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例报告

2022.3.08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具有一定恶性潜能的间叶源性良性肿瘤,可发生于肺、胃肠道、肝脏、腹壁或腹膜后软组织等,原发性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of the urinary bladder,IMTUB)临床罕见。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例IMTUB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提供可参考的治疗方案。


病例报告


本组6例均为初发病例。男2例,女4例。年龄9~60岁,平均34岁。6例患者均以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就诊,5例为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1例血尿伴尿频、尿痛。4例行泌尿系超声检查,表现为不均质或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或模糊,血流信号丰富,3例示膀胱内实性占位,1例考虑膀胱炎性改变。6例行CT检查,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影,密度欠均匀,可见多发小囊变影,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或模糊,偶见钙化灶,增强后呈渐进性强化,3例考虑膀胱癌,1例考虑膀胱肉瘤,1例考虑腺瘤恶变,1例示富血供占位,均未见淋巴结转移。2例MRI检查表现为类圆形长T1稍长T2信号突入膀胱,DWI弥漫受限,边界清,均考虑膀胱占位性病变。5例行膀胱镜检查并行组织活检,其中3例为类圆形宽基底肿物,1例为质硬团块状肿物并伴有出血,1例表现为鱼肉样外观肿物,表面可见毛糙坏死组织并伴出血,活检结果:2例梭形细胞肿瘤,倾向IMT,1例确诊为IMTUB,1例为梭形细胞增生,1例为黏膜慢性炎。6例肿瘤位于右侧壁2例,顶壁、前壁、顶前壁交界处及右后壁交界处各1例,大小为2.0 cm×2.5 cm~5.3 cm×5.8 cm。术前诊断5例为膀胱肿瘤,1例为脐尿管癌。


本组6例患者,2例肿瘤直径>3 cm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肿瘤直径<3 cm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行脐尿管癌根治术,1例因肿瘤较大用膀胱镜取活检后给予放线菌素D(0.8 mg)、长春新碱(1.6 mg)、环磷酰胺(1 g)化疗1个周期。术后病理检查大体标本见肿瘤切面灰白色,或成鱼肉样改变,无坏死;镜下观察见肿瘤内大量梭形细胞,伴有多种炎性细胞浸润,肿瘤内可见较多核分裂象(图1)。免疫组化染色检查:6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lymphoma kinase,ALK)、波形蛋白(Vimentin)、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阳性,5例平滑肌抗体(smooth antibody,SMA)阳性,4例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阳性,6例Ki-67呈不同程度表达(5%~30%),S-100与结蛋白(Desmin)均为阴性。6例病理诊断均为IMTUB。术后每3~6个月复查1次膀胱镜和泌尿系B超或MRI,1年后每6个月复查膀胱镜和全腹部CT检查。1例失访,余5例随访6~42个月,平均27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转移。


1646726076315240.png图1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理图片(HE ×200)


