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一例小儿重度烧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病例分析

2022.4.05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患儿女,1岁2个月龄。既往史无特殊,四肢被热液烫伤后8 d入院。其间患儿一直伴有发热,体温最高38.6℃:伤后4 d开始排黑便,每天1次;伤后7 d起呕吐咖啡样物。入院前患儿未补液,进食量少,家属曾使用中草药粉(具体成分不详)外敷创面,尿液呈深黄色、量少,每天约80 mL。

 

入院检查:体温36.8℃,心率176次/min,呼吸频率40次/min,血压46/28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模糊,重度贫血貌,反应差,哭声低弱;部分创面表面覆盖黑色痂皮,基底红白相间,痛觉不明显,创缘红肿,可闻及恶臭。诊断:(1)四肢20%TBSA深Ⅱ度烫伤伴感染。(2)低血容量性休克。(3)上消化道出血。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55.5×109/L、红细胞比容0.16、Hb 46 g/L、血小板计数111×109/L,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血钠128.18 mmol/L、血钾4.13 mmol/L、血氯102.63 mmol/L、血钙1.66 mmo]/L,ALT 522.8 U/L、白蛋白16.7 g/L、总蛋白30.6 g/L,凝血酶原时间13.7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0.4 s、凝血酶时间16.0 s。

 

入院后第1个24 h补液1 700 mL,其中电解质液850 mL、胶体液450 mL、水分400 mL,尿量为640 mL;第2个24 h补液1 320 mL,其中电解质液770 mL、胶体液150 mL、水分400 mL,尿量为1 044 mL。

 

入院后每天2次给予头孢他啶0.5 g抗感染。入院后第2天无明显诱因患儿四肢抽搐,体温38.9℃,双侧瞳孔无明显增大,对光反射迟钝,右下肢肌张力增高,右跟膝腱反射亢进。予脱水、降温、盐酸哌替啶+盐酸异丙嗪镇静等治疗后情况好转。

 

颅脑CT检查示左侧大脑半球密度普遍降低,左侧脑池、脑沟受压变窄(图1)。考虑为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儿病情危重,家属要求终止治疗自动出院。

 

1649127683197783.jpg


讨论

 

小儿烧伤后早期突发大脑半球梗死鲜见报道,发病原因可能为:(1)烧伤休克期大量体液渗出、血液浓缩、血细胞黏附聚集致微血栓形成。(2)细菌直接累及脑动脉致脑动脉炎,或者其代谢产物及毒素刺激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导致血管痉挛,使血管壁细胞浸润,管壁纤维变性、增厚,管腔狭窄或血栓形成。

 

对于本例患儿脑梗死的原因,笔者更倾向于缺血再灌注损伤。休克期的组织细胞氧供应不足,造成组织、细胞不同程度的损伤,延迟复苏使原来处于低灌注状态的组织器官重新获得血液灌注,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加重组织器官损伤。

 

本例患儿大面积烧伤后8 d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补液,人院后血常规未见血液浓缩现象,止凝血功能也正常,因此可排除由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加所引起的脑梗死。患儿入院时创面有明显感染现象,休克和再灌注有削弱局部屏障功能、全身防御功能以及增加脓毒症发生率的可能,但因为患儿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未能进一步完善相关因素的排查。

 

由于解剖生理上的特点,小儿烧伤后休克发生率远高于成人,所以对烧伤患儿,伤后应及时给予有效补液,延迟复苏时除补充足够的液体外,还需清除氧自由基、加强抗感染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率。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