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对话西氏中国总经理王维涛:全球医药包装巨头如何发展

2022.10.08
头像

柔荑含莲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近几年,疫情的爆发让各行各业认识到医药产业的重要。在医药产业局势变幻的背后,培养基、生物反应器、细胞株等生命科学工具领域名词,引起了行业内热议。

 

作为医疗行业观察者,动脉新医药近期推出了生命科学工具赛道的系列文章。在不断了解产业发展的同时,动脉新医药观察到在医药产业链的背后,但凡涉及到药品和给药,还需要用到医药包装和给药系统这一系列生命科学工具。

 

事实上,医药包装和给药系统早已是医药行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日常所用到的处方药、抽血化验或献血时使用到的一次性器械,亦或是近几年更热门的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都需要在研发和生产中使用医药包装组件和注射剂给药系统。

 

在这一产业链的背后,有一家拥有近百年历史的“隐形巨头”西氏医药包装(NYSE:WST,以下简称西氏)。西氏作为一家在上海拥有两家工厂的全球注射剂包装解决方案及服务提供商,是疫情后中国医药产业供需关系变迁的亲历者,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创新医药产业的新视角。

 

动脉新医药采访到西氏中国总经理王维涛,了解这家百年老店如何在医药产业链背后做创新与布局?如何在疫情和紧张贸易局势下实现稳定供应?如何在今年上海疫情封控下实现第二季度净销售额持续增长?如何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


 西氏王维涛.png

西氏医药包装中国总经理王维涛

王维涛在生命大健康产业有超过20年的工作经验,在业务管理和生产运营等关键岗位担任过领导职位。加入西氏前,王维涛曾在杜邦、富曼实、芬美意等多家全球领先企业任要职,期间通过战略制定和实施成功推动业务显著增长。

 

疫情后中国医药产业供需关系变迁的亲历者


新冠疫情爆发后,全球药企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发出了多款新冠疫苗。然而,在新冠疫苗即将面临量产之际,相应的医药包装出现严重紧缺。比尔·盖茨就曾公开表示:“甚至连疫苗瓶、灌装程序,全球都没有足够的储备。”

 

包括疫苗瓶在内的的医药包装组件供应成为了当时让各大药企最为头疼的问题。作为一家全球注射剂容器包装和给药系统的百年企业,西氏是疫情后中国医药产业供需关系变迁的亲历者,“西氏生产的组件应用于已上市或正在开发中的绝大部分新冠疫苗。同时,我们还为用于治疗新冠的药品提供初级包装组件,并为一些用于检测新冠的诊断产品提供关键部件。”

 

西氏从1923年成立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上世纪90年代,西氏进入中国,如今在上海青浦已建有两个生产工厂。2022年3月,高速运转的上海因为疫情按下了暂停键。西氏作为关键的医药产业上游供应商,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直到6月,上海才全面复工复产。这种从安静到恢复繁华的画面,对比异常明显。对于个人而言,我在历史的洪流中感到了一种责任。我经常跟家人形容,我做的工作跟战胜疫情直接相关。”王维涛回忆道。

 

2021年5月,王维涛加入西氏,担任西氏医药包装中国总经理。加入西氏不久,王维涛便直面了上海这波疫情带来的挑战。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外界显然十分关心西氏的业绩。

 

今年2月,西氏公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根据财报显示,西氏2021年全年净销售额达28.3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31.9%;有机销售增长29.4%。西氏2021年全年报告期稀释每股收益(EPS)为8.67美元,同比增长89.7%;调整后稀释每股收益为8.58美元,同比增长80.3%。

 

今年7月,尽管西氏中国在上半年受到了疫情封控的影响,但是其公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西氏全球2022年第二季度净销售额达7.71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6%;有机销售增长13.1%。

 

很明显,虽然面临疫情的挑战,西氏的全球业绩不降反增。

 

自疫情以来,为了应对激增的市场需求,西氏在全球范围内新增了约1000名员工,投资超过4亿美元用以扩大关键产品线的产能,以更好地满足和新冠疫情相关以及非相关的需求。

 

随着疫情的退却,西氏未来又该如何稀释掉多余的产能?

