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650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194 条与 相关的标准,共 13

本文件是按照国家提出的“双碳”目标和省市关于加快推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进程的要求,结合成都市在混凝土搅拌运输方面的使用情况制定。 本文件规范了成都市纯电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辆选型要求,以此提高该领域车辆技术性、企业服务水平,规范充换电站配套运营,引导该领域推广使用符合标准的车型,从而推动该领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转型,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Selection requirements for pure electric concrete mixing transport vehicles

ICS
43.160
CCS
C3650
发布
2023-08-28
实施
2023-09-01

本文件规范了成都市纯电动建筑垃圾运输车辆选型要求,以此提高该领域车辆技术性、企业服务水平,规范充换电站配套运营,引导该领域推广使用符合标准的车型,从而推动该领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转型,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Type selection requirements of battery electric construction waste transport vehicles

ICS
43.160
CCS
C3650
发布
2023-08-28
实施
2023-09-01

本文件规定了新能源汽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保护对象、安全技术要求、用户数据安全技术要求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M类、N类汽车整装及其电子电气系统和组件。

New energy vehicle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ical requirements

ICS
43.020
CCS
C3650
发布
2023-08-16
实施
2023-08-16

本文件规定了轻量便携式两轮智能电动车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蓄电池作为动力源,具有一个方向轮和一个驱动轮能实现电动行驶功能,整车整备质量40 kg~55kg的轻量便携式两轮智能电动车(以下简称“电动车”)。

Lightweight portable two-wheeled smart electric vehicle

ICS
43.140
CCS
C3650
发布
2023-07-27
实施
2023-08-11

本文件规定了非道路两轮休闲电动车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非道路两轮休闲电动车。

Off-road two-wheeled recreational electric vehicles

ICS
43.120
CCS
C3650
发布
2023-07-27
实施
2023-08-11

本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非金属材料阻燃特性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M1类电动汽车用非金属材料阻燃特性的评估。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on-metallic materials of electric vehicles

ICS
43.120
CCS
C3650
发布
2023-06-30
实施
2023-06-30

本文件规定了智能网联汽车车控操作系统功能安全的总体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智能网联汽车车控操作系统。 本文件不包含由信息安全因素间接关联的功能安全技术要求。

Functional safety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vehicle-control operating system of 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

ICS
43.040.01
CCS
C3650
发布
2023-06-30
实施
2023-06-30

本文件规范了纯电动汽车出厂安全助力转向系统的静态检查技术要求、动态检查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Factory safe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Pure electric vehicle Part 2: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s

ICS
43.040.50
CCS
C3650
发布
2023-06-08
实施
2023-06-08

本文件规范了纯电动汽车出厂安全高压部件的一般要求、外观要求、驱动电机安全要求、驱动电机控制器安全要求、动力电池安全要求、DC-DC变换器安全要求、电动压缩机总成安全要求、试验方法等。

Factory safe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Pure electric vehicle Part 1:High Voltage Department

ICS
43.040.30
CCS
C3650
发布
2023-06-08
实施
2023-06-08

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静态无线充电系统B类设备的地面端通信控制单元(CSU)与车载通信控制单元(IVU)之间的通信流程、通信报文格式和内容;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一致性测试要求以及一致性测试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一个CSU控制一个功率发送控制器(PTC)、一个PTC为一个原边线圈(PrC)供电的无线充电场景下的CSU与IVU的通信协议设计,以及对声明符合本文件的产品进行协议一致性测试。

Communication protocol con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of Class B equipment for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ICS
43.020
CCS
C3650
发布
2023-04-21
实施
2023-04-21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V2V、V2I及V2P场景的场景库技术要求,以及软件在环、硬件在环、车辆在环测试系统架构和接口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V2V、V2I及V2P场景库数据构建,以及基于场景库的仿真在环测试。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scenario database and specification of simulation testing for V2X warning applications

ICS
43.020
CCS
C3650
发布
2023-04-21
实施
2023-04-21

      本文件规定了智能网联汽车整车(以下简称整车)的网络架构、ECU、IVI、T-BOX、无线通信、TSP云平台、APP和OTA升级的信息安全测试方法和判定准则。       本文件适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关键系统、零部件信息安全的测试方法和判定准则。       本文件代替T/BJQC 201905—2021《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测试方法和判定准则》,与T/BJQC 201905—202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增加了UDS诊断安全测试(见 7.1.4);     b) 增加了ECU硬件安全测试试验方法(见7.2.1a)、b)、c));     c) 增加了IVI操作系统安全测试试验方法(见7.4.2h)、i)、j))      d) 增加了IVI数据安全测试试验方法(见7.4.6b))     e) 修改了硬件安全测试试验方法(见7.4.1f)、i)、j)、k))

