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种植体引起双膦酸盐相关性下颌骨坏死病例分析-1

2022.1.02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双膦酸盐类药物是一种强有力的破骨细胞抑制剂,目前临床主要用于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也可用于恶性肿瘤骨转移、防治肿瘤相关性骨丢失及Paget病等,因其疗效显著,该类药物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目前已发展到第三代药物。然而自2003年Marx首次报道该药导致颌骨坏死以来,关于该类药物可引起颌骨坏死的报道逐渐增多,已引起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本文报道1例种植体植入术后出现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病例,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进一步讨论双膦酸盐类药物性颌骨坏死的发病机制、诊断、预防及治疗方法,以及使用双膦酸盐后对种植体的影响。

 

1.病例报告

 

患者郑某某,女,73岁,2018年7月因右下后牙牙龈反复肿痛1年、颌骨暴露半年收入院。患者1年前因右下后牙缺失在外院行右下后牙种植修复治疗,种植体植入后右下后牙牙龈出现反复肿痛,行抗炎治疗效果不佳,半年前种植体周围颌骨暴露,周围牙龈反复肿胀流脓,故来本院就诊。门诊检查后诊断为“右下颌骨药物相关性骨坏死”,嘱其停止口服膦酸盐药物3个月后入院手术治疗。

 

既往史:有头孢过敏史;有骨质疏松病史6年,口服阿仑膦酸钠维D3片,每次1片,每周1次;无糖尿病史、肿瘤史及颌面部放疗史。2014年因外伤致左髋骨骨折。专科检查:45~47牙缺失,47牙位置可见一种植体,种植体远中颌骨暴露,呈灰色,周围牙龈红肿,触之易出血,牙龈与颌骨易于分离;右下唇有麻木感。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检查:右下颌骨后牙区可见一大小约1.6 cm×2.0 cm的不规则骨质破坏影,密度不均匀,骨小梁破坏消失,边界不光整;45、46、47牙缺失并可见一枚种植体(图1)。

 1624361029810412.png

初步诊断:1)右下颌骨药物相关性骨坏死;2)骨质疏松症。治疗经过:入院前患者已停止口服阿仑膦酸钠维D3片3个月。入院后行细菌培养未检测到致病菌,术前检查均正常。给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抗炎治疗(克林霉素、甲硝唑)及局部用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冲洗。

 

3 d后局部牙龈肿胀缓解,于全身麻醉下行右下颌骨死骨摘除术+种植体拆除术,术中切除死骨周围部分牙龈,形成新鲜创缘,咬骨钳清除变色分离的死骨和种植体(图2),修整颌骨致松质骨内渗血为止,颊侧黏骨膜瓣切开骨膜松解,切开舌侧骨膜将口底黏膜及舌下腺拖出后拉拢覆盖骨面,严密缝合伤口。术后7 d间断拆除缝线,伤口一期愈合出院。术后病理:右下颌骨慢性颌骨骨髓炎,病变为炎性肉芽组织,其中可见死骨及细菌菌落(图3)。术后1个月患者复诊,口内伤口愈合良好,未见颌骨暴露(图4)。

 2.png

3.png

4.png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