 

王维涛回应:“我们完全不担心多余的产能会在未来成为西氏的负担。近几年,细胞与基因治疗等新兴技术的活跃,带动了医药产业上下游的快速发展。西氏也快速布局以满足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核酸药物等新兴赛道的需求。同时,西氏非疫情相关的基础业务和高价值产品依旧保持强劲需求,能够消化掉因为疫情退却而导致的需求下降带来的产能问题。”

 

在保持增速的同时

百年老店如何“焕发生机”?

 

从常规业务来看,西氏主要布局了生物制药、仿制药、化药、合同制造四大板块的产品与服务,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西氏会提供最适合的产品和服务。

 

面对生物制药客户,西氏关注药物和注射技术的整体包装解决方案;面对仿制药客户,西氏关注药企整体的生产效率和药物分子以外的差异化;面对化药客户,西氏则希望帮助客户提升总成本管理和生命周期管理水平。

 

尤其是在生物医药领域,面对发展迅速、不断有新需求的生物医药市场,西氏也快速进行了前瞻性布局,并加速了创新产品的市场化。

 

王维涛说道:“近年来,全球生物制药企业蓬勃发展。不只是在中国,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许多Biotech。从技术管线或企业发展角度来看,Biotech尤其追求上市速度。为了满足这些初创企业,西氏也在不断‘焕发生机’,开发出新的技术、新的配方、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西氏集中了全球的资源,专门为本土客户定制整体解决方案,帮助药企降低风险,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创新,一直都是西氏这家百年老店十分关注的点,“西氏的创新与研发团队持续进行产品的迭代。我们一线的同事也一直持续收集客户的反馈,以便第一时间发现市场空白,帮助西氏的研发部门不断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升级和创新。同时,西氏也会持续关注医疗行业整个领域的市场动态和科技发展,从而获得一些前瞻性的启发。”

 

2021年12月,西氏凭借其SmartDose™给药平台及可穿戴式电子注射器一举荣获2021年度医药包装及给药装置创新奖(2021 InnoPack Awards China)的“市场潜力奖”及“依从性设计奖”双项大奖。

 

SmartDose™给药平台及可穿戴式电子注射器可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自我给药。该平台提供3.5mL和10mL两种剂量体积供选择,搭载的可穿戴式电子注射器可装载大剂量药液,支持给药速度预编程设定,可根据用药需求实现快速或长时间持续的皮下注射。

 

王维涛进一步介绍道:“SmartDose™是针对剂量比较大,黏度也比较大的药物。在传统的注射方式下,病人注射药物会感到很痛苦,时间也会很长。这个产品能够把药预先灌注到SmartDose™的卡式瓶里,然后根据医药公司的指导来定制,比如预编程调节注射速度。极大程度上满足了病患的需求,是非常有创新性的一个产品。”

 

近期,西氏还推出了Ready Pack系统,它是西氏主要针对生物药提供的一整套即用型注射剂包装解决方案,包含了铝盖、胶塞、西林瓶的完整系统,可确保容器密封完整性、降低药品研发和生产风险,并确保药物和包装在从临床试验到商业化生产的整个周期中拥有同样稳定的状态。

 

王维涛告诉动脉新医药:“整体而言,西氏会根据不同的业务板块,迭代和更新相关的组件和包材。针对仿制药研发商,西氏推出了AccelTRA®包装组件,这一套胶塞在助力仿制药快速生产的同时,还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Ready Pack系统则主打生物药客户,以整套的包装系统帮客户在药物包装的程序上省时、省事、省心。”

 

对于CAR-T、iPSC等新兴领域方面,西氏也积极进行了布局。

 

王维涛告诉动脉新医药:“细胞与基因治疗的产品储存条件一般都是低温,这对于包材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在这方面,西氏也在积极引进创新产品。例如,我们合作伙伴Daikyo基于环烯烃聚合物(COP)开发的Daikyo Crystal Zenith西林瓶,非常适合细胞与基因治疗这一类产品。在低温条件下,它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相对于玻璃产品来讲,它不会出现玻璃脱片现象,对药物能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并且在低温下,它仍可以与匹配的胶塞、铝盖维持良好的容器密封完整性。”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西氏早已推出了多个系列的产品。基于完整、齐全的配方生产经验,西氏在发展中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和对全球法律法规的认知。“医药包材要接受各个市场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管,如美国的FDA和中国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西氏在不同市场法律法规的合规性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对于中国企业来讲,西氏能为他们将产品出口到欧美或者到其他国家,提供更好的客户支持。”王维涛谈道。