The method and criterion of cyber security for 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

ICS
43.120
CCS
C3650
发布
2023-04-18
实施
2023-04-18

本文件规定了与氢燃料电池汽车用氢里程数据统计分析相关的术语和定义、符号,给出了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氢燃料电池汽车用氢运行里程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上传的数据进行氢燃料电池汽车用氢运行里程的统计分析。

The data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for the hydrogen running mileage of hydrogen fuel cell vehicles

ICS
43.020
CCS
C3650
发布
2023-04-06
实施
2023-04-06

4.2评价指标分类 4.2.1高寒地区纯电动乘用车“领跑者”标准的评价指标分为:基础指标、核心指标和创新性指标。 4.2.2基础指标包括:起动性、整车蓄电池电平衡、整车静电流、除霜、外后视镜加热、座椅加热。 4.2.3核心指标包括:动力性、爬行起步、振动噪声、采暖。 4.2.4创新性指标包括:续驶里程、低温电耗、快速充电、转向盘加热性能、前风窗玻璃加热性能。 4.2.5基础指标、核心指标和创新性指标均分为三个等级,包括: ——先进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 5 星级水平; ——平均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 4 星级水平; ——基准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 3 星级水平。

Forerunner standard evaluation requirements-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in frigid regions

ICS
43.020
CCS
C3650
发布
2023-03-17
实施
2023-03-17

本文件规定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装置噪声测试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装置(以下简称装置),其形式有管柱助力式(C-EPS)、小齿轮助力式(P-EPS)和齿条助力式(R-EPS)。

Automotiv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bench test of noise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ICS
43.040.50
CCS
C3650
发布
2022-12-20
实施
2022-12-20

本文件规定了燃料电池堆的振动测试方法、机械冲击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车用燃料电池堆。

Fuel cell stack vibration test specification

ICS
43.120
CCS
C3650
发布
2022-12-20
实施
2022-12-20

本文件规定了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前向摄像头的视觉感知性能测试通用方法、测试项与测试指标体系。 本文件适用于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前向摄像头的视觉感知性能测试。

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Requirements and test evaluation methods for forward visual perception performance of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 Part 1: General test methods and indicators definition

