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13584-32:2010
工业自动化系统和集成.零件库.第32部分:执行资源:OntoML:产品本体标记语言

Industrial automation systems and integration - Parts library - Part 32: Implementation resources: OntoML: Product ontology markup language


ISO 13584-32:2010 发布历史

ISO 13584-32:2010由国际标准化组织 IX-ISO 发布于 2010-12-15,并于 2010-12-15 实施。

ISO 13584-32:2010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归属于: N18 工业控制机与计算技术应用装置,在国际标准分类中归属于: 35.240.50 信息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ISO 13584-32:2010 发布之时,引用了标准

  • ISO 10303-11:1994 工业自动化系统和集成 产品数据表示和交换 第11部分:描述方法:EXPRESS语言参考手册
  • ISO/IEC 14977 信息技术 语法元语言 扩展的BNF
  • ISO/TS 29002-10:2009 工业自动化系统和集成.特征数据交换.第10部分:特征数据交换格式
  • ISO/TS 29002-5 工业自动化系统和集成.特性数据的变化.第5部分:识别方案

ISO 13584-32:2010的历代版本如下:

  • 2010年 ISO 13584-32:2010 工业自动化系统和集成.零件库.第32部分:执行资源:OntoML:产品本体标记语言

 

ISO 13584 的这一部分指定了使用可扩展标记语言 (XML) 和 XML 模式规范来根据 ISO 13584 数据模型表示数据。 以下内容属于 ISO 13584 本部分的范围:  ——使用 UML 符号表示通用 ISO 13584/IEC 61360 模型;  ——定义了通用ISO 13584/IEC 61360模型的两个实施级别,分别称为简单级别和高级级别;  ——XML 标记声明规范,使符合通用 ISO 13584/IEC 61360 模型的简单本体和高级本体能够使用 XML 进行交换;  ——XML 标记声明规范,能够交换符合通用 ISO 13584/IEC 61360 模型的本体以及通过这些本体定义其特性的产品系列;注1:在ISO 13584的这一部分中,这样的交换上下文被称为OntoML库。 注 2:用于交换其特性通过通用 ISO 13584/IEC 61360 模型兼容本体定义的产品系列的信息模型在 ISO 13584-25 中定义。 — XML 全局元素规范,允许使用 OntoML 作为交换格式来表示对使用 ISO/TS 29002-20 概念字典解析机制执行的查询的响应;  ——正式映射规范,允许将每个 OntoML 元素和相应实体的属性以及通用 ISO 13584/IEC 61360 模型 EXPRESS 数据模型的属性关联起来。 以下内容超出了 ISO 13584 本部分的范围:  ——用于从通用 ISO 13584/IEC 61360 模型构建 OntoML 的规则;  ——旨在解释 OntoML 中定义的所有映射运算符的程序规范,用于构建通用 ISO 13584/IEC 61360 模型的 EXPRESS 表示的相应 ISO 10303-21 实例;  ——单个产品的交换,其特征是通过符合通用 ISO 13584/IEC 61360 模型的本体定义的。 注 3:单个产品可以使用 ISO/TS 29002-10 产品交换格式进行交换。

ISO 13584-32:2010

标准号
ISO 13584-32:2010
发布
2010年
发布单位
国际标准化组织
当前最新
ISO 13584-32:2010
 
 
引用标准
ISO 10303-11:1994 ISO/IEC 14977 ISO/TS 29002-10:2009 ISO/TS 29002-5

推荐

系统集成受重视 15项相关国家标准将制修订

拟修订国家推荐标准《企业控制系统集成1部分:模型术语》、《企业控制系统集成2部分:企业控制系统集成的对象属性》  标准将由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负责主起草。修订将增强接口术语的均匀性一致性,降低与实施这些接口有关的风险、成本差错,使企业系统控制系统可以互操作和易于集成。目前ISA-95ISO/IEC已陆续修订了本系列标准。...

我国智能制造技术体系的思考

这一层的重点不在于装备本体,而更应强调装备的统一数据格式与接口。第三个层次是智能工厂/车间。按照自动化与IT技术作用范围,划分为工业控制生产经营管理两部分工业控制包括DCS、PLC、FCSSCADA等工控系统,在各种工业通信协议、设备行规应用行规的基础上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实现设备及系统的兼容与集成。...

工业机器人角度看中国智能制造机遇

上游生产核心零部件:包括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中游是本体生产商,包括工业机器人本体、服务机器人本体。下游是系统集成商,包括单项系统集成商、综合系统集成商。    工业机器人优于传统的机械设备的原因主要在于上游的关键基础部件。从结构上来看,工业机器人由控制系统、驱动系统执行机构组成,分别对应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从成本上来看,核心零部件占工业机器人成本大头,约72%左右。...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如何避免“为他人做嫁衣”

工业机器人代表了机电一体化的最高成就,当前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自动化工厂(F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自动化工具。自上世纪中叶开始,工业机器人在全球兴起,在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的带动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主要发达国家都在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行业,应用已经拓宽到工业制造的多个领域。  ...


谁引用了ISO 13584-32:2010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