 

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

关乎药企的生死存亡

 

不管是提供疫情相关的产品,还是提供生物制药或化药、仿制药相关的产品,供应商都回避不了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等问题。

 

在上海封控期间,为了满足药企和患者的需求,王维涛带领团队想尽各种办法实现产品的供应稳定,“我们通过改变交易模式、发货模式、物流路线等各种方式,在上海封控期间确保客户能够按时收到产品。”

 

西氏内部也在供货流程上进行了优化。王维涛说道:“西氏优先从患者和客户角度出发,而不是从自身的业务角度出发。我们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分配最需要这些包材的客户,让他们及时拿到我们的产品。第一,我们会优先满足跟新冠有关的政府要求,积极响应政府的策略安排。其次,我们会优先救命药的产品供应,如果客户订购的材料是用于生产救命药的,西氏会优先安排。第三就是创新产品上市或管线开发要使用到的包材。”

 

西氏还直接跟合作伙伴制定了策略,以确保复工后最快速度将产品送到客户手中,“在复工后,因为我们前期已经制定好策略,所以我们只花了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前面三个月的订单的生产和配送。”

 

依托百年根基,西氏针对供应链的灵活性制定了长期策略,以便积极调动全球运营布局,确保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由意外事件引起的供应链中断风险。如在疫情期间改造工厂,增加新设备和对资产进行重新分配。此外,西氏还会对原材料的采购进行提前规划和部署,以确保医药包材原材料的及时供应,消除那些可避免的延误风险。

 

对于技术的不断打磨和对产品的不断优化,也是药企不断选择与西氏合作的原因。

 

王维涛告诉动脉新医药:“别看医药包装的一个产品个头小小的,比如一个胶塞、一个铝盖,它们对药品的获批和上市却至关重要。西氏所生产的包材大部分属于初级包材,会与药物有直接的接触,这就要求包材除了能够保护好药物外,还不能对药品造成影响,比如可提取物和浸出物,穿刺落屑、密封完整性、微粒及微生物等方面,如果不符合要求都可能会影响药品的安全和质量。而药包材要具备满足药品需求的各项性能和属性,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我们需要很长的研发周期去找到适合的配方以及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再通过各种试验来证明产品各方面的性能。”

 

至今,西氏在注射剂医药包装和给药系统领域已有近100年的历史,在满足客户的需求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项目初期,西氏就会主动了解客户研发或生产的药品的细节,根据信息综合考虑存储条件、相容性、容器密封完整性等诸多关键因素,基于成熟的产品目录为客户推荐合适的包材或给药系统。

 

王维涛说道:“我们希望能够给客户提供一个系统性的整体解决方案,更好地支持客户的研发管线顺利推进,而不只是提供一个胶塞、一个铝盖、一个卡式瓶。”

 

除了疫情影响,在当今变幻莫测的国际贸易局势下,供应链的安全性、供货的及时性都关乎着药企的生死存亡。近年来,包括西氏在内的许多外企都选择了在亚太地区进行本土化布局。

 

在关键时期,在制药流程中,一个细节的变更可能就代价巨大。国产替代的目的是尽可能保证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但在当下的大环境下,同时还应注重加强与国际供应伙伴构建战略协同,既嵌入全球价值链,又能形成更安全可靠的供应链形态。

 

医药产业的产品必须具有可及性才有临床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医药产品成本的把控,上游耗材、设备等供应商占据了关键之处。未来,在医改、集采或其它政策的发展趋势下,医药产品的售价会更加亲民。期待西氏等上游供应商与药企协同并进,助力医药产业的发展。

 

2009年,西氏在上海青浦建立了在中国第一家工厂;2013年,西氏又进一步在青浦投资扩产,建成第二家工厂,进行本土化发展,从而更靠近中国客户,满足他们在管线和商业化发展等各方面的需求,并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在延续百年辉煌的同时,期待西氏通过不断优化工厂的供应链,包括启用新技术、增加新设备、扩大产能、优化产品供应种类等,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推动医药行业的进展。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