ICS
43.020
CCS
C3650
发布
2022-12-20
实施
2022-12-20

本文件规定了锂电池平衡重式叉车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随行文件、运输和贮存。

Lithium battery balanced forklift

ICS
53.060
CCS
C3650
发布
2022-12-12
实施
2022-12-13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履带式车辆挤压铸造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要求、质量保证规定、交货准备和说明事项。 本规范适用于履带式车辆挤压铸造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以下简称: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交付和验收。 2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规范,但提倡使用本规范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不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228.1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31.1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7999  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 9438-2013  铝合金铸件 GB/T 20975(所有部分)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JB 1187  射线检验 T/CFA 0102031-2019  铝合金挤压铸造件 3  要求 3.1  化学成分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应采用2A50合金或CR2A50合金,其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2A50合金和CR2A50合金的化学成分           单位为质量分数   合金 主要元素 杂质元素(不大于)  Si Cu Mg Mn Al Ni Zn Ti Fe 其他           单个 合计 2A50 0.7~1.2 1.8~2.6 0.4~0.8 0.4~0.8 余量 0.1 0.3 0.15 0.7 0.05 0.10 CR2A50金 0.7~1.2 2.4~3.2 0.4~0.8 0.4~0.8 余量 0.1 0.3 0.15 0.7 0.05 0.10 3.2  力学性能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后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3.3  尺寸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尺寸应符合图样的规定。 3.4  标志和代号 在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非加工表面,用字头等方式按年度累计依次做出标志和代号。标志和代号一般采用七位阿拉伯数字,见图1。标志和代号根据工艺流程可增加阿拉伯数字位数,但需要说明所代表的内容。 表2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力学性能 合金 铝合金基体 耐磨钢圈  拉伸性能 硬度(HB) 硬度(HB)  抗拉强度/Rm MPa 断后伸长率/A %   2A50 ≥320 ≥4.0 ≥100 269~321 CR2A50 ≥360 ≥6.0   注:耐磨钢圈硬度应有其承制方或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承制方的硬度检测报告,镶铸后不再检验。 图1  标志和代号示意     示例:2022年生产、熔炼炉号为001、挤压铸造序号为01的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标志和代号为2200101。 3.5  外观质量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a)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表面不应有冷隔、裂纹、缩孔、穿透性缺陷及严重的残缺类缺陷(如浇不足、机械损伤等); b)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待加工表面上允许有经加工可去除的任何缺陷; c)  耐磨钢圈与铝合金基体之间不应出现松动。 3.6  内部质量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内部不应存在裂纹。圆形针孔、长形针孔、气孔、缩孔、疏松、夹杂物缺陷的允许级别应符合GB/T 9438-2013第4.6条中Ⅰ类铸件指定部位的要求。 3.7  使用寿命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使用寿命大于6000km。 4  质量保证规定 4.1  检验分类 本规范规定的检验分类如下: a)  首件检验; b)  质量一致性检验。 4.2  首件检验 4.2.1  检验项目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首件检验项目如表3所示。 4.2.2  检验顺序 检验顺序不做特殊规定。 4.2.3  受检样品数 在首批生产的首炉中抽取一件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进行首件检验。 4.2.4  合格判据 所有检验项目符合规定要求,首件检验合格。任一检验项目不符合规定要求,则首件检验不合格。 表3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检验项目表 序号 检验项目 首件检验 质量一致性检验 要求 章条号 检验方法 章条号    B组 D组   1 化学成分 ● ● - 3.1 4.4.1 2 力学性能 ● ●a ●b 3.2 4.4.2 3 尺寸 ● ● - 3.3 4.4.3 4 标志和代号 ● ● - 3.4 4.4.4 5 外观质量 ● ● - 3.5 4.4.5 6 内部质量 ○ - - 3.6 4.4.6 7 使用寿命 - - - 3.7 - 注1:● 必检项目;○ 订购方和承制方协商检验项目;- 不检项目。 注2: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使用寿命随整车进行可靠性行驶试验,不作为交付和验收时的检验项目。 a:在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机械加工中心孔后的中心片上制备力学性能试样。 b:在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轮缘和轮毂部位制备拉伸性能试样,在轮缘外侧端面检测硬度。 4.3  质量一致性检验 4.3.1  检验分组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质量一致性检验组别分为 B 组检验和 D 组检验。 4.3.2  检验项目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各组别的检验项目如表3 所示。 4.3.3  检验顺序 检验顺序不做特殊规定。 4.3.4  组批规则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应成批提交,组批数量按合同要求或由订购方和承制方商定。 4.3.5  缺陷分类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缺陷分类如表4 所示。 表4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缺陷分类 缺陷类别 缺陷编码 缺陷内容 致命缺陷 1 化学成分不符合要求  2 力学性能不符合要求 严重缺陷 101 尺寸超差值大于公差范围的50%  102 外观质量不符合要求 轻缺陷 201 尺寸超差值小于或等于公差范围的50%  202 标志和代号不符合要求 4.3.6  B组检验 4.3.6.1  检验内容 B组检验用于检验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尺寸、标志和代号、外观质量。 4.3.6.2  抽样方案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B组检验的抽样方案如下: a)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化学成分按熔炼炉次数量的5%、每检验炉次抽取1件进行检验,熔炼炉次不足20炉时按20炉计。化学成分允许只对主要元素Si、Cu、Mn、Mg和主要杂质元素Fe进行检测。交付或验收时可采信具有国家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报告,不再另行抽样检测; b)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力学性能按固溶处理炉次数量的5%、每检验炉次抽取1件,在其中心片上,见附录A,截取三件试块加工成横截面为圆形的比例试样(短试样)进行拉伸性能检测,截取一件试块加工成硬度试样进行硬度检测(检测三点),固溶处理炉次不足20炉时按20炉计。交付或验收时可采信具有国家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报告,不再另行抽样检测; c)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尺寸按交付或验收数量的5%抽检; d)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标志和代号、外观质量按交付或验收数量的10%抽检。 4.3.6.3  合格判据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 B 组检验项目符合第 3 章的要求,B 组检验合格。各检验项目的合格判据如下: a)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化学成分符合表1 的规定,或化学成分第一次分析结果不合格,但使用同熔炼炉次其他二个化学分析试样的加倍分析结果合格,B组检验的化学成分合格。