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牙源性影细胞癌病例分析-2

2021.12.30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4.png

5.png

6.png

2.讨论

 

牙源性影细胞癌是一种源于上皮的恶性牙源性肿瘤,其内有特征性的影细胞及发育不良牙本质,或缓慢生长伴局部侵袭,或快速生长并向周围组织浸润。自从Ikemura等人首次于1985年详细记录1例病例,迄今关于影细胞癌的病例报告仅有50余篇,于2005年被WHO列入牙源性肿瘤分类。

 

既往研究中多认为牙源性影细胞癌属原发疾病,或继发于陈旧性牙源性钙化囊性瘤;此外,也可能继发于牙本质源性影细胞瘤、成釉细胞瘤、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等,当发生恶变时,即被称为牙源性影细胞癌(GCOC)。牙源性影细胞癌的发病率在所有牙源性肿瘤中约占0.37%~2.1%,任何年龄阶段均可发病,但主要集中于40岁左右男性,上颌骨多于下颌骨,尤以亚裔居多,约占67%。

 

牙源性影细胞癌主要表现为所侵犯颌骨的局部出现疼痛、肿胀、感觉异常,可侵犯上颌窦与鼻腔而无明显压迫感,且影像学结果无特异性。组织病理学上,牙源性影细胞癌的基底细胞排列规则,同时可见散在的影细胞与散在的星网状细胞,这与牙源性角化囊肿,丛状型成釉细胞瘤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可能与肿瘤来源有关。

 

鉴别诊断主要是牙源性鳞状细胞癌:鳞癌常有特征性的细胞间桥与嗜酸性角化珠;而牙源性影细胞癌一般无细胞间桥及角化珠,其特征性表现在于癌细胞是胞核区域阴影不着色,胞质红染的圆形或卵圆形细胞,此即影细胞,借此可与鳞癌相鉴别。此外,Ki-67和p53 在快速增殖的癌细胞中表达会显著增高,本病例中Ki-67染色即呈灶性阳性,提示本例肿瘤恶性程度较高。考虑到牙源性影细胞癌的恶性程度较高,手术以颌骨扩大切除术为主,以减少术中肿瘤种植与术后复发的风险。

 

本例患者行左侧上颌骨次全切除术、左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及左下肢游离腓骨肌瓣上颌骨重建术。牙源性影细胞癌术后5年生存率约73%,易复发,可发生肺转移,甚至导致死亡。应当贯彻综合序列治疗的理念,术后配合放化疗,同时保持对患者进行长期的、固定的随访。本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3年未见复发。

 

来源:叶伟龙,马国武,孙波.牙源性影细胞癌1例[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21,43(01):92-94.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