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浅谈CAD/CAM虚拟牙合架模块在四环素牙个性化功能美学...-3

2022.1.30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1572569850866999.png

图7 口内外对比咬合印迹重合度。a和b:修整冠边缘穿龈轮廓;c:口内上颌戴牙;d:口内下颌戴牙;e:上颌模型正中咬合印迹;f:口内上颌正中咬合印迹镜像;g:非正中咬合引导轨迹;h:口内上颌非正中咬合引导轨迹镜像

 

3. 结果

 

完成修复后,患者牙齿形态及美观均得到良好改善,牙列较术前排列整齐,唇齿关系良好(图8)。形成与患者个体下颌功能运动范围相协调的咬合接触,使患者具有清晰的正中止点,精确稳定、均匀的咬合接触分布,以及与牙周支持组织相适宜的前牙区咬合引导轨迹(图7),符合Dawson教授认为的:理想的型在所有方向上的闭口和研磨运动过程中用咬合纸所取得的印迹应该表现为,前牙线状引导轨迹,后牙功能尖点状咬合接触。

 1572569880512214.png

图8 术前后对比。a:术前息止位;b:术前正面微笑;c:术前侧面微笑;d:术前侧面微笑。e:术后息止位:f:术后正面微笑;g:术后侧面微笑;h:术后侧面微笑。i:术后均匀的前伸引导;j和k:术后尖牙为主的侧方引导

 

术后1 年随访(图9),患者能够做到良好的牙周组织保健,并形成稳定、舒适、健康的咬合及唇齿关系。修复体无松动、破损、着色,边缘密合。周围牙龈组织色、形、质正常,无菌斑及龈上、下结石,龈沟出血(-),龈沟深度0.5~1.0 mm。

 1572569903865883.png

图9 术后1年随访。a~c:稳定的咬合关系;d:良好的唇齿关系

 

4. 讨论

 

修复治疗中采用面弓转移上牙合架对形成修复体生理性咬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认为有机协调的生理状态通常需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素:①正确的垂直距离:形成和谐的面部长宽比例,建立适宜的前牙长度参数及覆(3~4 mm),利于面部和咀嚼肌肉系统功能正常;②下颌最大牙尖交错位与正中关系位相协调:闭合过程无早接触,患者咀嚼时下颌运动舒适自如;③双侧后牙区均有稳定均匀的咬合接触:避免修复体ˎ种植体及颞下颌关节局部载荷过度;④前伸和侧方运动时前牙组能提供足够滑动引导产生后牙咬合分离:不仅避免了后牙区咬合干扰产生,有利于减少生理性磨耗,降低修复体承受过大侧向力,也降低了种植体过载导致的嵴顶骨吸收、螺丝松动和基台折裂等机械并发症产生。前牙组引导轨迹设计也涉及切缘连线及后牙平面形成,对美观和功能均有重要影响;⑤各项非正中运动过程中,后牙平衡侧无咬合干扰。在天然牙及种植牙的修复中,仍然需要尊重这些基本原则。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