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TLIF术后对侧肢体疼痛病例分析-1

2022.1.12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增高,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腰椎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腰椎间盘纤维环撕裂、髓核组织突出等导致相应神经根、马尾神经受压,出现相应神经根功能障碍。绝大部分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缓解症状,部分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存在明显腰椎不稳,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我科2019年1月收治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62岁男性患者,主因“右下肢放射痛、麻木4个月,加重2个月”入院。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放射痛、麻木,劳累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可缓解,曾行牵引、针灸、理疗、脱水药物等治疗,效果不显,近2个月右下肢放射痛、麻木症状加重,不能下地行走,卧床翻身困难,呈强迫体位,咳嗽、打喷嚏时症状尤为明显。入院查体:腰椎活动受限,L5S1棘突间压痛(阳性),叩痛(阳性),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40°(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右踇趾背伸肌肌力为4级,右小腿后外侧及右足背皮肤感觉减退(见图1)。拟行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CT定位下行L4~5、L5S1左侧入路椎间盘造影,分别注射3mL碘海醇注射液,L4~5椎间盘内造影剂无外漏,L5S1椎间盘内造影剂偏右侧外漏(见图2);结合腰椎影像结果,判定L5S1节段为腰痛及右下肢放射痛的责任节段。L5S1节段椎间高度降低,终板炎改变;给予L5S1节段TLIF手术,选择右侧植入椎间融合器,融合器选择大小为10mm×26mm(见图3)。


图2.png


术后右下肢肌力及皮肤感觉恢复正常,但出现左下肢困痛不适,小腿外侧疼痛、麻木明显;给予甘露醇脱水,地塞米松静脉点滴等治疗;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50mg+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25mg+灭菌注射用水3mL腓总神经阻滞,患者左下肢疼痛仍不能缓解。CT定位下行L4~5、L5S1左侧椎间孔周围神经根阻滞,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50mg+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25mg+灭菌注射用水3mL,L4~5左侧椎间孔外周注射约5mL,观察数分钟,左下肢疼痛症状未缓解(见图4);L5S1左侧椎间孔区域注射约5mL,数分钟后左下肢小腿外侧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可下床行走(见图5)。但第12天左下肢疼痛重新出现,肌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30mg/次,每天2次,10d后不能缓解疼痛。复查腰椎CT发现置入椎间融合器位置偏减压侧,通过术前CT结果分析,术前左侧椎间孔面积99.1mm2,前后径14.2mm,矢状径9.5mm;术后左侧椎间孔面积85.1mm2,前后径13.2mm,矢状径8.6mm(见图6)。考虑患者术前椎间高度降低,双侧椎间孔均有不同程度狭窄,但左下肢无明显症状发生,术后融合器放置偏向减压侧;左侧未减压,椎间隙不对称改变,导致左侧椎间孔面积减小,左侧L5神经根卡压,不排除L5和S1神经根周围存在黏连。行经皮椎间孔镜神经根探查术,镜下环锯切除部分S1左侧上关节突,扩大神经根孔,术中探查未见左侧髓核脱出,椎间孔外围组织黏连严重,彻底松解神经根周围组织,进入椎管内松解S1神经根(见图7)。术后患者左下肢困痛症状明显缓解,椎间孔镜翻修术后1个月复查左下肢肌力及皮肤感觉恢复正常。


图3.png


图6.png



互联网
文章推荐