射状,界清,密度均匀,进展期可有白细胞减少、贫血、血沉增快。


患者为老年男性,无发热,肿瘤指标阴性,有糖尿病史及结核病史,属免疫力低下患者,易受真菌感染。PET/CT诊断虽然可以很好的显示出全身病变的分布和数量,但在病变定性时,需与恶性淋巴瘤、淋巴结结核及结节病等影像学特征类似疾病相鉴别。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