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CT发现腹膜后肿块病例分析

2022.1.02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病历资料


患者女性,39岁。患有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胃食管反流病。主因反复上腹部疼痛5个月就诊。患者腹痛不伴有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盗汗,体重无变化,既往无腹部外伤史和手术史。


入院体格检查和腹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包括炎性标志物均正常。


腹部CT扫描显示右下腹部存在一界限清楚的分叶状软组织强化肿块,可见内部钙化,涉及回肠末端的一小段(图1)。小肠和大肠袢无明显肠梗阻症状。阑尾位于盲肠后和肝下,大小正常。肝脏无硬化,无局灶性病变,胆道无扩张。


1622801915760551.jpg

(图1 腹盆CT检查)


患者接受诊断性腹腔镜探查及腹膜后肿块切除术,术中发现右下腹肿块呈分叶状附着于前/侧腹壁,阑尾正常。行右下腹肿块切除术,经病理证实为副脾(AS)。切除肿块大小为 8×4×3 cm,连续切片显示为不均匀、边界清楚的红褐色结节状切面伴局部钙化。镜检证实为脾脏组织。


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主诉症状消失。


分析讨论


副脾(AS)指正常脾脏以外与正常脾脏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组织,一般为来源于脾组织并独立于主体脾组织的先天性结构异常。AS的位置具有不确定性,可发生于腹腔内的任何部位,最常见于脾门、胰尾和大网膜(胃大弯处)。回肠末端浆膜是一个罕见的位置,如本病例所显示。


获得性脾组织(脾组织植入)和先天性脾组织是异位脾组织的两种类型。获得性异位脾组织是创伤或脾脏切除术后脾组织的自体移植,而本例患者既无脾切除术史也无腹部外伤史,因此,很可能是以前未被诊断的AS。


在一般人群中,先天性副脾约占10%-30%,其中女性AS的发生率是男性的13倍。在大多数患者中,AS通常是在腹部手术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的,没有临床意义。本例患者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存在几个月的腹痛病史,所以在腹膜后肿块的鉴别诊断中应考虑AS。


位于脾门及脾下极的副脾经超声检查最容易发现,诊断相对容易。如果副脾位于身体其他的部位,超声检查发现的难度增加,即便发现副脾,也不能很好的与相邻器官的占位性病变相鉴别。对于位于少见部位的副脾,不但超声检查容易误诊,即使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的临床病史结合血生化检查、影像学(超声、CT等)方面的资料综合判断,也容易将副脾误诊为相邻器官的占位性病变。


腹膜后AS并不常见,通常表现为无症状的腹膜后肿块。临床医生在诊断右下腹软组织肿块时应考虑到AS的可能。腹腔镜手术探查活检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有效手段,依靠术中活检可明确异位副脾的诊断。


参考资料:

1.Mortada H, Alkhaldi H, Alqahtani A (May 28, 2021) Retroperitoneal Abdominal Accessory Splenosis. Cureus 13(5): e15290. doi:10.7759/cureus.15290.

2.苏珊娜,蒋昌和.副脾的超声检查体会.包头医学.2020.44(4):36-38.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