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分析测试百科网 > 行业资讯 > 微信文章

【精准用药优秀案例分享】坎坷的调药之路:一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

天隆科技
2022.8.10

第七届临床精准用药研讨会暨“精准用药”案例研讨大赛,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案例。今天,我们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三等奖案例《基因检测优化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用药方案一例》,该病例来源于宁夏宁安医院杨爱娟药师。

01

病例介绍

女,16岁,未婚,高中在读

主诉:言语增多,情绪高涨2月余,伴情绪不稳冲动、夜眠差1周

现病史:

患者2月前出现心情愉悦、言语、社会交往较前增多,做事学习积极性增高,比较注重个人仪容仪表;

近一周脾气大、情绪不稳、自言自语、无故哭笑、整夜不睡、敏感多疑、能力夸大、存在可疑性言语幻听;

家属无法管理,于2021年10月24日带至我院就诊,门诊以“兴奋状态”收住院治疗。

家族史:精神疾病家族史阴性

既往史:无异常

02

检查及诊断

>>  体格检查:

未发现异常体征

>>  生化检查:

血红蛋白107.00g/L、红细胞平均体积77.12fL、血小板407.10×109个/L;

血生化、甲功、脑电图、心电图等各项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  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

诊断结果: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

鉴别诊断: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分裂情感障碍

03

治疗过程

初始药物治疗方案(前4周)如下表:

初始治疗4周后,疗效一般,幻听症状仍存在,且用药后出现嗜睡、困乏、锥体外系副反应;治疗期间患者还出现乏力不适症状,因此喹硫平剂量也在不断调整中(见表)。

第二次调整治疗方案(5-8周):由于治疗效果不佳,再次调整方案如下:

经过5-8周的治疗:

情绪改善较好,平稳;

但是精神症状改善不佳,幻听、幻视、关系妄想症状仍一直存在,抗精神药物疗效不佳,且耐受差;

不良反应问题:频繁的躯体不适、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可能与药物联用有关。

第三次调整药物治疗方案(9-13周)如下表:

由于前两次方案治疗周期长、效果不佳,且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因此与家属沟通达成一致,进行基因检测,参考结果调药。

抗精神病药物基因检测结果见下图:曾用药喹硫平、阿立哌唑、帕利哌酮应答一般,氨磺必利和氯氮平药物应答较好。

考虑到氯氮平代谢方面的副作用较多,故选用应答较好的氨磺必利,停用其他抗精神病药;

之前使用的丙戊酸镁情绪改善较好,故继续使用。

在第75天时,幻听逐渐消失,情绪稳定,情感反应协调,氨磺必利片继续加量以巩固治疗。患者出院前,病情平稳,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调整药物后,未再出现明显的躯体不适症状。

患者住院期间的量表评分如下:

在用药方案调整的过程中,PANSS量表分值也在下降,减分率达40%以上。

根据基因检测结果调整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案后,精神症状好转,且药物不良反应明显降低。

04

病例思考

>>  针对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药物耐受性较差时,治疗早期考虑借助基因检测优化药物治疗方案,避免不断试药或多种药物联用导致的药物毒副反应的危害;

>>  基因检测可缩短住院周期,降低了“试药成本”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医药负担,增加了患者治疗信心,使患者早日恢复社会功能;

>>  以循证治疗指南为指导,借助基因检测技术,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用药方案,提高药物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天隆方案助力精神疾病精准用药

天隆科技基于多年技术积累,推出精神疾病个性化用药解决方案,包含系列检测设备及配套检测试剂,可检测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等多种精神疾病的常用药物作用相关基因,为精神疾病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指导。

发布需求
作者
头像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