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 EN ISO 11674:2001
船舶与海洋技术.航向控制系统

Ships and marine technology. Heading control systems

2015-02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BS EN ISO 11674:2001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点击下载后,生成下载文件时间比较长,请耐心等待......

 

标准号
BS EN ISO 11674:2001
发布
2001年
发布单位
英国标准学会
替代标准
BS ISO 11674:2006
当前最新
BS ISO 11674:2006
 
 
被代替标准
97/230315 DC:1997
适用范围
本国际标准规定了船上安装的航向控制系统的结构、性能、检验和试验。 它适用于航向控制系统,该系统使船舶能够在与船舶可操纵性及其航向信息源相关的限制范围内,以最少的船舶操舵装置操作保持预设航向。 航向控制系统可以与调整其航向以进行漂移的航迹控制系统一起工作。 可以提供用于执行转弯的转弯速率控制或转弯半径控制。 注:本国际标准中与 IMO 决议 [经 MSC.64(67) 决议、附件 3 和 A.694(17) 决议修订的 A.342(IX) 决议] 中相同的所有文本均以斜体字印刷。

BS EN ISO 11674:2001相似标准


推荐

【科技奖】为高端船舶装上“中国心”,上海海事大学顾伟教授科研团队引领电力推进船舶顶尖科技

这一次,团队研发的电力推进综合控制系统以推进控制器、电能管理器和航向控制器为基础,构建了组态化、模块化、多接口的结构框架,同时研发智能化、实用化的船舶控制软硬件网络系统,既能满足不同类型电力推进船舶的动力控制、电站控制和航向控制的共性要求,又能满足大型游轮、铺管船等电力推进船舶的特殊要求。...

海洋二号C星升空 构成首个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

其中,船舶识别系统可以实现全球海面船舶位置、航向航速等数据测算,极大提升海上交通和海上安全能力;数据收集系统可有效获取海上浮标信号数据,并将浮标点测信息统一传输到地面进行处理,通过点面结合的精准测量大幅提升海洋预报系统的精度。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卫星研制团队负责人介绍,海洋二号C星具有身手敏捷、眼疾手快的特性,能够实现更高的海洋风场观测频度。...

深度 | 劳斯莱斯的野心:远洋无人船以及背后的黑科技

同时,芬兰海洋工业协会、交通和通信部和Tekes(芬兰创新资助局)都已加入劳斯莱斯和其他公司的计划之中,用以推动在波罗的海展开无人海洋运输的探索。再过三年,无人船将会出现在人们面前。到2025年,一些有远见的航运公司,将在公海上运营完全无人驾驶的远洋船舶。然后再过五年,无人船将随处可见。长期来看,航运业正经历根本性的变化,更多的变化仍在孕育之中。...

保卫南海,中国填海造陆神器大显神威!

该船装有当前国际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自动挖泥监控,并可以无人操控。另外,它还配有船-岸双路无线电数据传输系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将挖泥船的实际位置、航向、挖掘深度、浓度、流速、真空和主要设备的运行数据,实时传给陆地管理部门,进而实现远程生产管理。  “天鲸号”还有一个强大功能——— 自航。“它拥有无限航区的航行能力,可以周游世界,航行在世界上任何海域。”船长说。  ...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