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双极电凝后迟发鼻中隔脓肿致鞍鼻病例分析

2022.2.17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双极电凝作为内镜下鼻出血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而被广泛应用。在处理鼻中隔Little's区出血时,不当的操作以及忽视治疗后鼻腔情况的观察和随诊,有可能导致鼻中隔软骨坏死,进而形成脓肿,更甚者形成鞍鼻畸形。我科2013年8月~2017年5月发生2例因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最终导致鞍鼻畸形。现回顾并分析其诊疗过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例1,男,67岁,2013-01-16因鼻出血(左)住院治疗,行鼻中隔Little's区双极电凝止血治疗,2013-01-23出院。3周后回访诉鼻阻、鼻背闷胀,查体见鼻中隔膨隆,穿刺抽吸乳白色脓性物2.5 ml送培养+药敏,行鼻中隔前段黏膜“L”形切口,彻底引流,鼻中隔内置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纱条引流,每日更换,连续5天,患者细菌培养结果未见细菌生长,切口未予缝合。1周后复查,未再次形成脓肿。患者出院时鼻背塌陷,鞍鼻形成,随访半年患者未述不适。


例2,女,70岁,2015-01-16因左Little's区动脉性出血入院,行双极电凝止血治疗,5天后出院。2周后复诊诉清涕伴鼻阻,鼻内镜检查见鼻黏膜弥漫性水肿,给予抗过敏治疗后症状缓解。2016-02-15再次因鼻阻复诊,检查发现鼻中隔膨隆,穿刺抽出脓液确诊鼻中隔脓肿后,常规切开排脓+引流,穿刺液送药敏+培养3天未见细菌生长。1周后出院,出院时鼻背部鞍鼻畸形形成,3个月后复查,鼻腔通气功能无明显影响。


讨论


关于鼻中隔脓肿,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多以个案报道为主,创伤和感染所致鼻中隔脓肿案例较多。其中,黄骁健等报道1例因双极电凝引发,并冠以迟发性鼻中隔脓肿。双极电凝作为一种有创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鼻中隔面特别是Little's区黏膜下组织较少,不能有效吸收电凝的热效应,过多的热效应引起黏膜下软骨膜和软骨的损伤,破坏软骨的营养系统,在黏膜修复后形成软骨坏死和液化。这类脓肿缺乏红、肿、热、痛等典型症状,细菌培养多为阴性,所以病情隐蔽,待确诊时,软骨支架系统多有破坏,愈后遗留畸形。


舒畅等报道13例鼻中隔脓肿均伴有局部或全身明显症状,使其能早期确诊,避免并发症发生。文中2例患者年龄均在65岁以上,属于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群。Maeda等报道1例肺癌患者应用免疫抑制药物引发鼻中隔脓肿。Cho和Chung和Debnam等共道3例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合并鼻中隔脓肿,可见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也是形成鼻中隔脓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有效治疗鼻中隔脓肿的关键是早期确诊。穿刺是诊断鼻中隔脓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多数患者能据此确诊,部分患者可能因鼻黏膜反应性水肿,穿刺会呈阴性,这类疑似患者也可以考虑影像学检查。Debnam等发现鼻中隔脓肿CT检查时会有特征性的鼻中隔区域环状边缘增强性积液表现。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诊断手段。


综上所述,在用双极电凝处理鼻中隔区域出血的患者时,应注意:①治疗中,电凝功率不应过大,创面凝固发白即可,不可集中一点反复烧灼;②患者合并糖尿病或其他免疫低下疾病时,应作为重点回访对象,及时掌握病情;③电凝治疗后,应注意鼻中隔创面的观察。只有及时而准确发现病情,才能有效避免鞍鼻畸形以及其他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