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固沙“面膜”敷出沙漠绿洲

2013.9.24
头像

chloe

随遇而安

  8月,内蒙古库布其沙漠生态固沙试验田里,绿草依依,一片生机盎然。而就在三个月前,这片试验田还是一片荒芜的沙砾。促成这一改变的是一种国内首创的新型生态固沙技术,该技术由中石化四川维尼纶厂与中国科学院、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共同研发,其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在沙漠固沙技术领域有了新的突破。而这一技术的关键,则是一种特殊的生态固沙制剂。

  在我国华北地区近年来频发的扬尘、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中,沙漠的侵蚀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日益侵害着黄河流域。为构筑北方生态屏障,2012年9 月,国务院决定实施为期十年的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总投资877.92亿元,治理沙漠面积约为3715平方千米。

  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西、北、东三面均以黄河为界。库布其为蒙古语,意为弓上的弦,附近700里黄河宛如弓背,迤逦东去的茫茫大漠宛如一束弓弦,两者组成一个巨大的金弓形,因此得名。它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沙漠,从快从优治理好库布其沙漠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因毗邻黄河,库布其沙漠大部分沙面下1米左右的沙砾内就富含水份,传统的干旱因素在此地对种植植被并无致命影响。相较之下,风蚀和沙割沙打等沙害成为驯服库布其的首要难题。在沙漠里,植物播种后,风蚀会吹走覆盖种子的沙土,使种子裸露,进一步被风吹走或者暴晒干死。当植物发芽后,幼苗周围的沙粒又会在风力的作用下不断被吹起,会割伤打伤幼苗的茎叶,这也即是常说的“沙割”、“沙打”。

  当地居民和治理沙漠的种植技术人员称,传统预防沙害的模式为制作“草方格”,就是利用废弃的麦草、树枝一束束呈方格状铺在沙上,再用铁锹轧进沙中,留麦草、树枝的1/3或一半自然坚立在四边,形成网格状的防护带阻挡风沙。但草方格的制作耗时耗力,成效也不十分理想,在种植牧草和蓖麻等沙漠经济作物时,幼苗死亡率仍达30%~40%,有的作物甚至高达60%,需多次补种,效果欠佳。

  在种植人员一筹莫展的时候,一项新的生态防沙固沙技术进入了技术人员的视野。2011年初,川维厂与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所合作成立课题组,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成功研制出这项绿色生态固沙新技术。在沙漠栽种治沙植被时,播种后向沙土表面喷洒一层生态固沙剂,喷洒的固沙剂会裹挟沙面沙砾凝固形成一个固化膜层,这个固化膜层能固定沙土和种子不被大风吹走,并锁住沙土中的水份,相当于向沙漠表面敷上了一层保湿“面膜”。沙漠植物抵抗风沙侵蚀顺利发芽成活之后, “面膜”又可逐步溶于雨水回归自然,无毒无害。

  今年4月,该技术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独贵塔拉镇的库布其沙漠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应用,川维厂、中科院与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联手进行沙漠实地试种,首批种植蓖麻和经济牧草植物(杨柴和花棒)。现场调查显示,使用这种新型生态固沙剂后,杨柴、花棒的成活率普遍在90%以上,比传统“草方格”固沙方式的存活率高约30%,防沙固沙成效显著,并比后者节约成本25%~30%。

  负责种植现场的独贵塔拉镇村支书聂海旺欣喜地说,今年种植的杨柴和花棒成活率大大提高,基本不用二次复种,真是省了很多功夫,照这样下去我们单个村民一年所能种植绿化的面积将大幅提高。

  此项生态固沙技术的成功研发和推广应用属国内首创,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无法估量的。相信通过这种“沙漠面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沙漠荒漠化的侵蚀将能得到有效治理,库布其沙漠终将摆脱沙害,展现出其温婉柔美的一面,最终卸下这根悬在母亲河上的“吞噬之弦”。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