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E2534-20
金属和非金属零件用扫频正弦输入过程补偿共振试验进行目标缺陷检测的标准实施规程

Standard Practice for Targeted Defect Detection Using Process Compensated Resonance Testing Via Swept Sine Input for Metallic and Non-Metallic Parts


ASTM E2534-20 发布历史

ASTM E2534-20由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 US-ASTM 发布于 2020-12-01。

ASTM E2534-20在国际标准分类中归属于: 17.160 振动、冲击和振动测量。

ASTM E2534-20 金属和非金属零件用扫频正弦输入过程补偿共振试验进行目标缺陷检测的标准实施规程的最新版本是哪一版?

最新版本是 ASTM E2534-20

ASTM E2534-20 发布之时,引用了标准

  • ASTM E1316 <?的标准术语?Pub Dtl?>无损检测*2024-02-01 更新
  • ASTM E2001 金属和非金属部件探伤检验用的共振超声谱法的标准指南
  • ASTM E3081 使用金属和非金属部件的扫描正弦输入的过程补偿共振测试的异常检测的标准操作*2024-03-19 更新
  • ASTM E3213 通过金属和非金属零件的扫频正弦输入进行过程补偿共振试验的零件对自身检验的标准实施规程

* 在 ASTM E2534-20 发布之后有更新,请注意新发布标准的变化。

ASTM E2534-20的历代版本如下:

  • 2020年 ASTM E2534-20 金属和非金属零件用扫频正弦输入过程补偿共振试验进行目标缺陷检测的标准实施规程
  • 2015年 ASTM E2534-15 通过正弦扫描输入测试金属与非金属零件过程补偿谐振的标准实施规程
  • 2010年 ASTM E2534-10 使用正弦扫频输入法对金属和非金属部件进行工艺补偿共振试验的标准实施规程

 

1.1 本实践描述了通过扫描正弦输入方法对金属或非金属零件使用过程补偿共振测试(PCRT)的一般程序,以将测试样品的共振模式与已知可接受和目标缺陷样品的参考教学集进行比较。共振模式差异可用于区分具有正常工艺变化的可接受零件与具有目标材料状态和会导致性能缺陷的缺陷的零件。这些材料状态和缺陷包括但不限于裂纹、空隙、孔隙率、收缩、夹杂物、不连续性、晶粒和晶体结构差异、密度相关异常、热处理变化、材料弹性性能差异、残余应力和尺寸变化。这种做法旨在与能够激励、测量、记录和分析多个全身、声学或超声频率范围内的机械振动共振频率或两者的仪器一起使用。

1.2 单位——以英寸-磅为单位的数值被视为标准值。括号中给出的值是 SI 单位的数学转换,仅供参考,不被视为标准。

1.3 本标准并不旨在解决与其使用相关的所有安全问题(如果有)。本标准的使用者有责任建立适当的安全、健康和环境实践,并在使用前确定监管限制的适用性。

1.4 本国际标准是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TBT)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制定国际标准、指南和建议的原则的决定》中确立的国际公认的标准化原则制定的。

ASTM E2534-20

标准号
ASTM E2534-20
发布
2020年
发布单位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
当前最新
ASTM E2534-20
 
 
引用标准
ASTM E1316 ASTM E2001 ASTM E3081 ASTM E3213

ASTM E2534-20相似标准


谁引用了ASTM E2534-20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