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核仁染色体的发展历程

2022.9.14
头像

xujinping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弗莱明(F1eming·w )把细胞核中的丝状和粒状的物质,用染料染红,观察发现这些物质平时散漫地分布在细胞核中,当细胞分裂时,散漫的染色物体便浓缩,形成一定数目和一定形状的条状物,到分裂完成时,条状物又疏松为散漫状 。

  1883年美国学者提出了遗传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学说。

  1888年正式被命名为染色体。

  1902年,美国生物学家萨顿和鲍维里通过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时又发现染色体是成对的,并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1956年庄有兴等人明确了人类每个细胞有46条染色体,46条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配成23对,第一对到第二十二对叫做常染色体,为男女共有,第二十三对是一对性染色体。

  1928年摩尔根证实了染色体是遗传基因的载体,从而获得了生理医学诺贝尔奖。

  1953年4月《自然》杂志刊登了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在英国剑桥大学合作的研究成果: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被誉为20世纪以来生物学方面最伟大的发现。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