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腰椎不稳症的生物力学特点与临床表现

2023.2.17
头像

xujinping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生物力学特点

  腰椎节段性不稳是由于运动节段的活动范围超出正常限制。随着生物力学知识的不断积累,认为腰椎不稳是受最小应力后使腰椎丧失正常的强度,并产生异常活动。在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中,除骨性结构外,肌肉和韧带的作用力也是被肯定的。由于脊柱是在三维空间中运动,每一节段的活动都有三个互相垂直的轴,有 6个自由度,所以正常脊柱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变化较大,这与年龄、性别、锻炼、工种密切相关,活动范围的增加和变化是造成节段不稳的生物力学基础。所以研究活动平面的异常是重要的。这些异常活动可通过对屈伸、侧弯、旋转的动态X线片来分析研究。如前屈时,椎体前移大于3mm,可认为是椎间盘发生早期退变的证据,侧弯时摄片可发现棘突的不连续,在动态CT扫描上也可发现异常和过度旋转。在摄片检查中由于疼痛,患者存在保护性肌肉痉挛收缩,所以腰椎不稳,不可能都在X线上准确检查出来,尚需凭临床经验及其他手段给予准确诊断,如采取几种特殊位置摄片,此在下面会叙述。

  临床表现

  腰椎不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很多,在早期轻者症状多不明显,重者呈现腰椎滑脱症,因其不伴有椎弓峡部崩裂,称之为“假性滑脱”症状。

  ※ 轻微的活动即引起突然的腰痛,但疼痛时间短暂,改变体位或姿势疼痛可缓解,常不伴有腿痛。

  ※ 腰部在屈伸活动时出现“交锁”症状,平卧后症状减轻或消失。

  ※ 久站立后腰痛出现,由于腰椎椎节松弛,久站后腰部负荷加重,需借用依托以减轻腰部负荷。

  ※ 根性刺激痛,由于椎节松动,脊神经根易受牵拉,常伴有一侧下腰痛,近侧坐骨神经痛。

  [X线特征]

  1.X线平片显示腰椎各节段退行性变的证据,拍屈一伸动力性侧位片以观察椎节松动的程度,椎节移动在3mm以内,与邻近椎间隙成角不超过15度为正常,反之则高度怀疑存在不稳。

  2.椎间隙狭窄:L4~5椎间隙狭窄可能与腰痛有关,而且与神经症状,如麻木、坐骨神经痛等也密切相关。静态X线片显示运动节段有不稳,而动态X线片上可能未见异常,与肌肉痉挛干扰有关。在X线片上显示非对称性椎间隙塌陷也是节段性不稳的另一种提示信号。

  3.骨赘:有二种形成方式,一种叫牵拉骨赘,一种叫钳形骨赘。牵拉骨赘是纤维环最外层受不正常应力所产生。而钳形骨赘是椎体对压缩负荷的生理反应,以期达到脊柱稳定,与体力劳动和长期过度负荷有关。

  4.脊椎骨排列紊乱:X线片上显示L4比L5向前移位,并称之为假性滑脱,也有学者观察到是L4比L5向后滑移,另外还见到轴向旋转畸形。在平片上见到椎弓根旋转,棘突偏移中线,Now man和store观察到退变性滑脱每十年平均进展2mm。有学者发现进展性滑脱的患者有明显的症状,也有许多患者存在退变性滑脱,但并无下腰痛症状。在退变性腰椎滑脱病例中腰4节段滑脱较多见,由于腰4位于髂嵴连线位置上,腰5横突长椎体又下沉构成腰骶关节稳定性好,所以下腰椎与骨盆构成稳定的解剖特点,也给腰4,腰5椎体间关节增加扭转和轴向旋转的力学应力,从而导致腰4~腰5水平的退变性滑移。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