讨论


IMTUB临床罕见,由Roth于1980年首先报道。2016版WHO膀胱肿瘤新分类中,IMTUB被定义为一种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来源的膀胱间叶性肿瘤,大多为良性,但具有一定恶性潜能,可发生肿瘤的浸润及转移。国外有文献报道男女发病比例1.33∶1.00,发病年龄为7 d~88岁,国内发病情况与国外基本相近,发生部位多为膀胱侧壁、顶壁,三角区少见。本组患者平均年龄34岁,好发部位与上述相同。本组的男女发病比例为1∶2,与上述数据稍有差异,可能是由于样本量少。IMTUB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考虑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慢性感染,病灶中分离出分枝杆菌、棒状杆菌、人类疱疹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等微生物被认为是重要的致病因素。②与膀胱受到创伤、类固醇药物应用及TVT术等手术史有关。③遗传因素,研究结果证明IMTUB的发生可能与p53、鼠双微体2、白细胞介素-6、人类疱疹病毒8、CyclinD1的过度表达有关,另有研究发现染色体2p23的基因突变使ALK大量表达,导致IMTUB。④梗阻因素,有学者认为尿潴留患者膀胱中尿液积聚、浓缩,延长了膀胱黏膜与尿液中有毒物质的接触时间,与老年人膀胱肿瘤的发生和复发相关。总之,IMTUB的病因及发生机制目前尚存争议,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IMTUB起病较隐匿,患者多以间歇性或持续性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就诊,部分患者因下尿路刺激症状或下腹痛就诊,老年患者可因排尿困难或尿痛等就诊,极少数患者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本组5例表现为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1例出现血尿伴尿频、尿痛,无全身症状表现。IMTUB超声检查常为低回声实性团块,可伴血流信号;CT检查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低密度软组织影,内可见坏死区,部分有钙化灶,局部膀胱壁增厚,罕见浸润及转移征象,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轻、中度强化,延迟期强化达到高峰,即呈现"快进慢出"征象,为IMTUB的特征性表现,这有助于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等恶性肿瘤的鉴别;MRI检查表现为类圆形长T1长T2或等T2信号凸入膀胱,DWI常明显弥散受限,界限较清,增强后病变明显强化。本组6例行CT检查多考虑恶性肿瘤,3例行超声及2例行MRI检查只提示膀胱占位性病变,1例行超声检查考虑炎性病变,可见该病极易误诊,如不了解影像学典型特征,极易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梭形细胞肉瘤等混淆。如CT检查有"快进慢出"表现,应高度考虑IMTUB。术前膀胱镜检查最有助于诊断并方便取组织活检,镜下见肿物呈菜花样、类圆形宽基底或呈团块状,表面可见毛糙坏死组织,部分伴出血,活检可对IMTUB作初步诊断。


病理检查是诊断IMTUB的金标准。组织学上IMTUB存在3种结构:黏液样背景内疏松的星状细胞伴炎性细胞浸润、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和散在的富于细胞的胶原化区域,肿瘤切面多呈灰白色,少数为鱼肉样改变,坏死罕见,镜下可见大量梭形细胞,伴有多种炎性细胞浸润,肿瘤内可见较多核分裂象,但异常核分裂象少见。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的意义在于证实IMTUB的免疫表型并帮助鉴别,可有ALK(65.0%)、Vimentin(98.3%)、SMA(71.9%)、CK(75.3%)、Desmin(48.3%)阳性,而S-100等则为阴性。本组患者中ALK、Vimentin、SMA、CK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6/6)、100.0%(6/6)、83.3%(5/6)、100.0%(6/6),为最佳诊断指标,其中ALK不表达于恶性梭形细胞瘤,成为鉴别两者的特异性指标。本组中EMA阳性表达率为66.7%(4/6),可对诊断提供帮助;Ki-67不同程度表达(5%~30%),其表达量越高往往提示肿瘤有较高恶性倾向;S-100和Desmin都为阴性。


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Teoh等系统性回顾了120例IMTUB患者的临床资料,60.8%的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其中23.3%的患者行二次电切或者膀胱部分切除术,1.4%的患者再次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29.2%的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9.2%的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由此可见电切手术虽然微创,但是术后患者易因复发或其他原因而再次手术。而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却少有再次手术者,从早期该病患者多数行部分切除术的疗效也证实了这一点。故膀胱部分切除术仍为首选术式,其次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手术方式的选择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目前仍存争议,需更多研究加以证明。有研究者提出抗感染治疗即可达到缩小肿瘤甚至达到治愈目的,也有文献报道应用ALK抑制剂治疗IMT取得较好效果。本组2例肿瘤>3 cm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3 cm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被误诊为脐尿管癌而行脐尿管癌根治术,1例因肿瘤较大化疗1个周期后失访。IMTUB大多预后良好,但仍有复发可能,转移病例罕见。本组5例手术患者随访6~42个月,平均27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转移。


随着腹腔镜等微创技术的应用,我们认为对于肿瘤>5 cm者可先行化疗或者ALK抑制剂治疗,肿瘤缩小后再行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或者根治术,肿瘤≤3 cm者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介于两者之间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前术后充分的抗感染治疗有较大帮助,但不推荐术后常规灌注治疗。介入血管栓塞治疗尚未见报道,对于大肿瘤及不能耐受手术的老年患者是可选择的方案。由于IMTUB仍有复发及转移的可能性,术后需定期复诊,建议术后第1年每3~6个月复查膀胱镜及泌尿系B超或下腹部CT,此后2年每6个月复查膀胱镜1次,对于无条件者至少每6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1次。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