否则,B组检验的化学成分不合格。 b)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力学性能检测结果为下列情况:检测结果符合表2的规定。 有一根试样的拉伸性能不合格,但抗拉强度不低于规定值的90%、伸长率不低于规定值的85%或一个检测点的硬度不合格,且总平均值合格;拉伸性能或硬度第一次检测结果不合格,但对不合格项目采用同固溶处理炉次加倍试样的加倍检测结果合格,B 组检验的力学性能合格。否则,B 组检验的力学性能不合格。当试样存在制造缺陷(气孔、夹杂等)或由于试验本身故障造成检测结果不合格时,不计入检测次数中,需要从同一件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上重新加工试样进行检测。 c)  存在轻缺陷的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不大于3件,存在严重缺陷的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不大于2件,B组检验的尺寸、标志和代号、外观质量合格。否则,B组检验的尺寸、标志和代号、外观质量不合格。 4.3.6.4  复验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B组检验的复验规则如下: a)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化学成分不合格,应剔除与不合格件同一熔炼炉次的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其余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按熔炼炉次逐炉分析后重新提交检; b)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力学性能不合格,应剔除与不合格件同一固溶处理炉次的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其余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按固溶处理炉次逐炉检测后重新提交检验; c)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尺寸、标志和代号、外观质量中的任何项目不合格,应对不合格项目逐件检验后重新提交检验。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B组检验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复验次数不超过一次,尺寸、标志和代号、外观质量的复验次数不超过二次,其合格判据与B组检验的合格判据相同。力学性能不合格的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允许重新热处理(重复次数不超过二次)后,再按以上规定进行力学性能检测。 连续两批出现B组检验不合格,订购方停止该组别的检验,直至承制方采取纠正措施经订购方确认有效后,方可恢复检验。 4.3.7  D组检验 4.3.7.1  检验内容 D组检验用于检验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力学性能。 4.3.7.2  抽样方案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拉伸性能每4800件抽取一件,不足4800件按4800件计。在其轮缘部位截取二件试块、轮毂部位截取一件试块,见附录A,加工成横截面为圆形的比例试样(短试样)进行拉伸性能检测,交付或验收时不再抽验。硬度按固溶处理炉次数量的10%、每检验炉次按装炉数量的10%,在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轮缘外侧端面进行硬度检测(检测三点),固溶处理炉次不足10炉时按10炉计。交付或验收时可采信具有国家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报告,不再另行抽样检测。 4.3.7.3  合格判据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D组检验的合格判据与B组检验的合格判据相同。 4.3.7.4  复验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D组检验的复验规则与B组检验的复验规则相同。 4.4  检验方法 4.4.1  化学成分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化学成分检测方法执行GB/T 7999或GB/T 20975(所有部分)中的规定。在保证分析精度的条件下,允许使用其他检测方法。当分析结果有争议时,应按GB/T 20975(所有部分)进行仲裁。 4.4.2  力学性能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拉伸性能检测方法执行GB/T 228.1中的规定,布氏硬度检测方法执行  GB/T 231.1中的规定。 4.4.3  尺寸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尺寸采用精度不低于0.02mm的游标卡尺和相应的量具检测。 4.4.4  标志和代号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标志和代号目视检验。 4.4.5  外观质量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外观质量采用目视及相应量具检验。手动施力检验镶铸的耐磨钢圈与铝合金基体之间是否出现松动。 4.4.6  内部质量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内部质量检测方法执行GJB 1187中的规定。 5  交货准备 5.1  包装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包装规定如下: a)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采用木箱包装,包装箱应坚固、安全,开启方便; b)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包装箱内,应有相应的装箱单; c)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按标志和代号依次装箱,不得混放; d)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在木箱内应贴紧放置,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窜动。 5.2  运输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运输规定如下: a)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采用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运输; b)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雨淋。 5.3  贮存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贮存规定如下: a)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在库房内贮存; b)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贮存在无腐蚀性物质的区域内; c)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应堆码整齐、稳固,并留有规定的通道。 6  说明事项 6.1  术语和定义 T/CFA 0102031-2019确立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6.1.1  挤压铸造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  kongge squeeze casting aluminum alloy loading wheel 采用挤压铸造工艺制备的铝合金负重轮盘和镶铸的耐磨钢圈构成的集合体。 6.2  质量保证期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质量保证期为三年。在质量保证期内,正常使用时发生故障后十个工作日内承制方负责免费维修或更换。 6.3  检验组别的选择 订购方和承制方经过协商,选择B组检验或D组检验中的一种,对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力学性能取样位置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B组检验的力学性能取样位置为图A.1中的a处,D组检验的拉伸性能取样位置为图A.1中的b处和c处。 图A.1  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的力学性能取样位置 T/COS 001-2021   中国兵工学会标准 履带式车辆 挤压铸造铝合金负重轮盘总成 T/COS 001-2021 * 版权专有  不得翻印 * 开本880×1230  1/16  印张1  字数24千字 2022年11月第1版  2022年11月第1次印刷 印数1-000

Squeeze casting aluminum alloy loading wheel for tracked vehicle

ICS
43.040.50
CCS
C3650
发布
2022-11-08
实施
2022-11-30

规定了换电车型电池管理系统与车辆之间包括电池基本信息上传、高压上下电控制、热管理控制、故障上报及处理等功能的通信协议。标准文本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应用层、报文分类、报文格式和内容、换电电池包接收的报文。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battery pack replacement of pure electric heavy-duty trucks in Jiangsu Province

ICS
43.080.01
CCS
C3650
发布
2022-11-08
实施
2022-11-30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