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6385:2004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

Ergonomic principles in the design of work systems


ISO 6385:2004 发布历史

ISO 6385:2004由国际标准化组织 IX-ISO 发布于 2004-02。

ISO 6385:2004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归属于: A25 人类工效学,在国际标准分类中归属于: 13.180 人类工效学。

本标准有等同采用的 中文版 GB/T 16251-2008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

ISO 6385:2004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的最新版本是哪一版?

最新版本是 ISO 6385:2016

ISO 6385:2004的历代版本如下:

  • 2016年 ISO 6385:2016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
  • 2004年 ISO 6385:2004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
  • 1981年 ISO 6385:1981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

 

本国际标准确立了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理作为工作系统设计的基本指南,并定义了相关的基本术语。 它描述了一种设计工作系统的综合方法,其中人体工程学专家将与参与设计的其他人合作,在设计过程中以平衡的方式关注人类、社会和技术要求。 本国际标准的用户包括经理;工人(或其代表);以及参与工作系统设计或重新设计的人体工程学专家、项目经理和设计师等专业人员。 使用本国际标准的人可能会发现人体工程学(人为因素)、工程、设计、质量和项目管理方面的常识很有帮助。 本国际标准中的术语“工作系统”用于表示多种工作情况。 目的是改进、(重新)设计或改变工作系统。 工作系统涉及给定空间和环境内的人员和设备的组合,以及工作组织内这些组件之间的交互。 工作系统的复杂性和特征各不相同。 工作系统的一些例子是: 一个人的机器;一个加工厂,包括其操作和维护人员;有用户和人员的机场;办公室及其工作人员;和基于计算机的交互系统。 遵守人体工程学原理也适用于工作系统的安装、调整、维护、清洁、修理、拆卸和运输。 本国际标准中的系统方法为现有和新情况下的本标准用户提供了指导。 本国际标准中规定的定义和人体工程学指导原则适用于人类福祉、安全和健康的最佳工作条件的设计,包括现有技能的发展和新技能的获取,同时考虑到技术和经济效益和效率。 虽然本国际标准中的原则面向工作系统的设计,但它们适用于人类活动的任何领域,例如家庭和休闲活动产品的设计。 注:本国际标准被认为是核心人体工程学标准,许多其他有关特定问题的标准都源自该标准。

ISO 6385:2004

标准号
ISO 6385:2004
发布
2004年
中文版
GB/T 16251-2008 (等同采用的中文版本)
发布单位
国际标准化组织
替代标准
ISO 6385:2016
当前最新
ISO 6385:2016
 
 

ISO 6385:2004相似标准


推荐

我国人体基础数据调查启动

日本、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较为完善工效基础参数测查体系和数据更新机制。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工效基础参数数据目前缺失严重。科技部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设立了“中国成年人工效基础参数调查”项目,旨在系统抽查我国成年人身体特征和工作能力等工效基础参数,为我国工业设计领域自主创新提供必要基础数据。   ...

未来人机工程是人机智能融合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机器适应人硬件工效问题,主要研究人体测量工作域(人工作姿态、座椅、显示/控制器、环境)工效设计等;(2)机器适应人软件工效问题,主要研究人—计算机—显示系统最佳匹配工效规律及设计方法;(3)机器适应人认知工效问题,研究人与信息系统之间信息交互、决断工效规律及系统设计,使信息系统与人认知过程相适应。 ...

以人为本智能制造:理念、技术与应用

人因工程/人类工效主要有三方面的研究内容:①传统的人体工效研究包括工作姿势、重复动作、工作地点布局、工作疾病、员工安全等;而在智能制造系统中,人体工效研究涉及部分工作和动作自动化、人安全、可穿戴设备等。...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实验研究基地揭牌

根据规划,到2020年,该研究基地将建成工效和资源综合利用两个实验研究中心,并围绕两个实验研究中心,建成基础工效、环境工效等11个实验室,成为人类工效、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现代服务业信息化标准化等关键领域标准研制、实验验证和前沿技术探索核心基地。...


谁引用了ISO 6385:2004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