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分析测试百科网 > 行业资讯 > 微信文章

蓝天保卫战升级,臭氧将成“十四五”治理重点

岛津中国
2021.5.06

2020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在国家规划性文件中将臭氧放在和细颗粒物(PM2.5)同等重要的位置。已经启动的“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规划编制中,特别针对臭氧的两项前体物PAMS、NOx等设计减排目标。

什么是臭氧污染

“在天是佛,在地是魔”是科研界对臭氧的概括。臭氧是地球大气中常见的微量气体,主要存在于平流层中阻挡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辐射。但当臭氧出现在对流层并且浓度超过一定限值时,就会引发光化学烟雾等污染。

臭氧污染危害有多大

臭氧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主要是刺激和损害深部呼吸道,并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对眼睛有轻度的刺激作用,也可能会使区域内的植物枯死或者农作物减产。

臭氧污染物的形成

臭氧并非直接排放,是由氮氧化物(NOx)与挥发性有机物(VOCs)中臭氧前体物组分(PAMS)在太阳光(紫外线)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产生的。

臭氧前体物(PAMS)监测刻不容缓

臭氧污染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从夏季攻坚任务升级为全年攻坚的难题,而对于臭氧前体物(PAMs)准确可靠的监测则显得尤为重要。

岛津中心切割单元

采用MarkesTT24-7 xr热脱附仪连接岛津GC(配置双FID检测器)对57种臭氧前体物(PAMS)进行监测,使用中心切割技术,将一部分化合物切割至PLOT柱进行分离,大部分化合物仍然在聚硅氧烷柱进行分析,实现环境空气中臭氧前体物的监测。

MarkesTT24-7 xr

 岛津GC-2010 Pro

 GC双FID法测试谱图

表1 经PLOT柱检测组分结果

表2 经聚硅氧烷柱检测组分结果

结语

岛津GC双FID法可以完美应对大气中的57种PAMS污染物的检测,稳定性好、灵敏度高,轻松实现使用两根不同极性的色谱柱对特定化合物的有效分离和定量。该方案主要用于在线监测,如果选配其他的大气预浓缩仪也可以实现离线手工监测。

相关阅读

解读VOCs最新法规 | 一针分析117种VOCs您可以有不同选择

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履约,岛津在行动

撰稿人:姚天明

发布需求
作者
头像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